- 年份
- 2024(12155)
- 2023(16734)
- 2022(14139)
- 2021(13241)
- 2020(11105)
- 2019(25476)
- 2018(25158)
- 2017(48333)
- 2016(25965)
- 2015(29396)
- 2014(28951)
- 2013(29018)
- 2012(26541)
- 2011(24060)
- 2010(23954)
- 2009(22383)
- 2008(22163)
- 2007(19570)
- 2006(17473)
- 2005(15587)
- 学科
- 济(113431)
- 经济(113293)
- 业(100951)
- 管理(83413)
- 企(82448)
- 企业(82448)
- 方法(50372)
- 农(48777)
- 数学(40963)
- 数学方法(40558)
- 业经(34160)
- 农业(32446)
- 财(31346)
- 中国(30732)
- 制(22295)
- 务(21924)
- 财务(21855)
- 财务管理(21832)
- 贸(21221)
- 贸易(21209)
- 技术(20766)
- 易(20702)
- 企业财务(20680)
- 地方(19841)
- 学(19527)
- 和(19313)
- 理论(19050)
- 策(18485)
- 划(17817)
- 体(16980)
- 机构
- 学院(378168)
- 大学(374384)
- 济(162016)
- 经济(159002)
- 管理(155105)
- 理学(134227)
- 理学院(132900)
- 管理学(131034)
- 管理学院(130355)
- 研究(125875)
- 中国(98549)
- 京(79632)
- 科学(75166)
- 农(71664)
- 财(70725)
- 所(62441)
- 业大(58292)
- 中心(57188)
- 财经(57088)
- 研究所(56748)
- 农业(55038)
- 江(54830)
- 经(52164)
- 北京(50279)
- 经济学(48123)
- 范(46775)
- 师范(46398)
- 院(44661)
- 州(43800)
- 经济学院(43521)
- 基金
- 项目(254680)
- 科学(202228)
- 研究(189821)
- 基金(186828)
- 家(161784)
- 国家(160326)
- 科学基金(139009)
- 社会(122433)
- 社会科(115873)
- 社会科学(115843)
- 基金项目(99091)
- 省(98596)
- 自然(88509)
- 自然科(86493)
- 自然科学(86474)
- 教育(84995)
- 自然科学基金(84968)
- 划(81601)
- 编号(77467)
- 资助(76059)
- 成果(61630)
- 部(57319)
- 重点(56043)
- 发(55101)
- 创(54701)
- 课题(51882)
- 国家社会(50902)
- 创新(50533)
- 教育部(49266)
- 人文(48508)
- 期刊
- 济(183213)
- 经济(183213)
- 研究(111742)
- 中国(71222)
- 农(71129)
- 管理(58256)
- 学报(55728)
- 科学(54481)
- 财(54036)
- 农业(48719)
- 大学(43570)
- 学学(41317)
- 教育(36381)
- 业经(34322)
- 融(34087)
- 金融(34087)
- 技术(33676)
- 经济研究(28043)
- 财经(27787)
- 业(25560)
- 问题(24262)
- 经(23907)
- 技术经济(20855)
- 世界(19303)
- 现代(18162)
- 科技(18052)
- 版(17952)
- 贸(17691)
- 理论(17381)
- 商业(16672)
共检索到558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为总体评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五类十七项指标,除运用一般方法外提出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评估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景。提出五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宏观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是在农业发展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而提出来的。要使我国农产品供给持续地满足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需要,须从诸投入要素及其转换效率入手,为所需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构筑稳固的基础。在此刊出的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就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评估方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及相应宏观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对当前及今后的我国农业发展都意义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文章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法对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20年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均实现显著增长,但具有一定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超变密度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具有上升空间,在空间溢出效应下具有等级跃迁的潜力,但较难出现跨越式跃迁。应进一步增强农业投入产出效能,强化农业科技文化支撑能力和经济效益产出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琛 吴敬学 钟鑫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生产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突破性的"十连增",但由于受到了资源禀赋限制和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未来中国粮食产业增产潜力并不容乐观。选取水土资源、劳动力资源作为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打破约束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唯一手段是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来支撑农业发展。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生物化学型技术和机械型技术的干扰型影响,在目前资源禀赋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未来依然能够实现粮食可持续的增产可行路径是增加两类技术的要素投入,其中生物化学型技术投入在粮食生产中起主要影响作用,应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以及近几年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代表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向虎 张正河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词在报刊、杂志、学术性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是,一些文章读来却总让人有“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梁荣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相对稳定的综合产出的三大效益的合力。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所有要素中,制度要素起着灵魂的、导向的作用。制度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动态、适时、适量、适度;二是紧密不可分离;三是先进的、合适的制度的比较成本较低,效益较高,而落后的制度造成的恶果较严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深刻原因是中国“三农”问题存在着两大矛盾:其一,中国人口对粮食等食物需求与中国农业提供粮食供给的矛盾;其二,农民的富裕速度总是相对慢于城镇居民的富裕速度的矛盾。解决这两大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土地开发向土地整理转变是历史必然千百年来,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民,也包括历朝历代统治者。开荒种地,解决温饱是农民的本能,这种农民自发的"小开荒"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政府也组织"屯垦"和"移民"来开荒种田,解决无地农民的生计,这类是"大开荒"。经过历朝历代的垦殖,到1949年,我国已经有16.68亿亩耕地,占国土面积的11.58%,接近平原面积。可以说,除了一些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比较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李强
农业综合生产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农业投入与产出的范畴,是一个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涉农相关产业的综合体。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研究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基础在于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本文在以往研究的成果上提出了评价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三级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各个指标权重,从纵向评价了1995—2008年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横向评价了2007年全国31省(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瑞强 陈昭玖 康小兰 张伟
基于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欠账较多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现实,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西省农业大县宜丰县的农村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关联程度,认为发展农业水利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具有较大潜力。进而在分析农村水利建设与其效用发挥呈现时滞特征的基础上,从提高对农村水利之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农村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农村水利建设中的群众参与、完善农村水利服务体系、确保农村水利建设顺利进行与良性运行等方面阐述了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路,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
关键词:
农村水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全杰
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农业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农产品的增长适应人口增加其他部门高迅发展和向小康水平过渡的需要。现结合河北省的情况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宗山 刘艮平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湖北省云梦县财政局许宗山,刘艮平一、增加农业投入的思路1.努力争取上级投资,增加地方和集体投资,落实农民的投资主体地位。今后,地方财政应保证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使之占财政支出的10%,并切实落实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高明杰 姜文来 陶陶 唐曲
本文系统界定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和资源安全阈值等基本概念,以耕地和水资源为重点,分别构建和应用了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阈值模型与资源保障评测标准。测算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为5.14~5.42亿t,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363.3万hm2和3417亿m3,分别存在约5%和7%的供需缺口;203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为5.51~5.82亿t,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796.2万hm2和3242亿m3,分别存在约10%和3%的供需缺口。未来我国农业资源供给压力呈扩大趋势,应以水、土资源阈值为底线,加快制定国家农业基本资源安全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青林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因此,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服务意识,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农业 农业产业化 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斐
目前,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三农”工作千头万绪,当前还是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农”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农”工作 重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国良 李太平 应瑞瑶 刘冬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描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挑战 科技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