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2)
2023(14122)
2022(11797)
2021(10990)
2020(8918)
2019(20159)
2018(20034)
2017(37149)
2016(20386)
2015(23001)
2014(23103)
2013(22888)
2012(21987)
2011(20549)
2010(20744)
2009(19309)
2008(18874)
2007(17090)
2006(15721)
2005(14584)
作者
(60296)
(50870)
(50177)
(47760)
(32112)
(24323)
(22575)
(19824)
(19459)
(18083)
(17621)
(16726)
(16388)
(16339)
(16052)
(15451)
(14822)
(14624)
(14556)
(14334)
(13131)
(12655)
(12452)
(11902)
(11458)
(11371)
(11196)
(11125)
(10469)
(10295)
学科
(106918)
经济(106812)
(54584)
管理(48082)
(48016)
中国(33297)
方法(32481)
农业(32094)
(31057)
企业(31057)
数学(28671)
地方(28640)
数学方法(28480)
业经(23559)
(19904)
(19682)
(18480)
贸易(18464)
(18026)
(17878)
(17097)
(16878)
银行(16853)
(16549)
金融(16542)
(16537)
地方经济(16135)
环境(15015)
(14934)
发展(13193)
机构
学院(298792)
大学(295475)
(139377)
经济(136793)
研究(117173)
管理(107207)
中国(91045)
理学(90277)
理学院(89213)
管理学(87970)
管理学院(87417)
科学(67495)
(66689)
(64455)
(60378)
(59954)
研究所(54360)
中心(52280)
农业(51117)
(47185)
业大(46907)
财经(46376)
经济学(43360)
(42115)
北京(41428)
(41246)
(40682)
师范(40282)
经济学院(38791)
(36862)
基金
项目(190225)
科学(149362)
研究(143683)
基金(136529)
(119444)
国家(118361)
科学基金(99280)
社会(93940)
社会科(88793)
社会科学(88775)
(74457)
基金项目(70933)
教育(64009)
(61790)
自然(58831)
编号(58711)
自然科(57420)
自然科学(57402)
自然科学基金(56362)
资助(55722)
成果(48671)
(47778)
重点(43283)
(43164)
课题(41767)
国家社会(40135)
发展(39353)
(38752)
(38742)
(36752)
期刊
(171710)
经济(171710)
研究(98317)
中国(72517)
(68772)
学报(46967)
农业(46481)
科学(44132)
(42896)
管理(38892)
大学(36310)
教育(34585)
(34403)
金融(34403)
学学(34334)
业经(30466)
经济研究(27152)
技术(26735)
财经(23798)
问题(23344)
(23312)
(20808)
世界(19743)
(17626)
技术经济(16178)
国际(16026)
经济问题(15780)
农村(15543)
(15543)
农业经济(15125)
共检索到48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伟  蒲柯竹  图登克珠  
文章以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构建了由农业经济动力机制、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系统稳定、农业经济绿色发展、农业经济福利共享5个维度、27个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并对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五大系统权重大小分别为农业经济动力机制(0.27)>农业经济福利共享(0.24)>农业经济结构优化(0.21)>农业经济绿色发展(0.17)>农业经济系统稳定(0.11)。从四大经济区来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地区(0.470)>东部地区(0.412)>中部地区(0.387)>西部地区(0.356),农业经济发展动力指数和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指数差异较大。从农业经济高质量内部结构来看,区域内部存在较大失衡,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动力的贡献率最大,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贡献率最大,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贡献率最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卫东  周菲  魏泊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构建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率、质量、结构、安全、可持续十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13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并运用2003—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婉  范志鹏  秦艺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分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四种类型;采用fsQCA评价方法,以组态视角探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春林  李涵  陶士贵  
文章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力、内外循环畅通力和经济发展支撑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力发展水平较高,内外循环畅通力稳中有升,经济发展支撑力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呈现空间聚集性,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其外围;分区域看,在内外循环畅通力与经济发展支撑力方面,下游相较于中上游表现较为突出,在生态文明示范力方面,中上游相较于下游发展较为强劲。因此,要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重视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以此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念  王蔚宇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涵盖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四大子系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得出:2000—2019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在2000年、2004年大关键节点下,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境条件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障碍度分析来看,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障碍度较高,经济条件的最小,农业发展的适中;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角度来看,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极度耦合,四大子系统之间均呈现高度耦合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宏、中、微观多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后立足国际比较,纵向跨越时间、横向跨越空间,将各角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对比,揭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中国在“十五”计划时期至“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高速追赶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在绿色发展质量、市场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质量、国际开放质量等方面发展亟须加强。基于此,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变革期,提出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规避风险的基本路径和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姚益家  
本文在深入分析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北京2009—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注重减量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基于经济运行状态、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经济运行状态、创新驱动、生态文明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成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且创新驱动是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而社会民生较为滞后,是北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需强化的领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坚定推行城市减量发展、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加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银银  
文章首先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筛选指标体系,最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机遇。结果表明:(1)准则层指标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2)指标层中权重较大的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的OFDI、互联网普及率、海洋专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贸易开放度等;(3)多数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在考察期间均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以及福建都表现为中高或高水平状态,仅河北、广西、海南处于低水平状态,但与中低水平的差距逐渐变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芷萱   向云   廖仪慧  
[目的]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多尺度空间视角出发,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单元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揭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序和空间演变特征。[方法]利用2010-2020年236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探讨不同空间尺度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5个分维度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而借助莫兰指数,对省级和地级市两个空间尺度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性进行系统剖析。[结果]全国及四大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自2010年以来“稳步上升”,省级尺度与地级市尺度整体上升趋势也较为明显,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总体分布格局;省级尺度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地级市尺度则逐渐减弱,但后者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强于前者;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省级尺度和地级市尺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省级尺度主要表现为显著的HH型和LL型集聚,地级市尺度则是LL型集聚占据主导。[结论] 基于分析得出了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政策、注重不同空间尺度的联动发展、强化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来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空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赛赛  贯君  杨跃  
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在科学界定林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开放稳定、共享和谐”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的统计数据测度分析中国林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及贡献度。结果显示:2008—2018年中国林业发展历经了由中低水平中低速增长向中高水平高速增长的转变过程,对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贡献最大的是创新驱动,而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开放稳定是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科研、教育投资,调节林业就业的人员结构,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与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以产业发展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小刚   高丹丹  
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建立包括经济活力、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创新开放、和谐共享5个方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军  崔婧  
文章从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就业质量、医疗水平、城市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7个维度选取反映美好生活需要的1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用均值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了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高度相关,但均值法优于熵值法。分区域来看,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不同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分维度来看,各省份在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两个维度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从具体指标看,各省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