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3)
- 2023(12919)
- 2022(10762)
- 2021(10106)
- 2020(8355)
- 2019(18888)
- 2018(18557)
- 2017(35998)
- 2016(19308)
- 2015(21742)
- 2014(21605)
- 2013(21677)
- 2012(20755)
- 2011(19306)
- 2010(19908)
- 2009(18868)
- 2008(18695)
- 2007(17087)
- 2006(15823)
- 2005(14555)
- 学科
- 济(105659)
- 经济(105566)
- 业(60507)
- 管理(49241)
- 农(47705)
- 企(36518)
- 企业(36518)
- 方法(35381)
- 数学(31747)
- 农业(31610)
- 数学方法(31468)
- 中国(29968)
- 地方(23964)
- 业经(22822)
- 制(20674)
- 财(19445)
- 贸(19185)
- 贸易(19172)
- 易(18709)
- 银(18057)
- 银行(18042)
- 学(17680)
- 策(17505)
- 行(17458)
- 融(16535)
- 金融(16534)
- 发(14631)
- 体(14178)
- 地方经济(13929)
- 环境(13658)
- 机构
- 学院(291927)
- 大学(290038)
- 济(143411)
- 经济(140935)
- 管理(110005)
- 研究(109618)
- 理学(93180)
- 理学院(92148)
- 管理学(90891)
- 管理学院(90321)
- 中国(90194)
- 财(63792)
- 京(61071)
- 科学(60611)
- 农(60285)
- 所(55395)
- 财经(49834)
- 研究所(49813)
- 中心(49180)
- 农业(45942)
- 经济学(45495)
- 经(45416)
- 江(44861)
- 业大(42105)
- 经济学院(40778)
- 北京(39214)
- 院(37833)
- 范(36860)
- 师范(36619)
- 财经大学(36535)
- 基金
- 项目(181676)
- 科学(144987)
- 研究(136741)
- 基金(135435)
- 家(116805)
- 国家(115781)
- 科学基金(98746)
- 社会(92197)
- 社会科(87188)
- 社会科学(87167)
- 基金项目(69598)
- 省(67539)
- 教育(59910)
- 自然(59446)
- 自然科(58081)
- 自然科学(58063)
- 自然科学基金(57084)
- 划(56776)
- 资助(56370)
- 编号(54139)
- 成果(44911)
- 部(42685)
- 发(41892)
- 重点(40790)
- 国家社会(39525)
- 课题(37587)
- 创(36832)
- 教育部(36760)
- 中国(36127)
- 性(36004)
- 期刊
- 济(172420)
- 经济(172420)
- 研究(98534)
- 农(62721)
- 中国(60714)
- 财(45266)
- 农业(42197)
- 科学(41360)
- 学报(40190)
- 管理(40027)
- 融(39977)
- 金融(39977)
- 大学(32172)
- 学学(30747)
- 业经(28789)
- 经济研究(26983)
- 财经(25834)
- 技术(23528)
- 问题(23283)
- 教育(23223)
- 经(22317)
- 业(20695)
- 世界(20009)
- 贸(19108)
- 国际(17628)
- 技术经济(16943)
- 农村(15568)
- 村(15568)
- 经济问题(15537)
- 农业经济(14797)
共检索到46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洋 朱永涵 刘文
文章运用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结构洞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面临的潜在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2)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出现反弹态势,但风险可控;(3)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外部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祁春节 雷海章
我国加入 WTO在即 ,对外开放市场、大幅度降低关税等一系列承诺的实现 ,必然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严重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本文认为 ,我国农业发展观必须由传统农业观向现代农业观转变 ;农业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尽快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转移。为此 ,本文提出县域农业发展迎接“入世”挑战的七项应对策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姿雯
2014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出现实质性下降,出现了"新东北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风险、微观经济风险和不能通过经济增长解决的其他经济风险将逐渐积累并显现,势必会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一轮振兴。本文以经济形势严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切入点,基于AHP-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十三五"时期风险化解机制,确定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为扭转型战略,即充分抓住自身的机遇因素是应对各类经济风险的主要策略。具体而言,政府应首推自我改革、推进国企改革、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以国家战略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姿雯
2014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出现实质性下降,出现了"新东北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风险、微观经济风险和不能通过经济增长解决的其他经济风险将逐渐积累并显现,势必会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一轮振兴。本文以经济形势严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切入点,基于AHP-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十三五"时期风险化解机制,确定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为扭转型战略,即充分抓住自身的机遇因素是应对各类经济风险的主要策略。具体而言,政府应首推自我改革、推进国企改革、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以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为引擎谋划经济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构建经济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成 刘进宝 方少勇 李强
回顾了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变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认为从农地制度变迁开始,最终建立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农业持续30年的发展基础。21世纪以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旨,从农村财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变革成果带来的政策效应逐渐深化,产生了农产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负担减轻、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形势,认为我国"三农"政策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将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济政策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雷俐 肖伶俐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经济供给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需求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综合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及农业贸易增加值分解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循环依赖程度在90%左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依赖于国内循环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占比在全球62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第5位,若单纯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增经济流量看,在数量上农业经济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良
提到风险投资,人们首先会将其与高新技术行业的权益性资本联系到一起,甚少人会想将他和农业联系起来。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外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必定将会使得大量的资金涌入中国,更让人意外的是很多风险资本的投入方向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农业投资。本文就进一步分析国外风险投资方向会锁定在农业的原因和风险投资管理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农业经济 高新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三化同步"发展是"三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三化同步"推进面临良好机遇和条件,已经具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面着一些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用地非农化、农业产业非农化、农业种植非粮化倾向明显,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剪刀差、农民工工资差、征用农村土地价格差加剧了城乡协调发展难度。加快实现"三化同步"推进,要紧持把现代农业建设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首位,牢牢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坚持掌握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行最有力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旸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三农"问题不可避免的变成了全国人民探讨的热点话题。农业经济生产和农业资本深化关联密切,两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因此,本文对农业经济会因中国农业资本化而产生的影响做以深入分析,对目前我国农业资本深化现状做出解析,将农业经济与农业资本深化之间的联系明确指出,同时提出有效的促进策略,为中国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作以参考。
关键词:
中国农业资本化 农业经济 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周密
研究目标:探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三大能力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影响。研究方法:从技术能力、组织能力、支撑制度能力的视角构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0~2017年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7年全国农业经济数据分析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三大能力间的耦合程度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递增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初始发展程度较低,但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排除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经济增长后的回归结果表明,现阶段影响农林牧渔总产值的主要是技术能力,而且只有技术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提高。研究创新:从能力成长的视角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价值:为"十四五"时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提供经验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同明
按照 WTO农产品开放协议规定 ,“入世”后国家不可能再通过关税与非关税政策对农产品进出口实行垄断。因此 ,“入世”后中国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全方位开放是必然趋势。在农产品贸易实行全方位开放与全球自由化条件下 ,我国农业既面临挑战 ,也面临机遇。所以 ,我国农业的应对之策应当是 :审时度势 ,正视挑战 ,抓住机遇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保改兼备 ,发展提高。
关键词:
WTO 中国农业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天义 张大恩
中国农业经济波动论,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波浪式运动规律的探讨,旨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波动规律,从而加以合理调控。一、研究中国农业经济波动问题视角的确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波动状态。从1952—1991年先后经历了七个波动周期,即1952—1955年为第一个周期,1955—1965年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张旭祥
运用 C— D生产函数法 ,对 1980— 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 :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 ,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 5 % ,并提出了实现 4 5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清龙
农业经济韧性水平提高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动能。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抵抗能力、调节能力、创新能力三个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经济韧性水平、空间布局及收敛性特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呈现逐渐上升态势。中国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东部及中部地区多为H-H型和L-H型集聚。中国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在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条件b收敛,但不存在显著s收敛,且东北地区具有绝对b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