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2)
- 2023(12092)
- 2022(10157)
- 2021(9474)
- 2020(7974)
- 2019(18635)
- 2018(18343)
- 2017(35717)
- 2016(19224)
- 2015(22008)
- 2014(21944)
- 2013(22369)
- 2012(21364)
- 2011(19565)
- 2010(19704)
- 2009(18759)
- 2008(18506)
- 2007(16941)
- 2006(15267)
- 2005(13996)
- 学科
- 济(108591)
- 经济(108512)
- 业(53464)
- 农(47414)
- 管理(45468)
- 方法(40059)
- 数学(36178)
- 数学方法(35960)
- 企(31321)
- 企业(31321)
- 农业(31106)
- 中国(28022)
- 地方(23463)
- 业经(22174)
- 财(19399)
- 贸(19336)
- 贸易(19327)
- 易(18828)
- 学(18694)
- 制(18172)
- 银(14556)
- 银行(14527)
- 发(14415)
- 融(14196)
- 金融(14194)
- 行(14023)
- 地方经济(13667)
- 环境(13553)
- 体(13293)
- 策(12610)
- 机构
- 学院(290278)
- 大学(288914)
- 济(141817)
- 经济(139436)
- 研究(107691)
- 管理(107230)
- 理学(91757)
- 理学院(90736)
- 管理学(89415)
- 管理学院(88877)
- 中国(84840)
- 农(64375)
- 科学(61940)
- 京(60586)
- 财(59837)
- 所(55628)
- 研究所(50217)
- 农业(49550)
- 中心(48931)
- 财经(47666)
- 经济学(45697)
- 业大(45357)
- 江(43945)
- 经(43320)
- 经济学院(41184)
- 北京(38664)
- 院(36649)
- 范(36356)
- 师范(36080)
- 财经大学(34690)
- 基金
- 项目(183882)
- 科学(144965)
- 研究(136128)
- 基金(135561)
- 家(117630)
- 国家(116657)
- 科学基金(98663)
- 社会(90670)
- 社会科(85758)
- 社会科学(85734)
- 基金项目(70996)
- 省(69680)
- 教育(59866)
- 自然(59689)
- 自然科(58279)
- 自然科学(58260)
- 划(58058)
- 自然科学基金(57250)
- 资助(55778)
- 编号(54307)
- 成果(44277)
- 部(42888)
- 发(42377)
- 重点(41326)
- 国家社会(39040)
- 创(37218)
- 课题(36853)
- 教育部(36543)
- 中国(35907)
- 农(35608)
- 期刊
- 济(165250)
- 经济(165250)
- 研究(91762)
- 农(65969)
- 中国(58770)
- 农业(44585)
- 财(44277)
- 学报(44184)
- 科学(41775)
- 管理(35622)
- 大学(34131)
- 学学(32626)
- 融(31607)
- 金融(31607)
- 业经(28515)
- 经济研究(26517)
- 财经(24506)
- 技术(23612)
- 问题(23052)
- 业(22159)
- 教育(21401)
- 经(21270)
- 世界(19621)
- 统计(18309)
- 贸(18172)
- 技术经济(16825)
- 国际(15937)
- 经济问题(15577)
- 农村(15032)
- 村(15032)
共检索到45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朝鲜
农业经济的增长波动,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经济景气分析勾画出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内在机制的剖析,寻求相应的经济政策,减轻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节律和特点的把握,探索工业增长发展与农业增长波动相匹配的最佳方案,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抗波动干扰的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增长效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纯权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结伴而行的,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其经济增长不呈现经济波动状态。我国4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也同样是在经济波动中实现的。认识这种波动的特征,分析导致波动的机理,控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使经济均衡稳定地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统计资料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波动的周期作一划分,揭示这种周期波动的特征,并对波动的机理作一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化英
一、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特征 由于吉林省缺乏农村国民生产总值的历史资料,而农业总产值指标相对完整,并且内部重复计算量不大,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农业(不包括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其它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总量。因此,本文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观察和衡量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波动的主体指标。见表1。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天义 张大恩
中国农业经济波动论,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波浪式运动规律的探讨,旨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波动规律,从而加以合理调控。一、研究中国农业经济波动问题视角的确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波动状态。从1952—1991年先后经历了七个波动周期,即1952—1955年为第一个周期,1955—1965年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吴鸣然 吴兆丹
基于1990—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资本-人口-技术-经济"四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对投资有着较大的依赖,而劳动力与机械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瑛 陈明
一、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波动性因素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比较明显。从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递增速度,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见图表1、2)图表1 1950——1989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年递增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本文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台、港、澳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张旭祥
运用 C— D生产函数法 ,对 1980— 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 :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 ,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 5 % ,并提出了实现 4 5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而中南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匡远凤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将1988~2009年中国省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来源,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总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技术效率变化却阻碍了大部分省份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共同作用对增长的贡献还是最大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春华 许涤龙 徐亚丽
回顾分析2007年至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历程,运用回归模型估计测度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季度GDP增长率的影响和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损失额,并间接验证2008年底所推出的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新一轮欧债危机逐步演化、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增强,可能面临的外部冲击主要在外需形势不明朗和国际游资频繁进出两方面,内部面临稳增长、控通胀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投资、出口、消费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
危机冲击 经济波动 刺激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