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2)
- 2023(18718)
- 2022(15822)
- 2021(14951)
- 2020(12557)
- 2019(28712)
- 2018(28413)
- 2017(54066)
- 2016(29354)
- 2015(33085)
- 2014(32940)
- 2013(32993)
- 2012(30388)
- 2011(27533)
- 2010(27674)
- 2009(26188)
- 2008(26123)
- 2007(23228)
- 2006(20784)
- 2005(18898)
- 学科
- 济(125664)
- 经济(125489)
- 业(107544)
- 管理(94959)
- 企(88704)
- 企业(88704)
- 方法(53435)
- 农(49812)
- 数学(43425)
- 数学方法(43031)
- 财(38129)
- 业经(35993)
- 中国(35210)
- 农业(32981)
- 制(28922)
- 学(25565)
- 务(25297)
- 财务(25229)
- 财务管理(25189)
- 企业财务(23928)
- 贸(23202)
- 贸易(23187)
- 易(22609)
- 地方(22033)
- 技术(21472)
- 体(21363)
- 和(21290)
- 理论(20843)
- 策(19945)
- 银(19909)
- 机构
- 大学(425996)
- 学院(425769)
- 济(181631)
- 经济(178090)
- 管理(169883)
- 理学(145888)
- 研究(145795)
- 理学院(144332)
- 管理学(142299)
- 管理学院(141508)
- 中国(114235)
- 京(91119)
- 科学(85964)
- 财(84845)
- 农(77293)
- 所(72938)
- 财经(66729)
- 中心(65986)
- 研究所(65754)
- 江(63633)
- 业大(63353)
- 经(60751)
- 农业(59380)
- 北京(57852)
- 经济学(54697)
- 范(54220)
- 师范(53766)
- 院(51973)
- 州(50332)
- 经济学院(49137)
- 基金
- 项目(280270)
- 科学(222226)
- 研究(208798)
- 基金(205828)
- 家(178050)
- 国家(176481)
- 科学基金(152313)
- 社会(134740)
- 社会科(127459)
- 社会科学(127425)
- 基金项目(108805)
- 省(107407)
- 自然(96595)
- 自然科(94317)
- 自然科学(94294)
- 教育(94137)
- 自然科学基金(92659)
- 划(89678)
- 编号(84910)
- 资助(83925)
- 成果(69581)
- 部(63476)
- 重点(62287)
- 发(59948)
- 创(59261)
- 课题(57448)
- 国家社会(56008)
- 创新(54921)
- 制(54770)
- 教育部(54730)
- 期刊
- 济(209369)
- 经济(209369)
- 研究(131654)
- 中国(85282)
- 农(75492)
- 财(67619)
- 学报(64698)
- 管理(64474)
- 科学(61891)
- 农业(51132)
- 大学(50355)
- 学学(47369)
- 教育(43069)
- 融(41714)
- 金融(41714)
- 业经(36592)
- 技术(36457)
- 财经(33718)
- 经济研究(32252)
- 经(28958)
- 问题(27503)
- 业(26814)
- 技术经济(22387)
- 世界(21562)
- 贸(21069)
- 版(20798)
- 理论(20402)
- 现代(20185)
- 图书(19588)
- 科技(19490)
共检索到649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文章运用"资源属性引起信息成本"和"公共领域带来租金耗散"理论,结合历史计量学的实证方法,对1952-2005年间中国农业管制结构变迁历程重新进行解释,发现国家是否实施农业管制,取决于其成本与收益的计算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在1978年农业剩余索取权管制放松后,国家绩效提高了近55个百分点,农业的效率损失下降了近70个百分点。此外,把经过反历史假设法得到的模拟数据与真实世界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国家微观行为绩效,还是农业宏观经济绩效的农业管制放松经验值都超过如果继续维持农业管制结构所获得的模拟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农业赋税制度的简要考察,揭示出中国赋役制度发展的总格局与轨迹,即始终走不出改革的形式与实质相背离、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怪圈,其原因在于历代当政者并未解决好税制设计的出发点及指导思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改革在理论上具备了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农业赋税 制度 历史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献辉 陈蓉蓉 严斌剑 周应恒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等三个维度,对1955—2019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时期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变迁逻辑,对于从整体把握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1949—1978年)、改革开放(1979—2001年)和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2002—2019年)等三个时期的关键词,可以看出70年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发生的变迁特征,即从生产关系研究逐步向生产力研究变迁,从政策导向的规范研究向理论引导的实证研究变迁,从农业生产研究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研究变迁。"气候变化"成为最近五年来强度最高的突现词,引领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向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拓展。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70年变迁 文献计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师博
能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支撑,但是在理论上,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结构突变分析,实证检验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跃进"的终结与大庆油田的量产,引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1961年能源消费出现结构突变。这使得1952-2005年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1962-2005年二者间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能源消费内生于经济增长,长期中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变动的诱因。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忽略产业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娟
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根基,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物质载体。因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结构对于农村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制度安排,历年来土地改革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民对于农地产权的所有、使用和交易权也在发生着结构性的调整,并朝着完全性和完整性的方向演进。正是农民土地产权的不断强化,使得农地产权结构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也极大地支撑和促进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农地 产权结构 农业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董林 焦点 李春顶
农业是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和全面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议题。本文系统回顾了入世20年来中国农业贸易领域的整体变迁,从产品结构、贸易主体、市场结构层面剖析了过去20年中国农业贸易的演进规律,总结了入世以来农业贸易领域的基本政策结构和主要变化,剖析了当前农业贸易规则变迁对中国农业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本文认为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农业贸易领域要高度关注前沿研究方向,要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顺应新形势新要求,高度重视优化市场环境和贸易条件,促进贸易政策和经贸规则与制度的建设,推动农业贸易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农业贸易地位,立足新发展格局,从容应对国内国际风险挑战,主动作为,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贸易 入世20年 演进规律 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全炯振
本文通过使用部分要素生产率指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增长路径的一般特征:(1)1952—2008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3%和4.36%,改革开放以来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土地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农业在土地供给相对短缺、劳动力供给相对丰富的资源格局面前作出的合理选择;(3)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土地生产率的增长,地劳比率的不断恶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产生负作用;(4)中国农业增长路径属于典型的土地生产率导向的亚洲型增长路径(Asian Path)。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婷婷 荣幸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几经沉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曾经历了市场的低迷与徘徊,其中成就与经验值得总结。为此,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回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总结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历史成就和成功经验,并对新时代、新背景下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目标进行总结,通过理论洞察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英君
基于政府职责与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文章回顾了从西周时期农业保险思想萌芽状态一直到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全方位推进的发展历程。同时,文章还从国家层面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和演化的基本思路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文章认为,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范围包括正式制度和正式规则,主体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行为主体,变迁的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在资源禀赋既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禀赋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生产的季节性、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强度也是资源禀赋的一部分,对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回顾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并以此为据讨论今后进一步演变的方向。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也取决于具体的经营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产权关系应当有利于激励农民做出更多努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当有利于吸收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内部的经营制度应当正确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应当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像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一样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工协作。"看得见的手"应当帮助生产者实现这种具有弹性的协作方式,而不是力图实现本社区、本地区的封闭式生产,在与外界的联系方面只重视生产资料、资金和商品的流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占兵
文章利用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历史变迁过程与未来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轨迹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处于萎缩状态,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常常受制于政治、社会等非经济性因素的严重影响,产出结构的变化快于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呈现出高流动性和强规律性的特征,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快于产出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历史变迁 演化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王晟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工业化带动模式。1.刘易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如何使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刘易斯等人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只适用于有劳动力剩余的发展中国家。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尧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体系内,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生活,交易费用理论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农业引入FD I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变迁,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的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激发了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标的各农业产业组织主体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本文分析了FD I如何通过其制度变迁效应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变迁,以期为我国加强农业利用外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 FDI制度变迁 农业产业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文献计量学研究共同体的特征与变迁:1994—2014年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演变及其特征:制度变迁视角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
土地制度、科技进步与农业增长——以1952—2005年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为例
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
论中国农业转型中的经营主体变迁与成长环境
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
农村急需组织创新──读石磊新著《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