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61)
2023(19682)
2022(16791)
2021(15685)
2020(13380)
2019(30675)
2018(30458)
2017(58539)
2016(31725)
2015(36077)
2014(35691)
2013(35762)
2012(33068)
2011(29998)
2010(30129)
2009(28318)
2008(28441)
2007(25643)
2006(22559)
2005(20169)
作者
(92319)
(77403)
(76854)
(73378)
(49118)
(36999)
(34844)
(30267)
(29086)
(27645)
(26175)
(26151)
(24669)
(24434)
(23910)
(23632)
(23082)
(22816)
(22138)
(22111)
(19188)
(19119)
(18663)
(17654)
(17319)
(17263)
(17248)
(17214)
(15642)
(15524)
学科
(135870)
经济(135719)
(111187)
管理(99376)
(91814)
企业(91814)
方法(61017)
数学(50515)
(50442)
数学方法(50013)
(37953)
中国(37524)
业经(36933)
农业(33391)
(27334)
(26142)
(25991)
贸易(25975)
地方(25496)
(25330)
(25273)
财务(25259)
财务管理(25215)
技术(24659)
企业财务(23855)
理论(22694)
(22652)
(21233)
银行(21176)
(20596)
机构
学院(461139)
大学(459749)
(193538)
经济(189622)
管理(184537)
理学(158793)
理学院(157121)
研究(155305)
管理学(154741)
管理学院(153901)
中国(120812)
(98136)
科学(94558)
(87345)
(84963)
(78679)
研究所(71325)
中心(71052)
业大(70169)
财经(69607)
(69134)
农业(65766)
(63292)
北京(62330)
(58511)
师范(58029)
经济学(57946)
(55297)
(55145)
经济学院(52382)
基金
项目(305115)
科学(240652)
研究(225214)
基金(221891)
(192524)
国家(190834)
科学基金(164133)
社会(143417)
社会科(135715)
社会科学(135677)
(119054)
基金项目(117661)
自然(105134)
自然科(102687)
自然科学(102658)
教育(101589)
自然科学基金(100883)
(99069)
编号(91998)
资助(90521)
成果(74576)
(67940)
重点(67738)
(65946)
(65925)
课题(62403)
创新(61098)
国家社会(59084)
教育部(58092)
科研(57826)
期刊
(218436)
经济(218436)
研究(136837)
中国(90686)
(81702)
学报(70932)
管理(68690)
(68619)
科学(67248)
农业(55355)
大学(54042)
学学(50934)
教育(46668)
(43644)
金融(43644)
技术(40359)
业经(38944)
财经(34320)
经济研究(33883)
(30038)
(29478)
问题(28883)
技术经济(25207)
科技(23258)
(22347)
(22304)
图书(21941)
世界(21868)
理论(21624)
现代(21478)
共检索到690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与需求还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这势必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论文尝试运用经济学原理对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需不均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创新资源,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市场机制等相关对策,引导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旷宗仁  章瑾  左停  
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分析。投入分析包括投入方向、力度及其比重等。产出分析包括论文、专利等直接产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间接产出报告和农民评价。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投入方向重硬轻软、投入力度不足、创新产出难度较大、效率较低、数量比重不足、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未来农业科技创新急需改变投入理念,加大投入力度,调整评价方式,以便促进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合理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忠良  
《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等主编。全书分为5个章节,即"研究背景与设计""总体规模与构成特点分析""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开发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地区比较""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全面调查、分析与判断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科研管理者,本文是他在第四届国际农业科学院院长高层研讨会上的英文演讲整理稿。李家洋在演讲中提出重视农业科技发展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还在演讲中热情洋溢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介绍了这所建立于1957年的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对农业科研管理的设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维祥  王睿  刘程军  徐严  刘晓雯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且两极分化和层级差异较大,总体呈东北—华北—华东区向西南—西北区层级式递减的发展态势。(2)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地域内部分异明显,空间格局基本呈倒ζ形趋势。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东北区与华东区空间联系强度明显,形成黑龙江—浙江—安徽空间三角强联系及陕西—山东、山东—湖北、陕西—浙江交叉强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3)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强度、互联网+战略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农村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对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由负向影响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区域开放程度对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负向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旷宗仁  梁植睿  左停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各项政策目标设定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在目标设定中存在定位不清问题,实际创新活动未能充分实现现有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目标。建议应该更准确地对农业科技创新功能作用进行定位,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和功能,而应该将其仅仅作为实现人们多元目标的一种手段。同时,应该深入认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针对不同内容制定不同政策目标,采用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马文斌  
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目前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较少。论文尝试分别运用专家调查定性方法和因子分析定量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运用证据理论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信息融合。结果表明,该综合方法克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使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更具科学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东铭  王士卿  
目前,生态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及服务主体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结构性瓶颈。造成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中心治理模式引发的3个"短板效应":短板效应Ⅰ——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科研考核标准机械化;短板效应Ⅱ——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分散化;短板效应Ⅲ——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体耦合机制低效化。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失衡的问题,应该在生态文明社会内涵的主导下,在制度层面上完备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给主体激励机制、优化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需求主体结构和健全生态产业科技创新及服务供需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桉  
从供求角度来看,湖北省农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重不足,导致了成果转化"高成本、低数量"均衡。新机制的构建应从改善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两方面下功夫,建立按技术属性和专利保护程度分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政府在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无偿供给的同时,应诱导市场资源配置于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培育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成为科技市场主体,建立经营性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有偿转化的内生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王辉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基于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补齐机制,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充分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强  李国军  刘红梅  
本文基于LHR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编制的中国2007年涉农社会核算矩阵,对中国农业水资源政策调整进行模拟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现实情况下,本文所列出的农业水资源政策的调整都能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并且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较小;供给管理(水量)政策依然是现阶段控制水资源需求最有力的手段;相比于水价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弹性更大;农业虚拟水贸易组合政策可以作为真实农业水组合政策的补充,并与之共同发挥调节农业水资源供求的作用。文章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霞  李万明  
山区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一直以来低于平原地区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本文根据供需理论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山区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辉  赵础昊  杨瑞  董杲  
文章基于省级行政范围、区域边界维度,针对中国当前各省级区域农业科技专利普遍缺少跨省协同合作这一现象,选取中国农业科技跨域合作数量最多的四大省级行政区(北京、江苏、山东、广东)为研究对象,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借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关系邻近性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邻近、关系邻近普遍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而反向表征技术邻近性的技术距离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正负不一,技术距离的平方项对农业科技跨域合作影响普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辉  赵础昊  杨瑞  董杲  
文章基于省级行政范围、区域边界维度,针对中国当前各省级区域农业科技专利普遍缺少跨省协同合作这一现象,选取中国农业科技跨域合作数量最多的四大省级行政区(北京、江苏、山东、广东)为研究对象,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借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关系邻近性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邻近、关系邻近普遍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而反向表征技术邻近性的技术距离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正负不一,技术距离的平方项对农业科技跨域合作影响普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度融合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并从科技体制改革、拓宽科技资金来源、规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提高相关主体科学素质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