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2)
- 2023(15585)
- 2022(12848)
- 2021(11724)
- 2020(9921)
- 2019(22031)
- 2018(21909)
- 2017(41465)
- 2016(22283)
- 2015(25263)
- 2014(25335)
- 2013(25225)
- 2012(23520)
- 2011(21542)
- 2010(21825)
- 2009(21089)
- 2008(20760)
- 2007(19115)
- 2006(17398)
- 2005(16100)
- 学科
- 济(117456)
- 经济(117294)
- 业(93743)
- 管理(78832)
- 企(75898)
- 企业(75898)
- 农(47455)
- 方法(41153)
- 业经(33834)
- 数学(32570)
- 数学方法(32412)
- 财(32183)
- 农业(31437)
- 中国(30332)
- 制(25816)
- 地方(23391)
- 务(21094)
- 财务(21061)
- 财务管理(21032)
- 体(20696)
- 企业财务(19914)
- 贸(19148)
- 贸易(19134)
- 策(18709)
- 易(18633)
- 技术(18354)
- 学(18056)
- 和(17451)
- 划(17396)
- 银(17047)
- 机构
- 学院(337122)
- 大学(331198)
- 济(159333)
- 经济(156579)
- 管理(131035)
- 研究(116597)
- 理学(111440)
- 理学院(110395)
- 管理学(109133)
- 管理学院(108514)
- 中国(94641)
- 财(73857)
- 京(69268)
- 科学(63632)
- 农(63618)
- 所(58116)
- 财经(57488)
- 中心(52837)
- 江(52822)
- 经(52035)
- 研究所(51721)
- 经济学(49584)
- 农业(48595)
- 业大(47856)
- 经济学院(44446)
- 北京(43698)
- 财经大学(41770)
- 院(40785)
- 州(40411)
- 范(39222)
- 基金
- 项目(210791)
- 科学(168715)
- 研究(159905)
- 基金(155978)
- 家(133660)
- 国家(132399)
- 科学基金(114920)
- 社会(107795)
- 社会科(102000)
- 社会科学(101975)
- 基金项目(81642)
- 省(81467)
- 教育(71182)
- 自然(69301)
- 自然科(67683)
- 自然科学(67664)
- 自然科学基金(66542)
- 划(66434)
- 编号(63710)
- 资助(62901)
- 成果(51713)
- 部(48843)
- 发(46975)
- 重点(46868)
- 创(45897)
- 国家社会(45856)
- 制(45251)
- 课题(43917)
- 业(43071)
- 教育部(42485)
- 期刊
- 济(194628)
- 经济(194628)
- 研究(106687)
- 中国(72201)
- 农(64810)
- 财(59841)
- 管理(52997)
- 科学(46201)
- 学报(45644)
- 农业(43487)
- 融(37087)
- 金融(37087)
- 大学(36875)
- 学学(35356)
- 业经(33857)
- 技术(30602)
- 财经(30502)
- 经济研究(30384)
- 教育(28249)
- 经(26479)
- 问题(25419)
- 业(22905)
- 世界(21150)
- 技术经济(20212)
- 贸(19778)
- 国际(17527)
- 经济问题(16810)
- 现代(16227)
- 农村(15839)
- 村(15839)
共检索到532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中国农业的经济体制转变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朱丕荣实施两个根本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关键。当今世界正掀起资源—商品—市场模式的现代化经济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子文
我国农业面临市场化和入世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又受到现行农业经济体制的制约。在现行农业经济体制不可能大规模、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引入社会化经营实体,使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分离,用体制外的社会化经营弥补体制内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就成了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本文从现行农业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入手,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入世 农业经济体制 局限性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本文构建了一个"产权管制结构—体制选择行为—经济制度绩效"的新SCP(结构—行为—绩效)理论范式以分析经济体制转轨问题,并利用1958~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本文所提出的基本命题:从全面产权管制到产权管制放松是一个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渡阶段。因此,中国的农业经济体制转轨实质上是农业资源产权管制放松的动态过程,也是租金耗散递减从而制度绩效递增的演进历程。总之,产权管制放松是中国农业经济制度绩效提高的动力源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耀邦
关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发展问题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的进一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仁健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不仅孕育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将出现快速化和市场化的趋势,而且孕育着我国的理论研究将出现重大突破。下面谈几点看法。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不能构成我国新经济体制的基本表现形态。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至少意味着两点变化和区别:第一,不从经济性质而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表述我国的新经济体制;第二,与第一点紧密联系,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应当承认,这种变化是一大进步,值得赞许。但是,如果再作深一步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发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也有许多不彻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建立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使整个农业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新的农业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要以控制农村社会总需求为核心,以经济计划作为依据,以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基础,以经济社会政策作为主要手段,以经济信息作为传递媒介,以法制和教育作为保证,建立包括决策控制、政策调节、信息反馈和监督保证等4个子系统的大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荣善
农业微观经济体制的反思与前瞻卢荣善中国农村体制改革以来,一个作为定论命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如今有无从根本上重新认识的必要?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包括: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否得益于双层经营?它能否作为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现了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变革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农业发展停滞不前 ,尤其是在当今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状况和农民状况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对这一问题解决不好 ,势必将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农业发展 农业基础 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藏立新
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农村资金投入的主体之一。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如何选准贷款投向,用好资金,更好地为强化农业基础服务,笔者认为应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支持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应重点支持建立科技网络体系,有效地引进、试验、推广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支持“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等农业开发建设;支持良种培育、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立体种植、丰产速生等先进实用技术等,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二是支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首先保证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小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形势直接影响了我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体制对资源过度需求,极大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理性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在中央。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兆生 陈观荣
加强市场物价调控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叶兆生陈观荣(《市场与价格望》编辑部,叶兆生系编辑部主任)中共中央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中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埙
关于经济体制转变的几个理论问题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魏埙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和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林 李元玺 王伟俊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我国农业合作的基本经验(一)农业合作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继连 王仁强 方金
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所处的农村经济体制环境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提出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进程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