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9)
2023(14731)
2022(12064)
2021(11196)
2020(9097)
2019(20535)
2018(20129)
2017(38567)
2016(20722)
2015(22970)
2014(22857)
2013(23065)
2012(21712)
2011(19848)
2010(20159)
2009(18789)
2008(18974)
2007(17165)
2006(15454)
2005(14404)
作者
(60019)
(50554)
(50131)
(47384)
(32086)
(24320)
(22595)
(19670)
(19184)
(18015)
(17469)
(16780)
(16402)
(16179)
(15857)
(15244)
(14743)
(14535)
(14462)
(14426)
(12747)
(12547)
(12231)
(11668)
(11321)
(11297)
(11235)
(11207)
(10261)
(10124)
学科
(101392)
经济(101278)
(89933)
(71409)
企业(71409)
管理(67099)
(47543)
方法(37712)
业经(32001)
农业(31799)
中国(31020)
数学(29478)
数学方法(29318)
(27717)
地方(22446)
(21386)
(19432)
贸易(19414)
技术(19220)
(19199)
财务(19180)
财务管理(19155)
(18924)
企业财务(18196)
(17336)
(16459)
银行(16444)
(16269)
(16107)
(16063)
机构
学院(307762)
大学(300432)
(141497)
经济(139140)
管理(120091)
研究(109044)
理学(102433)
理学院(101370)
管理学(100224)
管理学院(99632)
中国(88091)
(63788)
(63698)
(63188)
科学(62098)
(55275)
财经(49641)
研究所(49587)
中心(49256)
农业(48702)
(47608)
业大(46368)
(45209)
经济学(43340)
北京(40542)
经济学院(39079)
(38148)
(37741)
(37507)
师范(37412)
基金
项目(196343)
科学(157396)
研究(147046)
基金(145003)
(125544)
国家(124309)
科学基金(107513)
社会(98694)
社会科(93405)
社会科学(93384)
(76640)
基金项目(76040)
自然(66028)
自然科(64550)
自然科学(64534)
教育(64523)
自然科学基金(63465)
(62979)
编号(58345)
资助(58205)
(47984)
成果(46364)
(44908)
重点(43715)
(43495)
(42523)
国家社会(41872)
创新(39954)
课题(39939)
发展(39643)
期刊
(169592)
经济(169592)
研究(95201)
中国(66441)
(65960)
(49678)
管理(47459)
科学(44990)
农业(44623)
学报(44085)
(35516)
金融(35516)
大学(34803)
学学(33294)
业经(32794)
教育(27159)
技术(26808)
经济研究(26239)
财经(25484)
(23774)
问题(22779)
(22129)
世界(18796)
技术经济(17864)
(17786)
国际(15675)
经济问题(15319)
农村(15290)
(15290)
现代(14939)
共检索到482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肇齐  
灌溉农业对我国的农产品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不足耕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0%的粮食,80%的棉花和90%以上的蔬菜。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由此引发的生态与经济问题,灌溉农业的持久性已受到威胁。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而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必须:1、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2、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3、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4、因地制宜。5、与宏观的水资源管理相结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昕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是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不完全、不彻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提高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持久性。本文在总结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以户籍为先导、以土地为重点、以住房为基本,减少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阻碍,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俊义  王瑛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m~3,按1997年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为2 220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 700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当前面临的问题是,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迅速扩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在分析中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与需求,提出未来中国现代节水技术发展方向。在政策体制、技术支持和运行管理的共同协作下达到新的农业节水目标。文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  张波  
关于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持久性的思考张健张波增加农业投入是当前及今后支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调动各方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和支农的持久性成为我们支农工作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和保证信贷支农的持久性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增...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出问题,全局都会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①宏观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②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远近不同而变化;③微观上,农业发展水平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中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新环境和新阶段中如何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8—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的时序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农业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目前主要处于低度粗放型阶段。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监复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高投入低效益的非经济增长,农民的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艰苦性和持久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董昕  
解决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意愿,尤其是持久性迁移意愿。文章以房租收入比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住房支付能力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租收入比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显著,而且存在拐点。在拐点之前房租收入比与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前,相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住房租赁价格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房租收入比对迁移意愿并不显现出负向影响,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倾向于选择住房价格较高的大城市,而不是住房价格较低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方明  
本文在对“知识农业”、“资本农业”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知本农业”的概念。并结合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阐明了在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路。重点探讨了“知本农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梅方权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短短十年内,“持续农业”的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世界持续农业的崛起 (一)持续农业提出的历史背景 持续农业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是八十年代后期,反映在一些主要的国际组织形成的文件和报告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实质,并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探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