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5)
- 2023(14435)
- 2022(11763)
- 2021(10863)
- 2020(8824)
- 2019(19955)
- 2018(19595)
- 2017(37231)
- 2016(19774)
- 2015(22286)
- 2014(22156)
- 2013(22303)
- 2012(20925)
- 2011(19087)
- 2010(19482)
- 2009(18175)
- 2008(18288)
- 2007(16812)
- 2006(15210)
- 2005(14138)
- 学科
- 济(97780)
- 经济(97670)
- 业(86329)
- 企(67874)
- 企业(67874)
- 管理(64983)
- 农(47543)
- 方法(34244)
- 业经(31812)
- 农业(31806)
- 中国(31655)
- 数学(26236)
- 数学方法(26129)
- 财(25985)
- 地方(23503)
- 制(20184)
- 技术(18745)
- 贸(18602)
- 贸易(18582)
- 易(18100)
- 务(17561)
- 财务(17533)
- 财务管理(17512)
- 策(16888)
- 企业财务(16544)
- 和(16416)
- 发(16036)
- 体(15270)
- 划(15184)
- 银(15112)
- 机构
- 学院(291129)
- 大学(283170)
- 济(134815)
- 经济(132463)
- 管理(115428)
- 研究(102161)
- 理学(97265)
- 理学院(96302)
- 管理学(95365)
- 管理学院(94801)
- 中国(83780)
- 京(60913)
- 财(59743)
- 农(57515)
- 科学(55957)
- 所(50658)
- 中心(46961)
- 江(46414)
- 财经(46148)
- 研究所(45038)
- 农业(43469)
- 业大(42080)
- 经(41927)
- 经济学(40588)
- 北京(39076)
- 州(36590)
- 经济学院(36496)
- 范(36287)
- 院(36038)
- 师范(36012)
- 基金
- 项目(182232)
- 科学(146019)
- 研究(141438)
- 基金(132492)
- 家(113089)
- 国家(111907)
- 科学基金(97444)
- 社会(94093)
- 社会科(88898)
- 社会科学(88878)
- 省(71953)
- 基金项目(69528)
- 教育(62279)
- 划(58272)
- 编号(58009)
- 自然(57855)
- 自然科(56534)
- 自然科学(56522)
- 自然科学基金(55579)
- 资助(52652)
- 成果(46161)
- 发(45636)
- 部(41574)
- 创(40611)
- 重点(40392)
- 课题(39936)
- 业(39500)
- 国家社会(39464)
- 发展(38338)
- 展(37720)
- 期刊
- 济(167871)
- 经济(167871)
- 研究(92234)
- 中国(68047)
- 农(60398)
- 财(47142)
- 管理(46373)
- 农业(40962)
- 科学(39547)
- 学报(36909)
- 融(33566)
- 金融(33566)
- 业经(32405)
- 教育(30494)
- 大学(30216)
- 技术(28488)
- 学学(28392)
- 经济研究(25022)
- 财经(23498)
- 问题(22114)
- 业(21892)
- 经(20497)
- 世界(18238)
- 技术经济(17841)
- 贸(17052)
- 国际(15328)
- 农村(15253)
- 村(15253)
- 农业经济(14974)
- 经济问题(14962)
共检索到46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元勇
虽然在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可以从产品、市场、要素及外汇等各个方面为工业化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但由于对这些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甚至忽视的结果,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常是在停滞中缓慢增长的,这也是导致国民经济状况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早已引起世界银行及其它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项目建设已成为这些经济组织贷款及援助决策的重要内容。随着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从高速增长、徘徊到转机的出现,对增加农业投资、加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此,本文将针对当前及未来农业发展的状况,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出问题,全局都会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①宏观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②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远近不同而变化;③微观上,农业发展水平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农业发展,空间格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中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新环境和新阶段中如何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WTO 中国农业 农业协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8—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的时序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农业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目前主要处于低度粗放型阶段。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莫氏指数 中国农业 技术进步 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保周
我国农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从农业内部而言 ,各种系统要素及其关系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把握。从农业与其周围的环境而言 ,农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也越来越复杂。因此 ,解决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 ,也就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某项政策的出台、某种措施的实施或某些局部和临时的调整所能达到的。由此 ,便提出了建设和完善我国农业发展的软环境这一重要命题。所谓的农业发展的软环境 ,是指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规范化的环境条件 ,其基本内核就是要建立客观的农业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 ,以客观的标准程序和科学方法处理日益复杂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关系 ,维持并推动农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方明
本文在对“知识农业”、“资本农业”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知本农业”的概念。并结合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阐明了在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路。重点探讨了“知本农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知本农业 农业发展 新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梅方权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短短十年内,“持续农业”的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世界持续农业的崛起 (一)持续农业提出的历史背景 持续农业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是八十年代后期,反映在一些主要的国际组织形成的文件和报告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实质,并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探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中国,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肇齐
灌溉农业对我国的农产品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不足耕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0%的粮食,80%的棉花和90%以上的蔬菜。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由此引发的生态与经济问题,灌溉农业的持久性已受到威胁。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而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必须:1、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2、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3、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4、因地制宜。5、与宏观的水资源管理相结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成贵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选择李成贵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人为目标的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诸多障碍性因素的制约。从表层看,农业问题首先是来自资源约束,农地供给的低弹性和不断加剧的人口压力,给农业发展构成了持续性挑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宏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洪飞 戴俊英
对世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述了现代持续农业的各种类型及其本质,指出了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分析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转变过程中依据中国国情,因地因时制宜,坚持农业与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地发展,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元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