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0)
2023(19393)
2022(16251)
2021(15103)
2020(12932)
2019(29553)
2018(29039)
2017(54045)
2016(29409)
2015(32951)
2014(32474)
2013(32239)
2012(29612)
2011(26674)
2010(26550)
2009(25041)
2008(25014)
2007(22295)
2006(19457)
2005(17313)
作者
(86586)
(72657)
(72221)
(68584)
(45634)
(34845)
(32818)
(28549)
(27459)
(25688)
(24725)
(24363)
(22935)
(22854)
(22532)
(22210)
(21956)
(21425)
(20859)
(20823)
(18131)
(17700)
(17650)
(16589)
(16428)
(16186)
(16144)
(15997)
(14652)
(14575)
学科
(125285)
经济(125144)
(105402)
管理(90764)
(86605)
企业(86605)
方法(57618)
(49346)
数学(48334)
数学方法(47791)
(36696)
业经(35417)
中国(33962)
农业(32473)
(25092)
贸易(25080)
(25012)
(24920)
财务(24877)
财务管理(24832)
(24496)
企业财务(23553)
(22968)
技术(21342)
地方(20851)
(20057)
(19514)
理论(18924)
(18803)
银行(18737)
机构
学院(424178)
大学(420613)
(180173)
经济(176950)
管理(166381)
理学(143914)
研究(142968)
理学院(142402)
管理学(140088)
管理学院(139312)
中国(112197)
科学(88543)
(88008)
(87628)
(80631)
(72815)
业大(69322)
农业(68460)
中心(66933)
研究所(66379)
财经(64568)
(63173)
(58893)
经济学(54869)
北京(54632)
(50948)
(50360)
师范(50310)
经济学院(49653)
(49493)
基金
项目(286364)
科学(225999)
基金(210922)
研究(202887)
(186254)
国家(184649)
科学基金(158313)
社会(131534)
社会科(124600)
社会科学(124560)
(111779)
基金项目(111607)
自然(104078)
自然科(101782)
自然科学(101747)
自然科学基金(100018)
(94012)
教育(91439)
资助(85633)
编号(80185)
重点(64500)
成果(63503)
(63166)
(61591)
(61454)
创新(57062)
科研(55858)
国家社会(55460)
(55419)
课题(54069)
期刊
(198317)
经济(198317)
研究(117490)
(84631)
中国(80537)
学报(71993)
科学(65683)
(64864)
管理(61686)
农业(57175)
大学(54322)
学学(51744)
(39924)
金融(39924)
业经(36699)
技术(36495)
教育(34245)
财经(32002)
经济研究(31222)
(31106)
(27597)
问题(26507)
技术经济(22582)
(22324)
(22015)
世界(21532)
统计(20944)
科技(19677)
(19351)
商业(19206)
共检索到628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渊  赵连阁  
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农业用水效率仅为0.49,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一半的用水量;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地区间差异更大;西北地区是全国最具节水潜力的区域。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减少水密集型作物的种植、新建和改造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用水供给系统、加强农业水资源需求管理、采取有利于增加农民节水积极性的经济措施,对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宝义  张卫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黄丽萍  
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测算和对比分析各省每年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并建立回归方程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提高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鼓励循环用水、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工业结构、根据区域差异制定有区别的管理方案和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魏凤  
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等考察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空间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变化趋势与全国一致,中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投资存量增长速度较缓慢,同时全国投资总体差异波动增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2014—2020年间中国各省农业对外投资存量高值集中区由东北方向转变为东南方向,投资存量的分布态势由随机分布变为集聚分布;区域因素、产业因素和制度因素均会对农业投资带来影响,但各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据此,为扩大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布局,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投资水平较高区域的联动性、探索农业对外投资水平提升的区域差异化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颖  张珊  
运用SBM模型测算全国及30个省份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构造静态和动态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业用水效率整体提升明显,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业用水的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口结构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技术落差率、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第一产业结构只影响技术落差率和管理无效率,用水结构对技术无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但这些生产要素几乎没有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因此,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时,既要考虑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又要关注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彩楼  曹杰  刘维树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研究了中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1997~2012年的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发现母城科技支出未对高新区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国际分工等变量促进了高新区生产效率改善;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而纯技术效率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退化;东部高新区效率整体上优于中部和西部高新区,这主要是资本集聚质量和管理制度效率造成的。高新区应该加强产业、技术和环境的协同耦合,从要素集聚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显示,中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提高的梯级分布。全国和东中部能效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能效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对各地区能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西部和其他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这些因素水平的相对落后解释了西部能效最低且不能向更高能效收敛的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德祥  周雪晴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模型,基于2007-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扩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成灾率的提高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的有效需求激励不足,较低的赔付保障水平不利于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提高。为此,应完善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良性互动;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优化灾后赔付质量和赔付效率;根据不同农业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农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月  田志宏  
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考察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来源的地区差异非常突出,其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最为明显。农业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率不是影响农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四大地区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优势的促进作用明显;在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非常突出;在中部地区,产业规模优势有利于提高各省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西部地区,企业遵循着"先出口、后投资"的发展路径,出口规模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生忠  贾士彬  江时鲲  
自2007年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局面。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村经营主体变化以及"新国十条"的出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需要对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为下一步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以及农业保险的调整提供建议和支撑。本文对现有农业保险补贴文献从理论、方法、数据等角度进行剖析和评述,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在产出变量、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上进行了改进和调整。运用DEA面板超效率方法进行效率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StAtA软件进行影响因素的面板回归分析,得出符合经验判断的结论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和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刘高峰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对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分解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尝试去探讨广义技术进步能否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并观察各部分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全国平均)和不同农业用水量分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且主要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2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且我国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更多受科技进步影响。对于农业用水量较高省区,农业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对该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影响显著,且作用效果都比较突出;而农业用水量中等地区的用水效率提升更多来自规模效率作用;3技术进步会引起农业水资源利用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玲玲  丁雪丽  沈莹  王宗志  王小红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解析农业用水效率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是寻求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策略的前提。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值,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且水平总体偏低。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年降水量、农业用水占比、农产品多样性、节水灌溉面积、亩均灌溉费用等的空间异质性及对用水效率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用水效率提高策略侧重不同:新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有效举措在于调整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南方地区的出路在于强化蓄水、截水、节水等工程建设;黑龙江着力于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山东、河南、天津、河北、北京、吉林、辽宁与上海等省需综合考虑自然禀赋、用水结构、种植结构、节水技术与经济因素;西南、西北地区不宜通过提高亩均灌溉费以提高用水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不同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常亮  朱俊峰  揭昌亮  
利用能够把个体效应与非效率项区别开来的固定效应SFA模型,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31个省份1993-2013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单位根法对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进行随机收敛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偏低且处于不断恶化状态;样本期间中国农业tFP增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74%,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各省区农业tFP增长存在比较大的地区差异,并且不存在随机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