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6)
2023(14553)
2022(11871)
2021(11068)
2020(9120)
2019(20535)
2018(20243)
2017(38332)
2016(20801)
2015(23188)
2014(22923)
2013(22847)
2012(20770)
2011(18826)
2010(19101)
2009(18231)
2008(18319)
2007(16666)
2006(15148)
2005(13948)
作者
(56491)
(48133)
(47599)
(45291)
(30316)
(22658)
(21296)
(18415)
(18185)
(16963)
(16483)
(15907)
(15538)
(15179)
(15011)
(14390)
(13951)
(13700)
(13673)
(13590)
(12081)
(11771)
(11522)
(10911)
(10840)
(10655)
(10654)
(10627)
(9497)
(9466)
学科
(92527)
(91097)
经济(90956)
(74784)
企业(74784)
管理(73674)
(47735)
方法(35342)
业经(32049)
农业(31605)
(31008)
中国(27417)
数学(27322)
数学方法(27157)
(25853)
(20593)
财务(20574)
财务管理(20543)
(19645)
企业财务(19461)
技术(17910)
(17876)
贸易(17864)
(17517)
(17426)
(16238)
体制(15884)
(15536)
银行(15528)
(15142)
机构
学院(301446)
大学(294645)
(138865)
经济(136514)
管理(119246)
研究(101924)
理学(101619)
理学院(100696)
管理学(99661)
管理学院(99084)
中国(84382)
(66535)
(61605)
(58431)
科学(54845)
财经(51188)
(50049)
(46953)
中心(46731)
(46583)
研究所(44380)
农业(44272)
业大(43065)
经济学(42567)
北京(39025)
经济学院(38265)
财经大学(37353)
(35941)
(35751)
(35501)
基金
项目(190211)
科学(152909)
研究(147415)
基金(140610)
(120342)
国家(119144)
科学基金(103629)
社会(98712)
社会科(93307)
社会科学(93284)
基金项目(73543)
(73421)
教育(66251)
自然(62048)
自然科(60619)
自然科学(60605)
(60075)
编号(59648)
自然科学基金(59618)
资助(55841)
成果(48370)
(44550)
(43324)
(42665)
重点(42314)
(42251)
国家社会(41940)
课题(40805)
(40776)
(39310)
期刊
(167021)
经济(167021)
研究(95806)
中国(66840)
(61302)
(54461)
管理(47784)
农业(41388)
科学(40575)
学报(38762)
(34224)
金融(34224)
大学(32267)
业经(31695)
学学(30612)
教育(29986)
技术(27441)
财经(26545)
经济研究(25573)
(23039)
问题(22112)
(22074)
世界(18515)
(17494)
技术经济(17161)
农村(15611)
(15611)
国际(15040)
经济问题(14830)
农业经济(14797)
共检索到47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东  
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中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制度同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对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后认为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双重任务 :保证粮食供应能力不下降 ;提高农民收入。对照此任务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 :①人地关系紧张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可能占用大量耕地 ;②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产品附加值低 ,缺乏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对国际市场的放开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 ;④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据此分析 ,提出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珊  张广胜  
为应对因碳排放增加而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中国农业的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产。以低碳农业发展为主线,按照逻辑顺序梳理和分析了研究和发展低碳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旨在明晰农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重点环节,从技术措施和制度条件两方面探寻实现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路径,根据碳排放环节和影响碳排放的外界因素构建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影响低碳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的因素。最后指出低碳农业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远东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锦英  卢进  
本文从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角度 ,揭示了农机服务产业化作为农业生产内部分工、专业化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 ,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改变 ,引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上 ,加速我国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张志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需要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现代化建设的一体推进。资本能够按其固有的逻辑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通过对可带来利润的生产条件的投资和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农业一般生产条件与自然生产条件的建设短期内难以产生满意的利润,难以吸引私人资本,进而制约农业一般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发展和自然条件的改善,甚至恶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这是以资本主导的西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顽疾。我国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能够为解决西方农业现代化的顽疾,进而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关键在于引导资本有序下乡,同时发挥公有资本优势,以协调推进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突破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生产条件瓶颈制约,在新的生产条件基础上建立其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柳文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九亿人在农村,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今世界,任何资本都不可能无视中国农村这个人口总和比欧美总人口还要多的尚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而我们自己更应该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好我国的农村大市场。2001年,占我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只创造了GDP总额的15%,农村人均收入仅为2300余元,与此同时占总人口三成的城镇人口则创造出GDP总额的85%。显然,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民收入水平的徘徊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纪平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邹薇  刘红艺  
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土地财政是否已经难以为继?是否"饮鸩止渴"?这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采用2003—2011年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空间动态与时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在空间动态模型设定下,土地财政对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即具体影响将受限于地方财政自由度,而对经济增长却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2)在时空动态模型的估计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指标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效应和"门限效应";(3)通过对空间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晶晶  史清华  
本文基于1995~2016年的全国微观农户数据,从要素投入视角来考察农户生产方式的变化情况,测算并比较了土地、劳动力、化肥、农药、地膜、种苗、机械等各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及产出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在时间序列上中国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等传统农资演变为主要依赖化肥等化学农资的替代和转变过程。但目前,各类化学农资对产出的增长动力已开始减弱。即使不考虑其负外部性导致的环境成本,单纯在经济意义上,当前主要化学农资的施用成本也已超过其可带来的产出收益。因此,新的生产方式转变节点已出现。在保障产出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要素间配置的综合调整来实现。具体地,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依赖良种和机械化投入为主,将是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可能的路径和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弗朗西斯·福山  贝一明  李君伟  
贝一明: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今天东亚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就必须思考为什么亚洲正在成为国际经济的中心,为什么亚洲会在全球政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您怎样解释我们正在见证的这种巨大转变?福山: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有很大不同。显然,亚洲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经济领域。我们可以从中国"文革"结束后的工业化,以及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中看到这一点。然而,与在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相比,政治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则缓慢得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