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2)
2023(16527)
2022(14023)
2021(13057)
2020(10988)
2019(25267)
2018(24960)
2017(48202)
2016(25931)
2015(29217)
2014(28913)
2013(29083)
2012(26532)
2011(24028)
2010(23931)
2009(22512)
2008(22220)
2007(19664)
2006(17540)
2005(15581)
作者
(74862)
(62677)
(62006)
(58958)
(39495)
(29942)
(28041)
(24680)
(23706)
(22227)
(21229)
(21133)
(19915)
(19551)
(19203)
(18912)
(18431)
(18249)
(17860)
(17719)
(15484)
(15479)
(15026)
(14269)
(13962)
(13903)
(13893)
(13798)
(12588)
(12442)
学科
(114572)
经济(114439)
(101363)
管理(84101)
(82861)
企业(82861)
方法(51803)
(48747)
数学(42447)
数学方法(42044)
业经(33969)
农业(32432)
(31949)
中国(30272)
(22314)
财务(22252)
财务管理(22224)
(22186)
(21083)
贸易(21072)
企业财务(21047)
技术(20697)
(20560)
地方(19883)
(19619)
(19547)
(18513)
理论(18198)
(18037)
环境(17027)
机构
学院(379162)
大学(375903)
(163004)
经济(160018)
管理(156902)
理学(135820)
理学院(134495)
管理学(132670)
管理学院(131999)
研究(125740)
中国(98327)
(79744)
科学(75387)
(72120)
(71028)
(62448)
业大(58927)
财经(57505)
中心(57082)
研究所(56870)
农业(55418)
(54888)
(52512)
北京(50211)
经济学(48473)
(46566)
师范(46226)
(44733)
经济学院(43807)
(43781)
基金
项目(256213)
科学(203477)
研究(190087)
基金(188174)
(162952)
国家(161513)
科学基金(140009)
社会(123260)
社会科(116684)
社会科学(116650)
基金项目(99970)
(99118)
自然(89213)
自然科(87170)
自然科学(87149)
自然科学基金(85631)
教育(84553)
(82126)
编号(77240)
资助(76728)
成果(61140)
(57719)
重点(56337)
(55326)
(54702)
课题(51494)
国家社会(51216)
创新(50547)
教育部(49483)
人文(48916)
期刊
(183381)
经济(183381)
研究(111124)
(71327)
中国(69686)
管理(57772)
学报(55790)
科学(54812)
(54552)
农业(48931)
大学(43445)
学学(41259)
业经(34471)
教育(33951)
(33711)
金融(33711)
技术(33163)
财经(28033)
经济研究(27894)
(25838)
问题(24381)
(24082)
技术经济(21395)
世界(19178)
科技(18169)
现代(18130)
(17870)
(17460)
理论(17397)
资源(17231)
共检索到556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崇俊  
中国农业生产是多个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生产过程,数据包络分析是经证明过的能很好处理多个投入产出问题的方法。本文以1992~2005年度的14个年份为决策单元,以中国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业从业人员等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这些年份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运行效率、规模收益及投入剩余、产出亏空等情况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华  
运用Context-dependent DEA模型,本文对2004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国涛  张特  东梅  
研究目标:评价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减贫效率,探索效率的改善空间。研究方法: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共同前沿下的二阶段EBM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28个省份的中国农村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共同前沿下,东部地区总效率值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一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值明显低于第二阶段减贫效率值,农业生产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大部分省份政府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效率值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效率值较低。研究创新:构建全新的二阶段贫困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评价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贫效率,在相关领域进行尝试性的拓展;结合共同前沿下EBM模型和网络DEA模型的优点,将改进的EBM模型应用于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减贫效率研究。研究价值:检验中国的减贫效率,总结中国扶贫的经验教训,探索扶贫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曹明福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伟   张明斗  
文章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20年中国省域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明确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省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较强;河南、山东、湖北等农业生产大省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行动者地位,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理位置较偏或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省份处于边缘行动者地位;缩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业技术水平差异、农业人力资本差异、市场化水平差异有助于强化区域间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且地理距离邻近的省份间更容易建立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建斌  李大胜  
文章基于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是目前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 ,其最大失误都在于政策安排的产权制度造成农业生产组织的效益严重溢出。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的生产也是农业效益低下的原因。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首先必须围绕着克服以上两个缺陷来设计 ,需要选择适用于中国农村实际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客观必然性,概述了扩大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和地域专业化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晓燕  翟印礼  
在比较我国各省农业生产率的前提下,运用巴罗回归等方法,检验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和形成β收敛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1985—1991年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呈发散态势,1992—2002年存在条件收敛,其中市场化程度、农村教育、耕地灌溉率对缩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促进因素,短期内改善农村教育、提高耕地灌溉率可能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忆邵  
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研究石忆邵一、市场经济呼唤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扩大1.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①。农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农业具有碳排与碳汇的双重效应。分析和把握不同省区的农业净碳水平,是深入研究农业生产碳排放问题的重要前提。鉴于此,研究基于农用物资投入、稻田、土壤、牲畜养殖等四方面23类主要碳源和以水稻、小麦为代表的15类主要农作物碳汇品种,测算了我国1995—2010年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农业生产碳排量、碳汇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自净碳汇量。结果表明:①我国农业生产净碳汇量总体保持上升态势,由1995年的26 736.13×104t增至2010年的37 697.19×104t,年均递增2.32%。其中,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24 952.39×104t增至2010年的29 116.91×104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