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7)
- 2023(16221)
- 2022(13475)
- 2021(12432)
- 2020(10649)
- 2019(24199)
- 2018(23679)
- 2017(45357)
- 2016(24660)
- 2015(27582)
- 2014(27208)
- 2013(27569)
- 2012(25518)
- 2011(23132)
- 2010(23178)
- 2009(22172)
- 2008(22521)
- 2007(20417)
- 2006(17971)
- 2005(16151)
- 学科
- 济(112438)
- 经济(112314)
- 业(98169)
- 企(79700)
- 企业(79700)
- 管理(79561)
- 方法(49055)
- 农(48448)
- 数学(40161)
- 数学方法(39909)
- 财(33082)
- 业经(32972)
- 农业(31777)
- 中国(29644)
- 贸(23107)
- 贸易(23097)
- 制(22917)
- 务(22784)
- 财务(22764)
- 财务管理(22727)
- 易(22541)
- 企业财务(21396)
- 学(20839)
- 技术(19239)
- 地方(18104)
- 策(18029)
- 和(17923)
- 划(16941)
- 体(16885)
- 银(16511)
- 机构
- 学院(368187)
- 大学(363964)
- 济(162137)
- 经济(159331)
- 管理(143768)
- 研究(127137)
- 理学(123763)
- 理学院(122436)
- 管理学(120789)
- 管理学院(120126)
- 中国(100653)
- 农(81387)
- 科学(77361)
- 京(76649)
- 财(71796)
- 所(66082)
- 农业(63588)
- 业大(61014)
- 研究所(60000)
- 中心(58506)
- 财经(57671)
- 江(55860)
- 经(52466)
- 经济学(49846)
- 北京(47920)
- 经济学院(45224)
- 院(44385)
- 范(43407)
- 州(43165)
- 师范(42897)
- 基金
- 项目(241977)
- 科学(190878)
- 基金(178740)
- 研究(172142)
- 家(157818)
- 国家(156400)
- 科学基金(133269)
- 社会(113283)
- 社会科(107224)
- 社会科学(107191)
- 基金项目(94876)
- 省(94110)
- 自然(86387)
- 自然科(84419)
- 自然科学(84388)
- 自然科学基金(82979)
- 划(78959)
- 教育(76033)
- 资助(71885)
- 编号(67364)
- 重点(54513)
- 部(54451)
- 发(53042)
- 成果(52898)
- 创(52569)
- 业(50624)
- 创新(48632)
- 国家社会(47855)
- 科研(46797)
- 教育部(45877)
- 期刊
- 济(184360)
- 经济(184360)
- 研究(104349)
- 农(79882)
- 中国(71626)
- 学报(61458)
- 科学(57782)
- 财(57759)
- 农业(53783)
- 管理(52701)
- 大学(45892)
- 学学(44111)
- 融(35972)
- 金融(35972)
- 业经(34662)
- 技术(29481)
- 业(29457)
- 财经(29032)
- 经济研究(28922)
- 教育(25469)
- 问题(25141)
- 经(25110)
- 技术经济(20697)
- 世界(20684)
- 贸(20445)
- 版(19631)
- 国际(17879)
- 商业(17553)
- 资源(17059)
- 现代(16843)
共检索到549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余 卢华 周应恒
在日益开放的市场格局下,中国农业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当下重心。随着以土地流转为主要方式的农业规模化的推进,我国土地成本不断显现,2016年江苏土地成本上涨至557.5元/亩,土地流转价格高达791.1元/亩,而与我国资源禀赋类似的日本的稻、麦种植户土地成本水平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土地成本对小麦种植技术效率水平存在倒"U"型影响,当土地总成本超过477.71元/亩或是小麦当季土地成本超过225.57元/亩时,土地成本进一步上升将损害小麦产业的竞争力。未来,我国政府可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土地流转履约保险制度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激宇 李静 孟令杰
用基于线性规划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并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效率的下降对TFP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基本的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卫东
运用1980—2010年的农产品播种面积面板数据,分别计算出29个省区各年的地区专业化系数和6种主要农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系数,并从产业和地区角度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程度进行了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从产业与地区两个路径测度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系数呈现一致的快速上升变化趋势,这说明,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稳步提高态势。从产业层面上看,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呈现明显的增强态势,但不同农产品的增强态势存在明显差异。从地区层面上看,各省区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呈现整体上的增强趋势,地区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录堂 薛继亮
本文从Malmquist指数及结构分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逆向作用。从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文章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解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华
运用Context-dependent DEA模型,本文对2004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建斌 李大胜
文章基于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是目前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奕山
根据各年统计资料,本文考察了1953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投工强度、投工总量和投工结构的变迁过程,发现以1978年为拐点,各类农产品生产的投工强度呈“倒U型”变迁轨迹。历年粮食生产所需劳动力人数都远低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且1978年以后,粮食生产所需劳动力人数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历年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烤烟种植所需劳动力人数都明显小于粮食生产所需劳动力人数。此外,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现已成为吸纳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主要生产类型。总体上,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然明显高于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人数。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本文从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
关键词:
农业发展格局 演变特征 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兴兴 刘帅 尚旭东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在"大国小农"基本国情下,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通过规范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供求关系的演变趋势,发现伴随经济体制、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农业生产性服务在供给主体、需求主体、服务目标、服务内容等方面也正在或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与需求主体、需求内容的异质化,对新时期农业生产性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局部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实践中出现的"小农户挤出" "服务组织经营规模盲目扩大"等潜在"不良倾向"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应对不当可能影响新时期农业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分析提出优化现有农业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具体策略,使其更有效地惠及坚持家庭经营的传统小农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助力小农户更好更快地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生产性服务 供求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慧 吴方卫
文章使用非参数的双边相对Malmqutist生产率指数(Bilateral Relative MalmquistProductivity Index-BRMPI)的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控制地区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生产率地区差异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各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局部空间相关性。在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的收敛方程中,我们发现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同的样本时期有差别,这可能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有关,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和农业科研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徐宣国 张园园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 ,其最大失误都在于政策安排的产权制度造成农业生产组织的效益严重溢出。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的生产也是农业效益低下的原因。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首先必须围绕着克服以上两个缺陷来设计 ,需要选择适用于中国农村实际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组织 产权 效益溢出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