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4)
- 2023(12486)
- 2022(10303)
- 2021(9510)
- 2020(8043)
- 2019(18046)
- 2018(17827)
- 2017(34265)
- 2016(18139)
- 2015(20306)
- 2014(19498)
- 2013(19787)
- 2012(18309)
- 2011(16445)
- 2010(16647)
- 2009(16036)
- 2008(16057)
- 2007(14619)
- 2006(13119)
- 2005(11954)
- 学科
- 济(90102)
- 经济(90003)
- 业(87647)
- 企(70204)
- 企业(70204)
- 管理(63106)
- 农(45907)
- 方法(39119)
- 数学(31063)
- 数学方法(30787)
- 农业(30448)
- 业经(29690)
- 财(25815)
- 中国(24632)
- 技术(19394)
- 制(18630)
- 务(18005)
- 财务(17993)
- 财务管理(17975)
- 贸(17182)
- 贸易(17169)
- 企业财务(16982)
- 易(16823)
- 策(16687)
- 体(14617)
- 划(14531)
- 和(14088)
- 地方(13936)
- 银(13081)
- 银行(13065)
- 机构
- 学院(268474)
- 大学(261759)
- 济(130371)
- 经济(128529)
- 管理(110463)
- 理学(94975)
- 理学院(94168)
- 管理学(93092)
- 管理学院(92601)
- 研究(89752)
- 中国(75612)
- 财(56516)
- 农(55205)
- 京(54305)
- 科学(49273)
- 财经(45035)
- 所(44341)
- 农业(41954)
- 中心(41147)
- 经(41114)
- 经济学(40591)
- 江(40199)
- 业大(40195)
- 研究所(39750)
- 经济学院(36721)
- 北京(34146)
- 经济管理(33164)
- 财经大学(32841)
- 院(31063)
- 州(31037)
- 基金
- 项目(172564)
- 科学(139856)
- 基金(130280)
- 研究(129531)
- 家(112198)
- 国家(111129)
- 科学基金(97559)
- 社会(89430)
- 社会科(84785)
- 社会科学(84766)
- 基金项目(67895)
- 省(66135)
- 自然(59435)
- 自然科(58210)
- 自然科学(58198)
- 自然科学基金(57270)
- 教育(55930)
- 划(53621)
- 资助(52711)
- 编号(50278)
- 创(40420)
- 部(40182)
- 业(39385)
- 成果(38913)
- 国家社会(38816)
- 发(38644)
- 重点(37964)
- 创新(37216)
- 制(34824)
- 教育部(34813)
- 期刊
- 济(150016)
- 经济(150016)
- 研究(81454)
- 农(57792)
- 中国(53535)
- 财(44837)
- 管理(44251)
- 农业(39331)
- 科学(37483)
- 学报(34654)
- 业经(29303)
- 融(28634)
- 金融(28634)
- 大学(28417)
- 学学(27396)
- 技术(24575)
- 经济研究(23714)
- 财经(22946)
- 业(21386)
- 问题(20114)
- 经(19981)
- 技术经济(17998)
- 世界(17567)
- 教育(17209)
- 贸(15790)
- 统计(14892)
- 农村(14416)
- 村(14416)
- 农业经济(13982)
- 策(13942)
共检索到41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胜根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但比较适宜的方法测定中国农业的产出、投入和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根据新估算的农业生产和生产率增长指数,重新评价农村改革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常规方法高估了农村改革对生产和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过,生产和生产率在改革期间仍按比较高的速度增长。本研究还发现,为了促进生产和生产率的长期增长,中国政府必须增加农业投资,因为由于制度革新所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已耗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蕾 王怀明
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重新估计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并简要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激宇 李静 孟令杰
用基于线性规划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趋势,并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效率的下降对TFP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据此提出了基本的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谷成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谷成
转型期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其中生产率增长扮演了什么角色?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使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978-2005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时间变迁和省区分布模式进行实证考察。整个实证表明,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从其内部构成来看,这一增长主要由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效率改善的作用相对有限。从时间变迁模式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是顺周期的。不过从其空间分布模式来看,各省区间的生产率增长差异非常明显。论文最终认为,中国完整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在农业R&D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整个...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录堂 薛继亮
本文从Malmquist指数及结构分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逆向作用。从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文章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解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俊 陈怡
考虑环境因素,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变动对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东部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差别很小,中部略低于西部;1999-2008年间各年的ML指数均值都大于1,表明中国农业每年的生产率都在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改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0.997,农业技术效率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谷成
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省级农业资本存量进行估计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时期农业资本深化与人地比例变化的特征,将其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整合进一个统一的生产函数框架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深度转移和人地比例没有发生根和}生变化的情况下,资本深化及其对劳动、土地要素的替代是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转变,越来越倾向于劳动节约和"资本化";普遍的大规模的资本深化进程主要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省份资本深化的进程差异较大。同时,资本深化兼具生产率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范丽霞 高雪
本文在对1986~2012年中国各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农业科技存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农业科技存量的时间演变,并利用FGLS方法对实证模型进行估计,进而系统考察了气候变化及农业科技存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趋势,主要靠农业技术进步驱动,而农业技术效率起着阻碍作用;新世纪以来农业科研投入增速明显加快,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差异,并且该差异呈扩大趋势;农业科研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而年降水量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从空间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气温升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科技存量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李文秀
在对2004—2016年中国各省份生产服务业开放和农业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采用SYSGMM方法探讨了生产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显著;从细分生产服务业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位居前三位,其后是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从生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系数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大于其引进来所带来的影响,而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小于其引进来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慧 王怀明 孟令杰
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以及地区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待验证的假说:农业产出的省级地区差异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为验证该假说,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各地区不同年份的要素弹性,据此将农业产出来源分为投入要素的累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并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的办法,考察了样本期间内农业产出的地区差异的来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