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6)
- 2023(11740)
- 2022(9361)
- 2021(8662)
- 2020(7225)
- 2019(16103)
- 2018(16064)
- 2017(30867)
- 2016(16463)
- 2015(18711)
- 2014(18593)
- 2013(18432)
- 2012(16595)
- 2011(14862)
- 2010(15034)
- 2009(14403)
- 2008(14518)
- 2007(13188)
- 2006(11884)
- 2005(11121)
- 学科
- 业(82595)
- 济(79387)
- 经济(79285)
- 企(65439)
- 企业(65439)
- 管理(57112)
- 农(45659)
- 方法(31345)
- 农业(30240)
- 业经(29496)
- 中国(24389)
- 财(23761)
- 数学(23752)
- 数学方法(23673)
- 制(17532)
- 务(16965)
- 财务(16947)
- 财务管理(16932)
- 技术(16172)
- 企业财务(16003)
- 贸(15813)
- 贸易(15802)
- 策(15703)
- 易(15472)
- 体(14449)
- 划(13642)
- 和(12980)
- 发(12812)
- 地方(12079)
- 理论(11992)
- 机构
- 学院(244578)
- 大学(237122)
- 济(117046)
- 经济(115367)
- 管理(98843)
- 理学(84736)
- 理学院(84019)
- 管理学(83193)
- 管理学院(82748)
- 研究(81498)
- 中国(68351)
- 农(51530)
- 财(50862)
- 京(49228)
- 科学(44092)
- 财经(40469)
- 所(40047)
- 农业(38966)
- 江(37147)
- 中心(37113)
- 经(36964)
- 业大(36328)
- 经济学(36219)
- 研究所(35887)
- 经济学院(32823)
- 北京(30911)
- 经济管理(29907)
- 财经大学(29406)
- 州(28600)
- 院(27992)
- 基金
- 项目(155135)
- 科学(125624)
- 研究(119213)
- 基金(116220)
- 家(99169)
- 国家(98162)
- 科学基金(86145)
- 社会(81787)
- 社会科(77312)
- 社会科学(77294)
- 基金项目(61261)
- 省(59735)
- 教育(52017)
- 自然(51442)
- 自然科(50339)
- 自然科学(50329)
- 自然科学基金(49524)
- 划(48186)
- 编号(48001)
- 资助(45821)
- 成果(37420)
- 业(36683)
- 部(36278)
- 发(35339)
- 国家社会(35062)
- 创(35053)
- 重点(34037)
- 制(32351)
- 创新(31995)
- 课题(31561)
- 期刊
- 济(139446)
- 经济(139446)
- 研究(74337)
- 农(55492)
- 中国(49646)
- 财(40503)
- 管理(38892)
- 农业(37577)
- 科学(33757)
- 学报(31168)
- 业经(28623)
- 融(27132)
- 金融(27132)
- 大学(25811)
- 学学(24709)
- 技术(22121)
- 经济研究(21579)
- 财经(20801)
- 业(20113)
- 问题(19193)
- 教育(18604)
- 经(18137)
- 世界(16818)
- 技术经济(15015)
- 贸(14706)
- 农村(14365)
- 村(14365)
- 农业经济(14037)
- 经济问题(12997)
- 国际(12820)
共检索到376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发展战略 技术路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王冰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万江
本文通过梳理农业科技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农业科技的"统率"作用,应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测评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经验性地分析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本文系统总结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概述了中国农业的特征要求,指出必须在城乡统筹中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并构建了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成就 支撑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良恕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近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此重要性可从七个层面加以体认: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而合作社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而合作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杠杆;农民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双层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撑,而合作社是完善双层经营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是强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扶持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而合作社是落实扶持保护的重要媒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泽霁 杜志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贵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路经:产业化李成贵新近以来,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引起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农业现状而言.农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得以推进的过程。因而,我们自然也就可以引伸出另一个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巽浩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当前的热点。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地域特色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道路 内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