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8)
- 2023(14303)
- 2022(11604)
- 2021(10541)
- 2020(8737)
- 2019(19383)
- 2018(19281)
- 2017(37103)
- 2016(19729)
- 2015(22409)
- 2014(22366)
- 2013(22240)
- 2012(20522)
- 2011(18533)
- 2010(18890)
- 2009(18046)
- 2008(17986)
- 2007(16503)
- 2006(15182)
- 2005(14169)
- 学科
- 济(112635)
- 经济(112434)
- 业(85932)
- 企(68519)
- 企业(68519)
- 管理(65997)
- 农(46702)
- 方法(39149)
- 业经(33228)
- 农业(31008)
- 数学(30513)
- 数学方法(30406)
- 中国(30386)
- 财(27006)
- 地方(23243)
- 制(20570)
- 贸(17885)
- 贸易(17872)
- 务(17859)
- 财务(17839)
- 财务管理(17821)
- 策(17460)
- 易(17385)
- 技术(17271)
- 企业财务(16849)
- 体(16729)
- 和(16676)
- 学(15590)
- 划(15572)
- 发(15516)
- 机构
- 学院(299412)
- 大学(293006)
- 济(147745)
- 经济(145473)
- 管理(117733)
- 研究(103579)
- 理学(100487)
- 理学院(99544)
- 管理学(98467)
- 管理学院(97913)
- 中国(84057)
- 财(64514)
- 京(60823)
- 农(55724)
- 科学(55548)
- 所(51133)
- 财经(51029)
- 经济学(46771)
- 中心(46447)
- 经(46343)
- 江(45862)
- 研究所(45594)
- 经济学院(42043)
- 农业(42020)
- 业大(40999)
- 北京(38601)
- 财经大学(37067)
- 范(36190)
- 师范(35980)
- 院(35499)
- 基金
- 项目(185983)
- 科学(150301)
- 研究(142986)
- 基金(138764)
- 家(117857)
- 国家(116692)
- 科学基金(102158)
- 社会(99693)
- 社会科(93681)
- 社会科学(93655)
- 基金项目(72738)
- 省(71308)
- 教育(62815)
- 自然(59824)
- 自然科(58503)
- 自然科学(58491)
- 划(57603)
- 自然科学基金(57545)
- 编号(56835)
- 资助(55162)
- 成果(45325)
- 部(43320)
- 发(42991)
- 国家社会(42460)
- 重点(41048)
- 创(40756)
- 业(39373)
- 课题(38322)
- 教育部(37980)
- 制(37805)
- 期刊
- 济(180585)
- 经济(180585)
- 研究(95765)
- 中国(61596)
- 农(58397)
- 财(50977)
- 管理(47395)
- 科学(40232)
- 农业(39318)
- 学报(37369)
- 融(32749)
- 金融(32749)
- 业经(32181)
- 大学(30839)
- 学学(29409)
- 经济研究(28608)
- 财经(27296)
- 技术(27235)
- 教育(24469)
- 问题(24171)
- 经(23829)
- 业(20844)
- 世界(20276)
- 技术经济(19164)
- 贸(18274)
- 经济问题(16030)
- 国际(16009)
- 农村(15208)
- 村(15208)
- 现代(15024)
共检索到47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淑贤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其政策导向必须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 ,建立在中国相对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特别是要考虑人多地少的粮食生产、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矛盾冲突的区域发展、新旧碰撞的价值观念、左右为难的政府指导、四极混响的经济特色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 社会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淑贤
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 ,主要表现为人多地少的粮食生产、独具特色的经济改革、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矛盾冲突的区域发展、左右为难的政府指导、比较复杂的经济特色。
关键词:
中国农业现代化 特殊社会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长期以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建设方针,对于推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近四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来看待,将农业的产业性质等同为“基础”对待,使农业缺乏与其它产业平等交换利益的地位和公平的要素替代机会,改造传统农业仍然局限在“农业是基础”的传统指导思想内,而不能彻底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速“两个转变”的新形势下,要把农业提高到“基础产业”的高度上来,才能揭示出产业结构变革与利益调整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其目的在于把中国农业建设成为强大的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兴农、增值、繁荣市场、富裕农民。其内涵在于农民是基础产业的主体,着眼于9亿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小康,不依靠9亿农民的力量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家庭经营是基础产业的根本制度,着眼于我国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强调农户+一体化组织的建设模式,取决于我国农民在现实实践中的选择和对组织制度的创新;而产业一体化作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验证,已逐步成为我国选择改造传统农业最有效的目标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德林 胡海鸥
中国灰黑色金融的社会经济基础朱德林,胡海鸥中国灰黑色金融由来已久,如民间报会和私下炒汇等几乎有着与我国公开金融同样长的历史,但是,它们真正的形成气候还是80年代以后,即中国灰黑色金融蔓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观念和法律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本文拟证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春龙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对耕地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重视不够,还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而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包括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内的各项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耕地保护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耕地 保护与利用 农业现代化进程 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玉丽 刘克辉
论述了知识经济影响下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包括知识武装农业 ;生产要素智能化 ;经济活动信息化 ;农业产品高级化 ;资源和资本高效利用 ;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等。提出 2 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 :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路子 ,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进农民福利 ;创新农业管理体制以及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岩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良恕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近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峻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理论界到实际部门,都在关心如何闯过“价格改革关”,价格工作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焦点。1992年后,随着大部分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 对策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