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4)
2023(14794)
2022(12025)
2021(11106)
2020(9318)
2019(20776)
2018(20778)
2017(39198)
2016(21395)
2015(24305)
2014(24139)
2013(23760)
2012(21986)
2011(19875)
2010(20016)
2009(19060)
2008(19012)
2007(17388)
2006(15696)
2005(14544)
作者
(63048)
(52856)
(52547)
(49657)
(33411)
(25324)
(23730)
(20629)
(20267)
(18844)
(18199)
(17686)
(17231)
(16913)
(16745)
(16137)
(15556)
(15409)
(15195)
(15051)
(13316)
(13245)
(13011)
(12312)
(11918)
(11906)
(11905)
(11704)
(10815)
(10721)
学科
(93375)
经济(93246)
(88620)
(70746)
企业(70746)
管理(68426)
(47095)
方法(36290)
业经(31605)
农业(31120)
中国(29362)
数学(27777)
(27663)
数学方法(27600)
(22121)
(18535)
贸易(18522)
(18490)
财务(18455)
财务管理(18427)
(18186)
(18077)
技术(17888)
(17580)
企业财务(17410)
(16764)
理论(16075)
(15769)
地方(15429)
(15400)
机构
学院(312774)
大学(307392)
(138638)
经济(136206)
管理(118961)
研究(112868)
理学(101178)
理学院(100151)
管理学(98742)
管理学院(98177)
中国(90487)
(69418)
(66428)
科学(66236)
(62208)
(58268)
农业(53717)
研究所(52543)
中心(50796)
业大(50164)
(49516)
财经(48536)
(44179)
经济学(42134)
北京(41948)
(39897)
(38168)
(38132)
经济学院(37980)
师范(37704)
基金
项目(201139)
科学(159476)
研究(148774)
基金(147281)
(129391)
国家(128162)
科学基金(109264)
社会(97207)
社会科(91743)
社会科学(91719)
(78612)
基金项目(76903)
自然(68471)
自然科(66930)
自然科学(66909)
教育(66317)
自然科学基金(65800)
(65268)
编号(59794)
资助(59544)
成果(48314)
(45563)
重点(45446)
(45181)
(44001)
(43990)
课题(41433)
国家社会(41122)
创新(40524)
教育部(38565)
期刊
(166101)
经济(166101)
研究(95962)
(70598)
中国(69762)
学报(50662)
(49564)
科学(48393)
管理(47944)
农业(47619)
大学(39256)
学学(37315)
(33793)
金融(33793)
业经(31714)
教育(31202)
技术(27763)
经济研究(26197)
(25701)
财经(25063)
问题(22166)
(21871)
世界(19469)
(17850)
技术经济(17216)
(16503)
国际(16289)
农村(15348)
(15348)
现代(14838)
共检索到492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飞  孔祥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知识水平不断提升,产学研联接日益紧密,种养结构和经营方式日益多样,生产经营组织化与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消费结构的日益脱粮化和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日益呈现的结构性短缺现象,都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提出更高挑战。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协调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侯云春  韩俊  蒋省三  何宇鹏  金三林  
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顺应广大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已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基于对全国6个城市的实地考察和20多个城镇623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在方式上,不愿意以"双放弃"换取城镇户籍。就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而言,按照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每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支出公共成本约在8万元左右。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和安置农民工进城定居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体制,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的现代化,这突出地表现于国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基于东北建三江垦区国有农场的经验研究表明,该地区历史形成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持续发挥作用,满足了寒地水稻大规模经营所需要的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及资金密集等条件。其内在机制是:在土地租赁制基础上,国有农场作为利益攸关方,有义务、有动力为家庭农场提供发达的社会化服务;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收益的密切关联特征,从事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有自觉服从的内生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体制,确保了粮食生产能力的现代化,这突出地表现于国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基于东北建三江垦区国有农场的经验研究表明,该地区历史形成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持续发挥作用,满足了寒地水稻大规模经营所需要的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及资金密集等条件。其内在机制是:在土地租赁制基础上,国有农场作为利益攸关方,有义务、有动力为家庭农场提供发达的社会化服务;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收益的密切关联特征,从事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有自觉服从的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良恕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近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艳花  张红利  师博  张新月  
采用组合赋权法,基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生态四个维度,测度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而采用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传统马尔科夫链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规律和特征及其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基尼系数及分解显示,样本期内,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这一结论得到了核密度估计的验证。从整体来看,各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存在“收敛现象”,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核密度估计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向右移动意味着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在逐渐提升,但各地区间具有非均衡发展特征。(3)莫兰指数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地理距离上呈现空间正自相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4)传统马尔科夫链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各状态间的流动性较高;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向高水平方向转移,存在跨越式转移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光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佩民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和艰巨性,相应提出采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互动并举、逐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在创新,就经营理念、技术路线、生产手段、土地制度、社会服务的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贵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路经:产业化李成贵新近以来,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引起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农业现状而言.农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得以推进的过程。因而,我们自然也就可以引伸出另一个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巽浩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当前的热点。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玉丽  刘克辉  
论述了知识经济影响下 ,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包括知识武装农业 ;生产要素智能化 ;经济活动信息化 ;农业产品高级化 ;资源和资本高效利用 ;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等。提出 2 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 :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路子 ,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进农民福利 ;创新农业管理体制以及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王冰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