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73)
2023(20144)
2022(16815)
2021(15664)
2020(12907)
2019(29326)
2018(29109)
2017(55637)
2016(30186)
2015(33927)
2014(33888)
2013(33797)
2012(31187)
2011(28379)
2010(28585)
2009(26532)
2008(26251)
2007(23501)
2006(21162)
2005(19303)
作者
(88094)
(73434)
(72833)
(69097)
(46658)
(35011)
(33037)
(28850)
(27937)
(26207)
(25032)
(24828)
(23573)
(23371)
(22662)
(22340)
(21671)
(21310)
(21092)
(20994)
(18414)
(18252)
(17747)
(16875)
(16436)
(16353)
(16325)
(16321)
(14773)
(14634)
学科
(134235)
经济(134084)
(105068)
管理(92218)
(85360)
企业(85360)
方法(53283)
(50517)
数学(43108)
数学方法(42743)
中国(39966)
业经(37453)
(34599)
农业(33771)
地方(30740)
(26338)
(24963)
(24517)
贸易(24497)
(23799)
(22841)
财务(22763)
技术(22759)
财务管理(22731)
(22309)
企业财务(21530)
理论(21327)
(20907)
银行(20863)
环境(20260)
机构
学院(436588)
大学(434093)
(184526)
经济(180852)
管理(172221)
研究(152669)
理学(147488)
理学院(145860)
管理学(143755)
管理学院(142944)
中国(118794)
(94113)
科学(91923)
(82565)
(80691)
(77276)
研究所(69925)
中心(68761)
(66614)
业大(65659)
财经(65330)
农业(61978)
北京(59953)
(59455)
(57718)
师范(57212)
经济学(55139)
(54819)
(53191)
经济学院(49720)
基金
项目(289049)
科学(228843)
研究(215020)
基金(210147)
(182577)
国家(180922)
科学基金(155603)
社会(138098)
社会科(130590)
社会科学(130557)
(112457)
基金项目(111049)
自然(98482)
教育(96683)
自然科(96187)
自然科学(96166)
自然科学基金(94462)
(93991)
编号(88021)
资助(85372)
成果(71416)
(65602)
重点(64635)
(64341)
(61114)
课题(60377)
国家社会(57233)
创新(56647)
教育部(54962)
科研(54315)
期刊
(215093)
经济(215093)
研究(133049)
中国(90390)
(78751)
学报(66558)
管理(66153)
科学(64354)
(62981)
农业(53480)
大学(51244)
学学(48243)
教育(47726)
(43892)
金融(43892)
业经(38710)
技术(38522)
经济研究(32951)
财经(32217)
问题(28580)
(28322)
(27764)
技术经济(22985)
世界(21832)
(21339)
图书(21020)
(20746)
科技(20658)
现代(20596)
资源(19979)
共检索到66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亚莉  何万丽  黄耀明  朱虎良  
【目的】对全国各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划分区域,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并对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结果】在综合考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效益与成本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由3个基本指标和1个参考指标组成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反映了全国及各省市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和关键;综合考虑农机作业水平、农业效益水平、农村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规律及综合评判结果,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划分为5类区域,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不同农业机械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宗毅  曹光乔  易中懿  
农业机械化的区域划分,有利于分类指导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机械化区域划分的研究年代过久,不适应新形势需要。该文选择地形地貌、种植结构这两个影响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并将研究结果运用ARCgis进行直观展现,同时阐述不同区域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根据地形地貌、种植结构,可以分为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及新疆地区、长江下游平原区、南方低缓丘陵稻区、西南丘陵山区、西北高原等六大区域,每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种植结构、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都有各自的特征。该研究对于分类指导全国农机化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阮冬燕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构成重大挑战。本文基于自然地理条件视角解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从阻隔效应、收入效应和结构效应三个维度构建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框架。利用1991~2011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山区地形、农民收入以及种植结构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回归分解法和泰尔指数分解法测度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分析发现: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35%~50%,是造成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地形的阻隔效应构成地形总效应的主要戍分,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初期地形的阻隔效应大幅度跃升,但2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缪建平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研究缪建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过曲折的道路。自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得到较快发展。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下,各地探索农机化发展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农机服务市场化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1月19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农机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会议主题探讨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罗锡文院士、陈学庚院士、赵春江院士,原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秦世成,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农机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会议主题探讨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士,原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秦世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吴比  金松青  陈志钢  
本文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户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播种面积都不会有显著影响;但是,不断上涨的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会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如果农户地处平原地区,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上涨对该类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占比的负向影响将会被削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泽华  马旭  吴露露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但两者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应用改进了的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1995—20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较好,但波动性明显,表现为4个明显的阶段,即1996—1997年为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1998—2001年为基本协调发展时期,2002—2004年又处于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2005—2010年再次处于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两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森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廷发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进行评价,这是许多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学者时常注意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乡村工业的崛起,农村经济达到了飞跃发展的时期,许多地区的事实表明,乡村工业的迅猛增长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引发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这些地区农业机械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也出现了先行一步的发展趋势。人们从大量的事实中清楚地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整个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农民和企业,由于购买了农业机械率先致了富,已成为农村中达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机械技术属于一种劳动节约型技术,当劳动力稀缺或价格上涨时会替代劳动力投入。但近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这表明替代效用并不能完全解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调研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由于原来农业合作关系的瓦解,其演化路径为"合作开始瓦解—机械化发展—进一步瓦解合作—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这就解释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与农业劳动力剩余并存的悖论问题。这种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加深了农业资本化,在客观上导致以机贻劳现象,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和降低农业竞争力。中国应选择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道路,具体机制是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以及充分利用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丽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区划和经济区划,并在农业机械化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拟定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江  王雅鹏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可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