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5)
2023(13760)
2022(11283)
2021(10362)
2020(8440)
2019(19214)
2018(18929)
2017(36309)
2016(19162)
2015(21593)
2014(21322)
2013(21709)
2012(20376)
2011(18645)
2010(18946)
2009(17778)
2008(17795)
2007(16049)
2006(14634)
2005(13645)
作者
(54671)
(46009)
(45766)
(42961)
(29203)
(21975)
(20626)
(17918)
(17570)
(16410)
(15875)
(15328)
(14892)
(14621)
(14217)
(13898)
(13467)
(13250)
(13226)
(13206)
(11641)
(11341)
(11082)
(10629)
(10324)
(10319)
(10198)
(10174)
(9331)
(9195)
学科
(95540)
经济(95430)
(87268)
(68341)
企业(68341)
管理(63956)
(47173)
方法(34119)
业经(31593)
农业(31581)
中国(30466)
数学(26166)
数学方法(26069)
(25627)
地方(22029)
(20718)
(19379)
贸易(19359)
(18874)
技术(18261)
(17387)
财务(17369)
财务管理(17350)
(16626)
企业财务(16395)
(15711)
(15486)
(15123)
银行(15114)
(15098)
机构
学院(284906)
大学(277916)
(133632)
经济(131323)
管理(114481)
研究(99230)
理学(97163)
理学院(96216)
管理学(95331)
管理学院(94771)
中国(81729)
(59128)
(58577)
(56904)
科学(54545)
(49408)
财经(45708)
中心(45563)
(44693)
研究所(44036)
农业(43010)
(41558)
业大(41116)
经济学(40361)
北京(37876)
经济学院(36393)
(35260)
(35168)
师范(34915)
(34573)
基金
项目(179778)
科学(144516)
研究(138615)
基金(132223)
(113007)
国家(111851)
科学基金(97459)
社会(93611)
社会科(88516)
社会科学(88494)
(70155)
基金项目(69525)
教育(59825)
自然(57848)
编号(56930)
(56889)
自然科(56538)
自然科学(56526)
自然科学基金(55593)
资助(52384)
成果(45394)
(44961)
(41071)
(40188)
国家社会(39620)
(39526)
重点(39474)
发展(37817)
课题(37738)
(37214)
期刊
(163458)
经济(163458)
研究(88749)
中国(63549)
(59657)
(45451)
管理(44997)
农业(40380)
科学(38813)
学报(36369)
(33017)
金融(33017)
业经(32171)
大学(29556)
学学(27824)
技术(25716)
教育(24886)
经济研究(24812)
财经(23158)
问题(21820)
(21457)
(20198)
世界(18183)
(17246)
技术经济(17014)
国际(15230)
农村(15153)
(15153)
农业经济(14832)
经济问题(14766)
共检索到455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萍  孟履巅  
农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吸纳了我国众多的劳动者,但是农业本身的附加值却比较低,这就造成了许多农民不愿意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的问题。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是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服务业提高整个农业的附加值,创造更多的机会。本文选取了上海市嘉定区的一个例子来探讨农业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推动这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国祥  王娟  
中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全球化贸易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中,暴露出了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目前农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短板。文章从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的视角,分别运用对比分析法、SWOT分析等方法来说明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交叉融合的发展前景,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和实现产业融合可能性,提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芦千文  
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产业,形成的标志是农村改革初期以农业服务户为主的市场化服务主体大量生成。经过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几个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这既是农业现代化规律的阶段性呈现,也有着特定的经济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形成了中国小农户兼业化、服务化、规模化三个分化方向,以及服务链接型、土地集中型相辅相成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小农户将会贯穿中国农业现代化全程,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推动力量。要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出问题,全局都会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①宏观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②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远近不同而变化;③微观上,农业发展水平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中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新环境和新阶段中如何抓住入世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燕妮  任保平  高鹏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莫氏(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1978—2009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的时序特征及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绩效。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8—2009年的31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农业仍然保持粗放型发展方式,目前主要处于低度粗放型阶段。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方明  
本文在对“知识农业”、“资本农业”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知本农业”的概念。并结合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阐明了在知识经济、WTO与全球化条件下 ,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路。重点探讨了“知本农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梅方权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短短十年内,“持续农业”的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世界持续农业的崛起 (一)持续农业提出的历史背景 持续农业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是八十年代后期,反映在一些主要的国际组织形成的文件和报告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实质,并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探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肇齐  
灌溉农业对我国的农产品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不足耕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0%的粮食,80%的棉花和90%以上的蔬菜。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由此引发的生态与经济问题,灌溉农业的持久性已受到威胁。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而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必须:1、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2、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3、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4、因地制宜。5、与宏观的水资源管理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