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7)
- 2023(20922)
- 2022(17612)
- 2021(16592)
- 2020(13819)
- 2019(31322)
- 2018(31062)
- 2017(59119)
- 2016(32203)
- 2015(36067)
- 2014(35714)
- 2013(35281)
- 2012(32483)
- 2011(29392)
- 2010(29508)
- 2009(27577)
- 2008(27432)
- 2007(24578)
- 2006(21779)
- 2005(19454)
- 学科
- 济(130676)
- 经济(130506)
- 业(110981)
- 管理(100227)
- 企(91960)
- 企业(91960)
- 方法(55779)
- 农(50361)
- 数学(45025)
- 数学方法(44524)
- 财(38020)
- 中国(37836)
- 业经(37381)
- 农业(33458)
- 制(28547)
- 学(27676)
- 务(25167)
- 财务(25091)
- 财务管理(25051)
- 理论(24700)
- 技术(24425)
- 贸(24208)
- 贸易(24191)
- 地方(23976)
- 企业财务(23764)
- 易(23561)
- 和(22216)
- 银(22149)
- 银行(22094)
- 体(21527)
- 机构
- 学院(458483)
- 大学(456696)
- 济(189295)
- 经济(185466)
- 管理(180473)
- 研究(156091)
- 理学(155189)
- 理学院(153492)
- 管理学(151083)
- 管理学院(150231)
- 中国(121390)
- 京(97756)
- 科学(94958)
- 财(87789)
- 农(85566)
- 所(78601)
- 研究所(71362)
- 中心(70729)
- 业大(70267)
- 财经(69465)
- 江(68925)
- 农业(66213)
- 经(63313)
- 北京(61599)
- 范(59073)
- 师范(58510)
- 经济学(57003)
- 院(56062)
- 州(54997)
- 经济学院(51303)
- 基金
- 项目(306036)
- 科学(241872)
- 研究(226385)
- 基金(222722)
- 家(194254)
- 国家(192513)
- 科学基金(165441)
- 社会(144534)
- 社会科(136651)
- 社会科学(136616)
- 省(119311)
- 基金项目(117184)
- 自然(105700)
- 自然科(103274)
- 自然科学(103246)
- 教育(102788)
- 自然科学基金(101471)
- 划(99676)
- 编号(92040)
- 资助(90501)
- 成果(75534)
- 部(68116)
- 重点(68066)
- 创(66214)
- 发(65772)
- 课题(63304)
- 创新(61332)
- 国家社会(59971)
- 教育部(58386)
- 科研(57786)
- 期刊
- 济(215045)
- 经济(215045)
- 研究(137370)
- 中国(94159)
- 农(82811)
- 学报(73288)
- 财(69286)
- 管理(68920)
- 科学(68233)
- 大学(56109)
- 农业(56025)
- 学学(52962)
- 教育(51845)
- 融(44412)
- 金融(44412)
- 技术(39694)
- 业经(38438)
- 财经(34701)
- 经济研究(33619)
- 业(30124)
- 经(29961)
- 问题(28150)
- 技术经济(23365)
- 版(22863)
- 科技(22346)
- 世界(21650)
- 贸(21195)
- 图书(21174)
- 现代(21086)
- 理论(20465)
共检索到69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辉
根据诱致性创新理论解释,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一种适合农业资源禀赋、满足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对应农户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并由政府适当引导的农业支持制度安排。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期具有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土地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发展道路、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所衍生的小农意识等农业发展要素特征,这决定了农业支持目标应定位于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竞争力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鑫
历史上不同国家有多种农业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据对该理论作了一个实证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同时不能忽视机械技术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几经变迁。现行农地制度在其推行三十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三种模式只能是理论,而在现实中是难以付诸实践的。作为一种全国性的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仍是制度变迁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进行一些诱致性创新:切实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放手村民依法自治,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土地自发流转;政策导向上要尽量开辟活动空间,允许和鼓励群众自主创新;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创新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国鲁来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社会化 ,源自创新技术本身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将创新技术作为公共产品 ,由政府提供 ,也就使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必要。农民专业协会是整合农民的有效组织形式。促进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 ,为其参与公共决策创造条件 ,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化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专业协会 公共产品 公共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王学真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的基础上 ,从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出发 ,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应选择的技术路线 ,并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安排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平 孙雅芳 史彦光
构建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是协调工农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据中国国情,从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遵循的原则、目标选择、政策内容体系、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关键词:
农业支持保护 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月然
在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中,资金支持尤为重要,其公共性与盈利性的矛盾、风险性与安全性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三大矛盾,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建立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系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寻求更加合理的模式和途径,通过调查,并在深入剖析农业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所发挥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中国加入WTO和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农业产业对于争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平等贸易权力并维护自身权益有了切实的要求与紧迫感。本文通过阐述东亚先进国家和地区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东亚模式,就构筑新型的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农业推广体系 农业合作组织 东亚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新华
企业诱致性技术创新的诱因有两个:一是资源稀缺变化所引起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二是增长的产品需求。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原理表明其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技术进步方式,技术引进虽然也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效率损失。企业诱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条件是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创新,实现的最重要途径是准确定位政府的职能和破除既得利益集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在一 杜锐 毛学峰
本文利用1975-2014年的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全国10种主要农作物的技术偏向路径,对要素稀缺诱致性创新理论和市场需求诱致的创新理论进行了验证。通过比较资本-劳动交叉价格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后发现,资本和劳动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劳动相对价格上升和产出增加都会引起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偏移;劳动密集度越低的作物对于劳动力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越大。最后,结合农业发展现状,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扮演技术变迁路径中的新动力,同时,理顺农业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以"优质优价"的价格信号引导市场增加绿色优质、营养健康食品的供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蕴琪 李亮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论述了构建中国农业贸易促进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耀辉 彭红兰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客户需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客户需求作为企业的外在控制变量,是组织边界外不可控制的资源。客户需求主要体现在客户"用中学"知识,将客户"用中学"知识产业化是企业获得创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但客户"用中学"知识本身具有不易公开性、模糊性等特征,企业必须通过反复"试错"、自我"比赛"机制激励客户创新,吸收客户闲置知识;发展无边界组织,通过客户内部化激励机制,把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对"用中学"知识产权化,实现客户知识的定向传播。
关键词:
需求诱致 客户需求 用中学 激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北仲
农业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业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该文从分析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能力现状入手,提出了在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急需加快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构建农业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这对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装备 制造业 创新 驱动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长明 陈学云 郑峰
运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效率,探究科技创新资源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效率较低,主要是受技术利用水平较低的影响,但是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中东部处于领先地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规模效益凸显,因此支持效率提升路径要有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现代化 科技支持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