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7)
- 2023(15491)
- 2022(12991)
- 2021(12140)
- 2020(10276)
- 2019(23737)
- 2018(23297)
- 2017(45770)
- 2016(24696)
- 2015(27727)
- 2014(27648)
- 2013(27839)
- 2012(26143)
- 2011(23546)
- 2010(23993)
- 2009(23082)
- 2008(23350)
- 2007(21296)
- 2006(19158)
- 2005(17379)
- 学科
- 济(115741)
- 经济(115622)
- 业(98969)
- 管理(80935)
- 企(80228)
- 企业(80228)
- 方法(50638)
- 农(48437)
- 数学(41928)
- 数学方法(41594)
- 财(34779)
- 业经(32521)
- 农业(31858)
- 中国(31145)
- 制(24271)
- 务(23373)
- 财务(23345)
- 财务管理(23311)
- 贸(23075)
- 贸易(23064)
- 易(22533)
- 企业财务(22103)
- 策(20870)
- 地方(20341)
- 技术(19296)
- 和(18757)
- 学(17990)
- 银(17836)
- 银行(17811)
- 体(17393)
- 机构
- 学院(366573)
- 大学(361384)
- 济(168538)
- 经济(165571)
- 管理(146055)
- 理学(124979)
- 研究(124169)
- 理学院(123803)
- 管理学(122204)
- 管理学院(121522)
- 中国(100311)
- 财(77889)
- 京(74879)
- 科学(70126)
- 农(69299)
- 所(62791)
- 财经(61215)
- 中心(57287)
- 江(56463)
- 研究所(56234)
- 经(55565)
- 农业(53272)
- 业大(52804)
- 经济学(51908)
- 北京(47439)
- 经济学院(46977)
- 财经大学(44823)
- 州(43977)
- 院(43409)
- 范(43377)
- 基金
- 项目(231343)
- 科学(184632)
- 研究(172954)
- 基金(171069)
- 家(146833)
- 国家(145466)
- 科学基金(126115)
- 社会(114160)
- 社会科(108134)
- 社会科学(108104)
- 基金项目(89451)
- 省(89392)
- 自然(78630)
- 教育(77623)
- 自然科(76832)
- 自然科学(76809)
- 自然科学基金(75554)
- 划(73840)
- 资助(70624)
- 编号(69940)
- 成果(56451)
- 部(53484)
- 重点(51374)
- 发(51207)
- 创(49887)
- 国家社会(47716)
- 课题(47147)
- 业(46422)
- 教育部(46189)
- 创新(46071)
- 期刊
- 济(194567)
- 经济(194567)
- 研究(112182)
- 中国(70398)
- 农(68815)
- 财(62638)
- 管理(55248)
- 科学(50397)
- 学报(50065)
- 农业(46251)
- 融(41044)
- 金融(41044)
- 大学(39185)
- 学学(37378)
- 业经(34954)
- 技术(31900)
- 财经(31242)
- 经济研究(30869)
- 教育(29637)
- 经(27016)
- 问题(26226)
- 业(25057)
- 贸(22074)
- 技术经济(21715)
- 世界(21003)
- 国际(19388)
- 统计(18020)
- 现代(17526)
- 商业(17347)
- 版(17077)
共检索到562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鲜
稳定地增加农业投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农业的投资又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支持。40多年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资由1950年的2.74亿元,增至1991年的200多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37倍多,平均每年递增12.8%。巨额的投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存于,我国农业投资的增长不是匀速的、直线的,而是在循环波动中实现的。农业投资的循环增长,是我国财政分配支出中周期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也是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占我国社会总产值的1/5,农业收入占全国收入的1/3,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轻工业中70%的原料来自于农业。因此,必须研究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把握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联系的数量特征。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主要包括: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农产品与非农产品之间的价格链锁关系;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生产协调关系。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借助于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统计数据对上述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一、引言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之一的农业,与其它产业部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农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关联而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其它部门的变化也会通过产业关联而影响农业。现代农业,一方面表现为来自农业部门以外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农业系统,从而打破农业系统自身的封闭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方卫
建国50年以来 ,我国农业增长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农业经济政治环境、政策走向和制度安排 ,主导了农业生产波动的时段特征。本文对各个时期农业增长源泉进行了分析 ,并对未来中国农业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荣 王培志
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投入效率的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其二者对中国农业增长变动的贡献的实证分析,量化了制度和技术之间在农业发展中的约束关系,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几大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敬 田文 肖伶俐
文章基于二元p阶VAR模型、网络分析法及QAP分析,实证分析了1993—2016年我国农业投资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区域间农业投资增长存在346个空间关联关系,具有普遍联系性。各区域农业投资增长空间聚类形成了双向溢出、经纪人、主受益、净受益四个功能板块,其梯度溢出机制产生了63.72%的板块间关联和41.62%的整体空间关联。地理上的空间邻近以及区域间农业土地资源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异对我国农业投资增长空间关联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不同的产权结构决定着经济当事人不同的经济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制度绩效。本研究根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的经验事实及面板数据,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指向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因而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其制度绩效相应地优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结构变迁 农业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焕彰 钱忠好
本文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生产函数测定财政支农各类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 ,并从财政支农政策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探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偏差的原因。主要的研究结论是 :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 ,并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蕾 王怀明
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重新估计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并简要分析了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春 花贵如
本文采用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分析模型,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法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法,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且可持续能力不足,过快增长缺乏权益资本保障。本文从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驱动因素入手进一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增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可持续增长模型 权益资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本文使用1988—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农业生产函数进行估计,考查政策干预的变化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并同时分析教育、天气等因素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政策支持率上升最快的1988—2001年,农业激励扭曲的减少可以解释产出增长的27%,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解释产出增长的一半,其余四分之一由传统投入的增加解释。2001年以后,中国对农业干预的性质由征税向补贴和价格支持转变,但生产成本的上升抵消了农业政策的效果,导致政策激励对2001—2013年农业增长的贡献仅为7%。教育水平提高缓慢,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下降到12%。因此,这一时期的产出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的增加。此外,天气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对2001—2013年产出增长的贡献为14%。
关键词:
相对支持率 教育 天气指数 农业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吴鸣然 吴兆丹
基于1990—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资本-人口-技术-经济"四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对投资有着较大的依赖,而劳动力与机械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郭江
本文采用1979~2003年中国农业和农业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重构的增长速度方程,确定了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与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本期和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将提高0.4443个百分点和0.5643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本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有重要影响,而且,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焦方义 李楠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制度变迁 农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