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2)
2023(13429)
2022(10982)
2021(10287)
2020(8486)
2019(18904)
2018(18611)
2017(35872)
2016(18898)
2015(21183)
2014(20801)
2013(20773)
2012(19275)
2011(17336)
2010(17689)
2009(16828)
2008(16827)
2007(15370)
2006(13872)
2005(12737)
作者
(52585)
(44404)
(44022)
(41851)
(28258)
(21042)
(19770)
(17154)
(16810)
(15955)
(15160)
(14677)
(14395)
(14062)
(13836)
(13372)
(13052)
(12816)
(12710)
(12655)
(11019)
(10906)
(10698)
(10180)
(9947)
(9915)
(9914)
(9724)
(8946)
(8875)
学科
(90279)
(87596)
经济(87497)
(72276)
企业(72276)
管理(67040)
(46970)
方法(35445)
农业(31115)
业经(30306)
数学(27631)
数学方法(27424)
(26447)
中国(25615)
技术(20721)
(19558)
(19400)
(18822)
贸易(18812)
(18459)
(18310)
财务(18289)
财务管理(18272)
企业财务(17274)
(14940)
(14937)
(14421)
理论(13429)
(13319)
银行(13311)
机构
学院(281498)
大学(272063)
(133142)
经济(130976)
管理(115151)
理学(98460)
理学院(97613)
管理学(96619)
管理学院(96075)
研究(94471)
中国(78154)
(58868)
(56579)
(54466)
科学(50959)
(46431)
财经(46254)
中心(43582)
(43367)
(42168)
研究所(41476)
农业(41181)
业大(40279)
经济学(40177)
经济学院(36323)
北京(35881)
经济管理(33787)
财经大学(33592)
(33391)
(33062)
基金
项目(178307)
科学(144082)
研究(138098)
基金(132367)
(112750)
国家(111622)
科学基金(97890)
社会(92665)
社会科(87756)
社会科学(87736)
基金项目(68979)
(68956)
教育(61023)
自然(59151)
自然科(57849)
自然科学(57837)
自然科学基金(56898)
编号(56237)
(56051)
资助(53324)
成果(44128)
(41578)
(40393)
(40238)
(39224)
重点(39127)
国家社会(39115)
课题(37523)
创新(36891)
(36789)
期刊
(158163)
经济(158163)
研究(86685)
(57326)
中国(56942)
(46072)
管理(45414)
农业(39046)
科学(37539)
学报(33554)
(32032)
金融(32032)
业经(30913)
大学(27819)
技术(27557)
学学(26656)
经济研究(24532)
教育(23775)
财经(23377)
问题(20841)
(20653)
(20335)
世界(18103)
技术经济(18091)
(17328)
国际(15293)
农村(14869)
(14869)
农业经济(14491)
现代(14216)
共检索到435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爱虎  
探讨了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以及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建议。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主要体现为:①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②建立起先进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③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④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现阶段我国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进步政策,包括农业科研政策、农技推广政策、农村文教政策以及优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少兵  王雅鹏  
我国农业离实现现代化还十分遥远,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不快,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本文对建国以来农业技术进步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芝俊  袁开智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采用分省面板数据对20年来(1985—2005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与总产出增长进行了定量研究,测算出各年度的要素弹性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将农业技术进步率作了定量分解。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而狭义农业技术进步始终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中又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洪斌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研究了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寻求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锴  杨礼胜  张昭  
技术引进是加快技术进步与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强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技术引进、合作与交流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现实情况,重点剖解了当前农业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王克稳  李辉  
中国农业增长除受资本、劳动力和土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技术进步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扩展的CD函数,采用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广义技术进步中分解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农业结构效应和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影响,进而更为精确地测算了1995-2008年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明显,农业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呈现分阶段的特征,而且近年间降为负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超  周宏  
农业技术进步方向与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技术价值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和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测算,并采用耦合协调度量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发现,1997—2016年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在0.3~0.5之间,即处在较低水平耦合状态,这反映出各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其农业生产要素的匹配状况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支农事务支出与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对其匹配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李谷成  
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使用编制的2012年细化农业部门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居民绝对、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在中期会加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长期会缩小该差距;在所有模拟期,农业技术进步会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与中性技术进步相比,有偏技术进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显著;要素替代弹性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要素报酬配置,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缓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为农业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涛涛  李谷成  
采用中国动态CGE模型,使用编制的2012年细化农业部门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居民绝对、相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在中期会加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长期会缩小该差距;在所有模拟期,农业技术进步会缩小城乡相对收入差距;与中性技术进步相比,有偏技术进步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显著;要素替代弹性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要素报酬配置,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缓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我们的研究结论,可为农业最优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本研究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弹性变动趋势建立模型,进而测算1986—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一些以投入要素弹性变动趋势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趋势分析为基础的结论:①物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已经进入平稳增长时期;②现阶段,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一个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指标;③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可以与国家每一个“五年计划”不同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泽方  
农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实现农业技术进步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技术上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也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式。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政府供给主导特征 ,在方向上而不是过程上可以用连—拉模式进行解释。通过对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仅要按技术类型选择 ,还要按技术进步的过程选择。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机械技术进步以农户需求主导型为主 ,生化技术进步则应以政府供给主导为主和为先 ,技术成功后以农户需求主导进行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