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3)
- 2023(17980)
- 2022(14972)
- 2021(13804)
- 2020(11383)
- 2019(25679)
- 2018(25353)
- 2017(47968)
- 2016(26203)
- 2015(29589)
- 2014(29454)
- 2013(29451)
- 2012(27789)
- 2011(25508)
- 2010(25899)
- 2009(24757)
- 2008(24999)
- 2007(23014)
- 2006(20922)
- 2005(19395)
- 学科
- 济(117637)
- 经济(117462)
- 业(101356)
- 管理(88544)
- 企(82150)
- 企业(82150)
- 农(49453)
- 方法(43283)
- 中国(36186)
- 业经(35284)
- 财(34951)
- 数学(33794)
- 数学方法(33454)
- 农业(32931)
- 制(28511)
- 地方(25009)
- 务(22936)
- 财务(22894)
- 财务管理(22850)
- 贸(22385)
- 贸易(22363)
- 易(21770)
- 企业财务(21665)
- 学(21593)
- 技术(20972)
- 体(20511)
- 和(20509)
- 银(20140)
- 银行(20098)
- 策(19734)
- 机构
- 学院(389556)
- 大学(386250)
- 济(167893)
- 经济(164562)
- 管理(147688)
- 研究(139033)
- 理学(124824)
- 理学院(123474)
- 管理学(121717)
- 管理学院(120989)
- 中国(111328)
- 京(84116)
- 科学(82131)
- 财(80047)
- 农(77898)
- 所(71785)
- 研究所(64119)
- 中心(63126)
- 江(62870)
- 财经(61515)
- 农业(59976)
- 业大(58954)
- 经(55704)
- 北京(53775)
- 经济学(50852)
- 范(49681)
- 院(49430)
- 师范(49156)
- 州(49076)
- 经济学院(45600)
- 基金
- 项目(246253)
- 科学(194660)
- 研究(182199)
- 基金(179343)
- 家(156543)
- 国家(155047)
- 科学基金(132448)
- 社会(118689)
- 社会科(112166)
- 社会科学(112136)
- 省(96074)
- 基金项目(93455)
- 自然(83155)
- 教育(81681)
- 自然科(81012)
- 自然科学(80986)
- 划(79892)
- 自然科学基金(79614)
- 资助(73439)
- 编号(73280)
- 成果(60491)
- 发(57404)
- 部(55669)
- 重点(55557)
- 创(52847)
- 课题(51118)
- 国家社会(49782)
- 制(49657)
- 业(48878)
- 创新(48854)
- 期刊
- 济(205207)
- 经济(205207)
- 研究(121113)
- 中国(90566)
- 农(77373)
- 财(64522)
- 学报(61733)
- 管理(59716)
- 科学(58828)
- 农业(52138)
- 大学(47678)
- 学学(44968)
- 融(42871)
- 金融(42871)
- 教育(41039)
- 业经(36697)
- 技术(34010)
- 财经(31871)
- 经济研究(30866)
- 业(28126)
- 经(27598)
- 问题(26856)
- 世界(21549)
- 贸(21516)
- 技术经济(20999)
- 版(19967)
- 国际(19200)
- 现代(18162)
- 资源(17836)
- 经济问题(17580)
共检索到623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稀少是我国农业开发的症结制约因素。资源占有稀少一方面导源于农业生态组合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则导源于资源开发与配置中的价值补偿不足。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价值补偿不足不仅对资源本身的利用效率有影响,而且对整个农业的再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正确的选择必然是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保持农业开发的永久价值效益及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自然科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办事,在注重开发效益的同时,建立农业自然资源的再生机制。一、我国农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现状我国自古以来在农业开发中长期轻视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到近代后情况更为严重,而到了近几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依广 曹乾 唐明
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不可能走外延式扩大资源投入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因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而实现资源深度开发,走可持续道路的关键又是对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实行价值补偿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杜静元
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育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市场条件、制度环境和民情基础。其早期发育阶段,注重从文化改造和文化传承中促进农民自觉意识,从参与式动员角度说服农民合作。改革开放后,合作社再次发育,市场成了农民合作的主要条件,但未持续发展。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民合作意识在市场和制度环境配合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立京
自然资源是商品的基本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有无价值及其价值量的多少,关系到对商品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利用,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而资源价格管理体制包括资源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资源价格管理权限的划分。我国现行的资源价格体制还建立在以传统的商品价格为管理对象的基础之上。对资源价格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的补偿价格,既缺乏完整的定价依据,也没有规范确定价格的方法,甚至没有介入其管理范围。研究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定要坚持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结合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据,围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结论,以推动理论创新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价格 价值补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冷崇总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使其价值得到合理补偿。自然资源价值补偿形式主要包括价格补偿、地租补偿、税收补偿和收费补偿。受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传统资源价值理论的影响,我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具体表现为补偿水平偏低、补偿构成不完整、补偿机制不完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不仅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了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偏低、引起资源生态环境恶化。为此本文从价格机制、税费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价值补偿 价格机制 税费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佳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风险控制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育宝 胡芳肖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实质是实现非再生资源开发中资源环境的价值补偿。非再生资源价值是由边际直接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三部分组成。由于边际直接成本可通过资源产品的出售得到直接补偿,因而不是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关注的焦点。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实际上就是在明晰资源环境产权基础上补偿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性成本。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使用者成本补偿的途径主要包括支付权利金、有偿出让矿业权、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设立资源利润基金、实施资源耗竭补贴、实行税费优惠、征收跨州税和对资源所在地居民提供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等;外部环境成本补偿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法律法规,明确矿区资源环境治理界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在资源短缺,资源后备十分有限,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不可能走外延式扩大自然资源投入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资源,珍惜和保护好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因此,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华林
论中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方式的选择──“三维保险机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魏华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农业保险探索,试图以此解决几千年来中国人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农业灾害损失补偿问题。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审视未来时,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昭晞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业的主要功能从"向北京市提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转向了"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在北京农业为北京贡献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同时,北京农民直接获得的却只是不到6%的农业经济价值和经济服务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期待着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本文希冀为完善北京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泽厚 李赤斌 卢晓阳 王宏志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广水市农业自然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林特、中药材资源、草场来源和水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国道铁路生态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粟嘉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苏州农业生产经营要从自然的、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解脱出来,形成商品经济,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化,这是苏州广大农村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在新的形势下迫使我们要在原有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传统农业的经验,合理发挥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充分运用当前有利形势,逐渐形成发展苏州农村经济的,符合苏州农村实际情况的,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补偿 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如何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容之外,建立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则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补偿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段迎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完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然后构建了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发挥更大的补偿效果;最后针对当前自然灾害补偿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元化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