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7)
- 2023(12904)
- 2022(10562)
- 2021(9970)
- 2020(8521)
- 2019(19529)
- 2018(19442)
- 2017(37552)
- 2016(20031)
- 2015(22721)
- 2014(22372)
- 2013(22374)
- 2012(20515)
- 2011(18587)
- 2010(19075)
- 2009(18288)
- 2008(18478)
- 2007(16654)
- 2006(14926)
- 2005(13607)
- 学科
- 济(96793)
- 经济(96685)
- 业(91272)
- 企(73536)
- 企业(73536)
- 管理(67703)
- 农(46567)
- 方法(44846)
- 数学(36860)
- 数学方法(36309)
- 农业(30872)
- 业经(30331)
- 财(27479)
- 中国(24940)
- 务(19881)
- 财务(19845)
- 财务管理(19826)
- 制(19217)
- 贸(18921)
- 贸易(18908)
- 企业财务(18784)
- 易(18500)
- 技术(18042)
- 策(17069)
- 理论(15463)
- 划(15261)
- 体(15020)
- 和(14953)
- 学(13505)
- 银(13238)
- 机构
- 学院(302436)
- 大学(296735)
- 济(138360)
- 经济(136221)
- 管理(122830)
- 理学(106230)
- 理学院(105271)
- 管理学(103578)
- 管理学院(103058)
- 研究(98645)
- 中国(80634)
- 京(61607)
- 财(60839)
- 农(59722)
- 科学(56134)
- 所(49250)
- 财经(48827)
- 农业(45634)
- 业大(45401)
- 江(45010)
- 中心(44682)
- 经(44495)
- 研究所(44437)
- 经济学(42274)
- 北京(38788)
- 经济学院(38236)
- 财经大学(35789)
- 经济管理(35468)
- 州(34933)
- 范(34860)
- 基金
- 项目(194829)
- 科学(156663)
- 基金(145999)
- 研究(144022)
- 家(125977)
- 国家(124839)
- 科学基金(109114)
- 社会(96103)
- 社会科(91039)
- 社会科学(91012)
- 基金项目(76387)
- 省(74805)
- 自然(69216)
- 自然科(67788)
- 自然科学(67771)
- 自然科学基金(66664)
- 教育(64821)
- 划(61733)
- 资助(60450)
- 编号(57387)
- 成果(45106)
- 部(45045)
- 重点(43122)
- 创(42889)
- 发(42213)
- 业(41348)
- 国家社会(40629)
- 创新(39415)
- 教育部(38997)
- 课题(38227)
共检索到45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农业必须积极大胆地"走出去"。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在详细论述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后,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类型、特点、趋势和模式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在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农业"走出去",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将不可避免。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但目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并不大,因此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经典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建立了10大假设,并利用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并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多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数据检验。文章最后对优化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仇焕广 雷馨圆 冷淦潇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路径。在梳理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政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对外投资数据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流量、投资产业、投资环节、投资主体、投资区域、投资人才等方面的特征及困境,并对各特征及困境背后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受资产回报率低、人民币贬值、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全球海外投资监管力度加强等因素影响,近期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下降;“走出去”企业的比较优势及技术优势导致对外投资产业向种植业集中;产业链后端的高门槛导致对外投资集中于生产环节;投资主体实力弱、融资难导致投资规模较小,而国有企业的基础强、政策优使其投资规模较大;国家间地缘政治关系导致投资区域集中于亚欧地区;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不完善导致复合型人才紧缺。未来国家应重视推动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增长,优化投资布局,形成更高水平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治制度质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东道国的农业外资开放度、农产品贸易依赖度、通讯能力以及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也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在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的区位分布既有共性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渝琳 梅新想
文章利用一般均衡产业结构模型,刻画了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特征和投资类型特征。结果显示:从行业上来说,跨国公司进入特定行业会选择其中一种投资模式,并且绿地投资模式和跨国并购模式之间存在唯一的门槛值;从投资类型来看,发达国家偏好跨国并购的投资模式,组件制造密集型产品的对外投资是资源寻求型FDI,是发达国家的对外强势投资,能够获得多于预期的收入份额;总部服务密集型产品的对外投资是战略资源寻求型FDI,是发展中国家以牺牲收入份额为代价、获取互补战略资源为目的的对外弱势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培 李哲敏
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更加广泛,模式更趋多元化,对国内农业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03—2017年中国人均农业GDP和人均农业净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IDP理论分析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路径目前处于IDP理论的第四发展阶段,人均农业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由负转正并呈持续扩大趋势;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快速,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运用ARIMA模型对中国人均农业净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建模,预测未来5年都将呈持续扩大趋势,仍处于第四发展阶段。未来中国应在国际市场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下,采取多项举措促进农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桂龙
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尽管有较大进步,但与其它行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相对于其内在的需求,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升的潜力有很大空间。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的内在原因,从邓宁国际投资的折衷理论分析,不仅在于农业的自然特征削弱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还在于中国农业的自身特点也在区位优势上没有取得对外资的足够吸引力。改变这种现象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改变中国农业的区位优势,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投资意愿。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外商直接投资 折衷理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王静 刘雁南 赵文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实质和内涵,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而中国加入WTO从一个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也已近15年,在相似的时间段中,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量和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一直双双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农业直接投资与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关系,深入探讨农业"走出去"的作用和意义,或以"走出去"的视角和视野看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持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旭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立才 高玉荣 黄祖辉
分析了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并对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偏小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外商直接投资 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利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安全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农业领域,从外商直接投资角度对中国农业安全进行研究将更有意义。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业的现状出发,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农业安全的控制力进行了分析,进而为维护中国农业安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永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在不断加大。整体而言,在引资规模方面,外商企业注册数是呈"U型"结构,在合同数目方面是呈"倒U型"结构。在引资结构方面,外商资本的来源地集中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外商资本利用方式是以独资和合资为主。我国农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引资规模偏小,资金到位率偏低;外资来渠道单一,引资部门失衡;外资来源地集中,引资区域失衡;我国农业欠缺比较优势,农业投资环境不佳。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未来我国农业在引进外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产业引导力度和创新合作形式,推进外资投资领域布局合理化,完善外资投资保障机制以及改善外资投资环境。
关键词:
农业 外资 投资 规模 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泳
本文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供给角度的实证分析表明,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农、林、牧、渔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密切关系,同时,它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善也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农业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提高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提高经济作物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作用空间。从需求角度的实证分析显示,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显著,对农产品出口结构的改善效应也很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