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77)
2023(19807)
2022(16626)
2021(15504)
2020(13188)
2019(30141)
2018(29535)
2017(55164)
2016(29995)
2015(33530)
2014(33101)
2013(32835)
2012(30166)
2011(27158)
2010(27151)
2009(25622)
2008(25605)
2007(22872)
2006(19977)
2005(17866)
作者
(88356)
(74237)
(73790)
(70141)
(46680)
(35631)
(33527)
(29080)
(28037)
(26278)
(25217)
(24865)
(23444)
(23402)
(23034)
(22751)
(22331)
(21865)
(21333)
(21293)
(18539)
(18099)
(18026)
(16991)
(16790)
(16560)
(16490)
(16292)
(14931)
(14885)
学科
(128482)
经济(128345)
(106720)
管理(92118)
(87790)
企业(87790)
方法(58649)
(49479)
数学(49257)
数学方法(48717)
(37797)
业经(35639)
中国(34440)
农业(32571)
(25796)
(25771)
贸易(25758)
财务(25753)
财务管理(25707)
(25290)
(25156)
企业财务(24423)
(23655)
地方(21814)
技术(21463)
(20251)
(19678)
理论(19187)
(19086)
银行(19020)
机构
学院(433251)
大学(430245)
(184269)
经济(180950)
管理(169351)
研究(146953)
理学(146383)
理学院(144804)
管理学(142424)
管理学院(141627)
中国(115059)
科学(90720)
(90031)
(88310)
(82970)
(74937)
业大(70087)
农业(68944)
中心(68344)
研究所(68212)
财经(66298)
(64551)
(60415)
北京(56020)
经济学(55965)
(52340)
(51958)
师范(51703)
经济学院(50614)
(50605)
基金
项目(291390)
科学(230024)
基金(214872)
研究(206096)
(189729)
国家(188091)
科学基金(161336)
社会(133511)
社会科(126496)
社会科学(126456)
基金项目(113743)
(113302)
自然(106361)
自然科(104023)
自然科学(103988)
自然科学基金(102215)
(95579)
教育(93012)
资助(87282)
编号(81397)
重点(65686)
成果(64528)
(64354)
(62462)
(62266)
创新(57835)
科研(56902)
国家社会(56256)
(55930)
课题(54921)
期刊
(203900)
经济(203900)
研究(121083)
(84957)
中国(81855)
学报(73125)
(66959)
科学(66925)
管理(63169)
农业(57361)
大学(55208)
学学(52594)
(41305)
金融(41305)
技术(37136)
业经(36951)
教育(34694)
财经(32921)
经济研究(32049)
(31291)
(28387)
问题(27301)
(23414)
技术经济(23164)
(22645)
世界(22107)
统计(21405)
国际(21056)
科技(19868)
(19736)
共检索到64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魏凤  
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等考察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空间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变化趋势与全国一致,中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投资存量增长速度较缓慢,同时全国投资总体差异波动增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2014—2020年间中国各省农业对外投资存量高值集中区由东北方向转变为东南方向,投资存量的分布态势由随机分布变为集聚分布;区域因素、产业因素和制度因素均会对农业投资带来影响,但各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据此,为扩大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布局,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投资水平较高区域的联动性、探索农业对外投资水平提升的区域差异化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月  田志宏  
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考察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来源的地区差异非常突出,其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最为明显。农业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率不是影响农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四大地区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优势的促进作用明显;在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非常突出;在中部地区,产业规模优势有利于提高各省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西部地区,企业遵循着"先出口、后投资"的发展路径,出口规模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渊  赵连阁  
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农业用水效率仅为0.49,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一半的用水量;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地区间差异更大;西北地区是全国最具节水潜力的区域。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减少水密集型作物的种植、新建和改造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用水供给系统、加强农业水资源需求管理、采取有利于增加农民节水积极性的经济措施,对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宝义  张卫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旺   李建强  
[目的]实现合理的生猪养殖布局,对于更好实现生猪稳产保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四川省21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布局指数、自然断点分级法和核密度估计等多种方法对各市州的生猪养殖发展状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各市州的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I_(it))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成都市最高,甘孜州最低;五大经济区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平均值呈现“川东北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态势。(2)2011—2021年四川省生猪养殖空间布局大致可分为2011—2014年、2015—2017年和2018—2021年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呈现出“/”型、“土”和“工”型的布局。(3)耕地资源、饲料生产能力和城镇化水平对生猪养殖布局有显著正影响。具体来说,耕地资源每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10.20%;饲料生产能力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82.00%;城镇化水平提高1%,生猪养殖空间布局指数可提高0.10%。[结论] 为促进四川省生猪养殖业发展,一方面要依据各区域生猪养殖生产现状,不断强化土地、资金和政策等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的耕地和饲料生产能力比较优势,实现生猪养殖空间布局的优化;最后建议要注重区域发展差异,合理制定环保政策,循序分类推进政策的实施,实现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双赢。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忠  崔艳丽  
本文选取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2014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限于因子分析法只适用截面数据的不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TOPSIS法结合,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R&D活动3个方面,测算了我国各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梯度变迁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维度,201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梯度省市的梯度变迁幅度不同;从空间格局看,我国29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大部分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且空间格局不平衡。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文平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先进  王登礼  
中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自身因素外,哪些宏观因素与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是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区域内社会组织及三种主要社会组织类型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城镇化、高等教育因素与社会组织发展不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公益文化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社会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德祥  周雪晴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模型,基于2007-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扩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成灾率的提高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参保的有效需求激励不足,较低的赔付保障水平不利于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提高。为此,应完善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良性互动;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优化灾后赔付质量和赔付效率;根据不同农业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农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安录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构建一套适合"两型社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于武汉城市圈寻求合理的碳减排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IPCC碳排放清单为依据,从4个一级项目27个二级项目系统地计算了武汉市城市圈2001~2009年各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并进一步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模型(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定量分解了影响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废弃物处理是武汉城市圈碳排量最多的项目,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武汉、黄石、孝感和黄冈等市,城市圈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地理强度和经济强度的年均递增(减)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克  蔡晓春  
首次利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使用不良贷款率的差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GMM的动态面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高的经济增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过快的信贷增长与过高的存贷余额比例不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金融深化程度加大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过大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相对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了因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率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十分有必要加强控制不良贷款率。目前,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积极效应,同时应通过结构优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控过程中要处理好相关政策的反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克  蔡晓春  
首次利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使用不良贷款率的差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GMM的动态面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高的经济增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过快的信贷增长与过高的存贷余额比例不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金融深化程度加大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过大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相对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了因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率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十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虹  秦留志  金永利  
以中国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基于SYS-GMM方法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于农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农业投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农业投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上一期的农业投资对农业投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城镇化率对农业投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畅  
随着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促进流通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水平、信息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流通能源强度、交通网络密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业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GWR估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多维驱动因素对流通业TFP的方向和强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平稳特征,其中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中部高、东西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信息化水平、交通网络密度、技术创新能力则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而能源强度对各省份流通行业TFP均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提高流通业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