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4)
2023(11757)
2022(9590)
2021(8948)
2020(7607)
2019(17080)
2018(16897)
2017(32552)
2016(17452)
2015(19540)
2014(19254)
2013(19492)
2012(18042)
2011(16347)
2010(16816)
2009(16141)
2008(16417)
2007(15099)
2006(13766)
2005(12783)
作者
(48058)
(40498)
(40221)
(38242)
(25711)
(19342)
(18183)
(15597)
(15288)
(14546)
(13843)
(13452)
(13261)
(12791)
(12649)
(12181)
(11855)
(11679)
(11592)
(11462)
(10149)
(9869)
(9775)
(9369)
(9162)
(9041)
(9036)
(8976)
(8146)
(8070)
学科
(89132)
(84711)
经济(84605)
(71813)
企业(71813)
管理(63648)
(45944)
方法(34682)
农业(30480)
业经(29388)
数学(26948)
数学方法(26796)
(26578)
中国(24032)
(19511)
(19252)
财务(19235)
财务管理(19216)
企业财务(18191)
(17594)
贸易(17580)
技术(17335)
(17252)
(16928)
(14881)
(14714)
(13704)
地方(13195)
(12916)
银行(12915)
机构
学院(260401)
大学(254045)
(125355)
经济(123407)
管理(107794)
理学(92112)
理学院(91357)
管理学(90506)
管理学院(90013)
研究(85352)
中国(72234)
(56388)
(52349)
(50341)
财经(44472)
科学(44034)
(41417)
(40689)
(40392)
中心(39535)
农业(37919)
经济学(37814)
研究所(36638)
业大(36216)
经济学院(34146)
北京(33170)
财经大学(32286)
经济管理(31797)
(31573)
商学(30399)
基金
项目(160302)
科学(130200)
研究(124065)
基金(120608)
(101877)
国家(100814)
科学基金(89159)
社会(84708)
社会科(80210)
社会科学(80191)
基金项目(62952)
(61178)
教育(54770)
自然(53657)
自然科(52511)
自然科学(52499)
自然科学基金(51680)
编号(50350)
(49532)
资助(48816)
成果(39961)
(38072)
(36931)
(36113)
(35825)
国家社会(35814)
重点(34776)
教育部(33448)
(33418)
人文(33290)
期刊
(150345)
经济(150345)
研究(81742)
(53957)
中国(52975)
(45781)
管理(43393)
农业(36310)
科学(33922)
(30795)
金融(30795)
学报(30329)
业经(29541)
大学(25571)
学学(24242)
技术(23338)
财经(22979)
经济研究(22679)
教育(20530)
问题(20472)
(19962)
(19361)
世界(17536)
(17394)
技术经济(16463)
国际(15674)
农村(14746)
(14746)
农业经济(14130)
经济问题(13563)
共检索到410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慧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市场和机会。本文分析了加大农业"走出去"的动因,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当前农业走出去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国内的问题,如服务不够、农业政策限制、企业竞争力缺乏等,也有国际上的因素,比如被投资国的政治风险等。在此基础上,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玉琴  
一、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中国开展农业对外投资与合作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大发展阶段。(一)以对外援助为主的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的国家,中国在农业生产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外援助工作的展开,中国即对亚非国家开展农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小东  
加入WTO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使我国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竞争力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确立全新的竞争战略 ;( 2 )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 ;( 3 )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 ;( 4 )培育农业资本市场 ;( 5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化如何开展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狭小的成因,探讨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做法,提出推进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政策设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国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对外开放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不仅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但是,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今后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中国农业发展的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仇焕广   雷馨圆   冷淦潇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路径。在梳理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与政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对外投资数据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流量、投资产业、投资环节、投资主体、投资区域、投资人才等方面的特征及困境,并对各特征及困境背后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受资产回报率低、人民币贬值、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全球海外投资监管力度加强等因素影响,近期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下降;“走出去”企业的比较优势及技术优势导致对外投资产业向种植业集中;产业链后端的高门槛导致对外投资集中于生产环节;投资主体实力弱、融资难导致投资规模较小,而国有企业的基础强、政策优使其投资规模较大;国家间地缘政治关系导致投资区域集中于亚欧地区;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不完善导致复合型人才紧缺。未来国家应重视推动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增长,优化投资布局,形成更高水平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运用当今国内外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趋势,阐述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其当前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提出并详细论述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过程。要充分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与沿线国家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课题,要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偏少的特殊国情,中国农业稳定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进一步发展中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引导支持畜牧业提高稳定发展水平,对生姜、大蒜、大葱等波动比较大的农产品要加强调控。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命题,重点要放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结合全国已经进行的试点经验,全面提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承包地等的市场化配置水平,确实让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同地同价",让占有土地资源较多的农民通过土地增值适度获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提高农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获得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过程。要充分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与沿线国家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课题,要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偏少的特殊国情,中国农业稳定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进一步发展中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引导支持畜牧业提高稳定发展水平,对生姜、大蒜、大葱等波动比较大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云林  
农业对外投资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农业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扩大对外投资范围,是缓解资源压力、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农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增强农业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捷  李丹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稳健发展符合国内外双向互济的需求,也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梳理非洲和拉丁美洲投资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海外投资布局的5个方向:充分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共创光明;牢牢掌握制定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话语权;以农业外交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农业海外投资内生化并成为区位优势的敲门砖;加强金融定向支援并给予融资优惠;提供农技和农机多元化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总结了绿地投资、参股合作以及跨国并购的中国农业海外投资模式,提出:第一,审慎制定战略选择区位,克服文化与经济上的沟壑,贡献中国智慧;第二,农业海外模式选择要兼具战略性、全面性、前瞻性,以降低交易溢价提高存活率;第三,转变中国农业企业的思路,亟须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机制创新、统一制划、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多元化分散风险与政治责难,实现海外投资的重新布局与整合,让中国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冲云破霁,成为国际风云变化中的掌舵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益康  袁海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农业安全获得了基本保障并积累了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安全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业安全作为事关国家安全大局的系统工程加以考量,全面完善国家农业安全政策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长春  郑戈  熊炜  聂善明  杨雄年  
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大举措,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国际农业资源掌控能力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意义,回顾了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成效与问题,梳理了"十三五"时期农业科技"走出去"的重点领域,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甘师俊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及其基本属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以其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而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被付诸于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产生,首先是人类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即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