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56)
2023(20927)
2022(17337)
2021(16384)
2020(13863)
2019(31960)
2018(31643)
2017(59961)
2016(32288)
2015(36646)
2014(36176)
2013(35819)
2012(32872)
2011(29584)
2010(29987)
2009(28433)
2008(27957)
2007(25341)
2006(22225)
2005(20206)
作者
(91037)
(76190)
(75681)
(72180)
(48386)
(36508)
(34570)
(29614)
(28954)
(27464)
(25826)
(25796)
(24243)
(24163)
(23676)
(23584)
(22474)
(22312)
(22050)
(21885)
(18907)
(18589)
(18411)
(17547)
(17120)
(17036)
(16952)
(16945)
(15402)
(15268)
学科
(136655)
经济(136498)
(112558)
管理(100125)
(93106)
企业(93106)
方法(60924)
(51044)
数学(50905)
数学方法(50131)
中国(41026)
(39417)
业经(37540)
农业(33820)
(30660)
(30118)
金融(30115)
(29808)
银行(29776)
(28627)
(26542)
财务(26468)
财务管理(26410)
(25873)
贸易(25846)
地方(25640)
(25191)
理论(25070)
企业财务(25012)
(24573)
机构
学院(458727)
大学(453370)
(193627)
经济(189677)
管理(181400)
理学(154742)
理学院(153171)
管理学(150485)
管理学院(149627)
研究(148935)
中国(124231)
(95981)
(90557)
科学(87762)
(80325)
(74364)
中心(71862)
(71435)
财经(71189)
研究所(66656)
业大(66166)
(64579)
农业(61854)
北京(60737)
经济学(58910)
(57051)
(56872)
师范(56520)
(53331)
经济学院(53123)
基金
项目(296074)
科学(234602)
研究(220265)
基金(215533)
(185940)
国家(184291)
科学基金(160010)
社会(140922)
社会科(133467)
社会科学(133428)
(116437)
基金项目(112823)
自然(101864)
教育(101705)
自然科(99570)
自然科学(99545)
自然科学基金(97827)
(96339)
编号(90266)
资助(88696)
成果(72792)
重点(66206)
(66013)
(64903)
(63870)
课题(61929)
创新(60131)
国家社会(58601)
教育部(57047)
科研(56365)
期刊
(219898)
经济(219898)
研究(135086)
中国(98637)
(77258)
(74005)
管理(70493)
学报(64962)
科学(63540)
(54720)
金融(54720)
农业(51727)
大学(50887)
教育(49202)
学学(47695)
技术(44860)
业经(39341)
财经(35708)
经济研究(34047)
(30814)
(29129)
问题(28654)
技术经济(25385)
统计(23703)
(22881)
(22109)
(22026)
世界(22018)
图书(21201)
理论(20878)
共检索到705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佳颖   罗幼强   李晴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可持续的关键,并对金融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主要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四川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在土地规模经营利益联结关系中的角色作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由林青  朱鹤  
金融是科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支持科技创新将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当下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愈发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撑。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金融是科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
关键词: 中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课题组  王泽平  
本文通过对农地制度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基本解读,分析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并在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农地金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平  张禧  马刚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既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构建和实施"理念先行、能力支撑、制度保障、措施到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模式,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可  李天  杨启智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作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高校之一,在计划开展过程中,通过总结大量的经验与不足,逐渐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C-STM"模式。实践证明,"C-STM"模式的运行,使四川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峰  罗慎  樊高琼  任万军  黄玉碧  
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1体系+5平台+X内容"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平台引入,五大计划平台激发,高端学术平台扩展,师资建设平台提升,激励机制平台促进,以平台为基础多方面多内容辐射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家园  林乃宏  梁鹂  罗成章  曾奇  朱熙华  蔡博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构建以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资金共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赢格局,破解了在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任永昌  廖祖君  
本文对四川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中新模式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该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和销售公司在整合政府、企业、农民各利益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农业的产业扩张和规模经营、形成企业与农民的完全利益共同体、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重要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四川作为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省之一,在试点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深入总结四川已有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更广泛地推广村级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发展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旭宏  唐新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而有效的管护是保证农业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使用效益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财政资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严重滞后的现象,本文结合四川省财政部门在管护模式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创新,从财政视角分析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管护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亚新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的不断推进,将推动城乡之间要素相互融合、实现优化配置。处于"四化"交集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在分析农地利益相关者改革愿望的基础上,对湛江农村土地经营创新的四种模式,即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权资本化模式和土地流转模式的做法、效果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创新的组织保障,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置是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产权基础,而保障农民的发展权是实现土地创新的群众基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曙光  
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为农业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制度条件,而物联网、互联网以及金融科技创新则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近年来,我国大型农业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企业、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农业互联网电商企业等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多元化模式。未来我国应在银行信息处理能力、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仓单银行机制和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阳孝  罗新星  唐启亮  杨春燕  
伴随"六个精准"和"5个全省率先"目标的出台,四川省达州市扶贫机制的战略设计浮出水面。论文从扶贫政策演变入手,结合达州市贫困问题现状及达州市扶贫机制创新实践,剖析了达州市金融扶贫机制创新的困局,提出了实践这一机制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阳孝  罗新星  唐启亮  杨春燕  
伴随"六个精准"和"5个全省率先"目标的出台,四川省达州市扶贫机制的战略设计浮出水面。论文从扶贫政策演变入手,结合达州市贫困问题现状及达州市扶贫机制创新实践,剖析了达州市金融扶贫机制创新的困局,提出了实践这一机制的建议及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