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8)
- 2023(14488)
- 2022(11960)
- 2021(11309)
- 2020(9563)
- 2019(21612)
- 2018(21431)
- 2017(40658)
- 2016(22456)
- 2015(25008)
- 2014(24902)
- 2013(24867)
- 2012(23134)
- 2011(20926)
- 2010(21382)
- 2009(20175)
- 2008(20551)
- 2007(18470)
- 2006(16825)
- 2005(15582)
- 学科
- 济(98401)
- 经济(98263)
- 业(92880)
- 企(75163)
- 企业(75163)
- 管理(72254)
- 农(47143)
- 方法(40505)
- 数学(32125)
- 财(32068)
- 数学方法(31807)
- 业经(31360)
- 农业(31100)
- 中国(28977)
- 制(25518)
- 务(21241)
- 财务(21218)
- 财务管理(21178)
- 企业财务(20118)
- 贸(19404)
- 贸易(19394)
- 体(19232)
- 易(18982)
- 技术(18510)
- 策(17905)
- 学(17718)
- 银(16966)
- 银行(16922)
- 行(16328)
- 和(15783)
- 机构
- 学院(328088)
- 大学(323998)
- 济(146870)
- 经济(144301)
- 管理(124884)
- 研究(118482)
- 理学(106336)
- 理学院(105241)
- 管理学(103735)
- 管理学院(103125)
- 中国(95165)
- 农(72077)
- 科学(69851)
- 财(69467)
- 京(69355)
- 所(62060)
- 研究所(55684)
- 农业(55682)
- 财经(53691)
- 中心(52897)
- 业大(52049)
- 江(51677)
- 经(48855)
- 经济学(45345)
- 北京(44348)
- 院(41528)
- 经济学院(40786)
- 州(40032)
- 范(39470)
- 财经大学(39323)
- 基金
- 项目(208868)
- 科学(165544)
- 基金(154122)
- 研究(151992)
- 家(135897)
- 国家(134629)
- 科学基金(114624)
- 社会(100045)
- 社会科(94572)
- 社会科学(94544)
- 省(80760)
- 基金项目(80270)
- 自然(72913)
- 自然科(71271)
- 自然科学(71246)
- 自然科学基金(70071)
- 教育(68008)
- 划(67402)
- 资助(63534)
- 编号(59191)
- 成果(48369)
- 部(48090)
- 重点(47323)
- 发(46107)
- 创(45551)
- 业(45327)
- 国家社会(42480)
- 创新(42000)
- 性(41299)
- 课题(41290)
- 期刊
- 济(174113)
- 经济(174113)
- 研究(103761)
- 农(72422)
- 中国(70446)
- 财(56284)
- 学报(53704)
- 科学(50976)
- 管理(49590)
- 农业(48720)
- 大学(41249)
- 学学(39329)
- 融(37350)
- 金融(37350)
- 业经(32114)
- 教育(30388)
- 财经(28221)
- 技术(27483)
- 经济研究(27428)
- 业(26352)
- 经(24503)
- 问题(23431)
- 世界(19551)
- 贸(19204)
- 技术经济(18296)
- 版(16898)
- 国际(16867)
- 农村(15543)
- 村(15543)
- 经济问题(15321)
共检索到517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华强 王永志 殷明郁 何希德 王敬东
研究了中国农业品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引申对育种资源保护、目标设置、经费投入、环节分工的制度性启示,提出了推进农业品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一要推动育种观念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二要推动育种方针从"引育结合"向"自主选育"转变,三要推动财政育种科研经费"扶优扶强"的理念向"扶弱补强"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新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难题涉及农户、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加快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变革性、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意识;建立市场、政府、农户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健全农产品定价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刘洋 高明杰 张晴
[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该研究旨在寻找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和政策措施。[方法]文章运用供求平衡分析的方法,将我国农产品产量与平衡膳食条件下我国农产品需求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问题。[结果]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主要存在"三个过剩、两个不足":玉米生产过剩;蔬菜生产隐性过剩;畜禽肉类生产阶段性过剩;高品质农产品供应不足;国产蛋白饲料和奶类等农产品供应不足。[结论]该文据此提出了"蓄产能、调结构、控产量、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改革 产能 供给 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国 冯华
学界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概念界定、重要性、主要内容、思路等方面,但对全国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持续性的研究、实证分析的研究和相关国际经验的研究均需要加强,而研究的学科视野也要进一步拓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过程。要充分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与沿线国家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课题,要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偏少的特殊国情,中国农业稳定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进一步发展中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引导支持畜牧业提高稳定发展水平,对生姜、大蒜、大葱等波动比较大的农产品要加强调控。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命题,重点要放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结合全国已经进行的试点经验,全面提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承包地等的市场化配置水平,确实让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同地同价",让占有土地资源较多的农民通过土地增值适度获得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提高农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获得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邸玉娜 刘艺萌 曹粲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增强农业发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应基于从投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价值链。本文运用国际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价值链的构成,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并基于对主要国家农业价值链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研究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调整价值构成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上游价值链优化改善供给质量,通过下游价值链拓展、缓解供需矛盾。调整投入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疏通销售渠道是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价值链 产业融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过程。要充分考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与沿线国家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系。面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课题,要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与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中国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资源偏少的特殊国情,中国农业稳定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进一步发展中要适当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引导支持畜牧业提高稳定发展水平,对生姜、大蒜、大葱等波动比较大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祁春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不仅仅是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功能性改革和组织性改革。从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入手,阐述农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关系,以科斯参照系替代新古典的阿罗-德布罗参照系,初步提出现代农业生产-供给体系理论;重新认识现代农业,尝试性地提出现代农业的"三维系统"理论,从学理上基本厘清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研究认为,农业生产-供给系统是"生产要素+技术+组织形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综合体。据此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决策的一个核心是思维创新,两个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宪英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意义重大。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宪英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意义重大。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农业部、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小丽
《转型的动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编著。全书分10个章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到理论渊源,再到政策实践;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到改革重点、任务,再到政策措施;以及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力争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基础上,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全球农业新秩序的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业呈现出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消费需求三大变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传统优势减弱、核心要素不足和品牌影响微弱等重要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国内,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农业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走出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几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特别是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念到行动都做出了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这是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决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6年1月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祝卫东 陈春良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但是不能忽视农业发展巨大成就背后隐忧不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抬升,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严重,已经到了迫切需要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