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6)
2023(16195)
2022(13469)
2021(12442)
2020(10634)
2019(24453)
2018(23956)
2017(45858)
2016(24939)
2015(28218)
2014(28133)
2013(28335)
2012(26253)
2011(23902)
2010(24116)
2009(23116)
2008(23362)
2007(21360)
2006(18933)
2005(17289)
作者
(72928)
(61571)
(61391)
(58257)
(38930)
(29355)
(27612)
(23957)
(23240)
(21872)
(21130)
(20560)
(19840)
(19420)
(19385)
(18814)
(18245)
(18049)
(17811)
(17797)
(15351)
(15232)
(14927)
(13985)
(13878)
(13777)
(13747)
(13603)
(12409)
(12327)
学科
(112807)
经济(112653)
(100371)
管理(84840)
(81777)
企业(81777)
方法(49054)
(48767)
数学(40136)
数学方法(39835)
(35799)
业经(33485)
农业(32078)
中国(30637)
(27158)
(23831)
财务(23798)
财务管理(23755)
企业财务(22519)
(22251)
贸易(22240)
(21713)
(19635)
技术(19565)
(18673)
(18661)
(18604)
地方(18225)
(18043)
银行(18011)
机构
学院(372799)
大学(369383)
(165658)
经济(162612)
管理(146020)
研究(125977)
理学(125185)
理学院(123905)
管理学(122237)
管理学院(121541)
中国(101349)
(78043)
(77444)
(73758)
科学(73402)
(64179)
财经(61426)
中心(58165)
研究所(57617)
(57558)
农业(57020)
业大(56227)
(55781)
经济学(51409)
北京(48749)
经济学院(46540)
财经大学(45050)
(44395)
(44386)
(44280)
基金
项目(240018)
科学(190920)
基金(177731)
研究(176764)
(154133)
国家(152755)
科学基金(131539)
社会(116619)
社会科(110390)
社会科学(110358)
基金项目(93876)
(92592)
自然(82897)
自然科(80973)
自然科学(80947)
自然科学基金(79586)
教育(79228)
(77053)
资助(71792)
编号(70590)
成果(56695)
(55250)
重点(53745)
(52025)
(51946)
国家社会(49269)
(48951)
创新(48091)
(48085)
课题(47784)
期刊
(191359)
经济(191359)
研究(111505)
中国(74955)
(73083)
(63515)
学报(55611)
管理(55007)
科学(54244)
农业(49144)
大学(42957)
学学(40948)
(38964)
金融(38964)
业经(34863)
技术(31451)
财经(31387)
教育(29745)
经济研究(29690)
(27108)
(26641)
问题(25978)
(20974)
技术经济(20816)
世界(20604)
(18680)
国际(17938)
现代(17406)
商业(17225)
统计(17031)
共检索到56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尧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素纳入到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体系内,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生活,交易费用理论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农业引入FD I可以从多方面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变迁,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的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激发了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标的各农业产业组织主体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本文分析了FD I如何通过其制度变迁效应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变迁,以期为我国加强农业利用外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农业赋税制度的简要考察,揭示出中国赋役制度发展的总格局与轨迹,即始终走不出改革的形式与实质相背离、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怪圈,其原因在于历代当政者并未解决好税制设计的出发点及指导思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改革在理论上具备了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可能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王晟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工业化带动模式。1.刘易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如何使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刘易斯等人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只适用于有劳动力剩余的发展中国家。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裴少峰  
提高中国农业灌溉基础设施的输配水效率是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提高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从灌溉基础设施的公共资源角度看 ,中国农业灌溉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更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焦方义  李楠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圣  吴永常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将园区变迁过程划分为地方自主探索、制度建设与供给、中央主导下的全面创新实践、总结调整和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四个阶段。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政策、经开区和高新区建设实践、农业科技国际竞争等在变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变迁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兼具渐进性和路径依赖性特点。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制度优势下降、制度创新乏力、激励约束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资源要素投入机制、完善园区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玉波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归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从经济学角度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农业外商直接投资提出意见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甫宁  
在资源禀赋既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禀赋与政治经济制度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生产的季节性、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强度也是资源禀赋的一部分,对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回顾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并以此为据讨论今后进一步演变的方向。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制度,也取决于具体的经营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产权关系应当有利于激励农民做出更多努力,国民经济的发展应当有利于吸收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农业内部的经营制度应当正确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应当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像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一样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工协作。"看得见的手"应当帮助生产者实现这种具有弹性的协作方式,而不是力图实现本社区、本地区的封闭式生产,在与外界的联系方面只重视生产资料、资金和商品的流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婷婷  荣幸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几经沉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曾经历了市场的低迷与徘徊,其中成就与经验值得总结。为此,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回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总结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历史成就和成功经验,并对新时代、新背景下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目标进行总结,通过理论洞察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有益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英君  
基于政府职责与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文章回顾了从西周时期农业保险思想萌芽状态一直到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全方位推进的发展历程。同时,文章还从国家层面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和演化的基本思路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文章认为,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范围包括正式制度和正式规则,主体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行为主体,变迁的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树全  
中国农业政策从对农业征税转向支持农业,主要包括直接补贴政策、生产投入补贴政策和取消农业税。根据中国实际简化的OECD政策评估模型的模拟结果,粮食生产投入补贴政策的效应大于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大投入补贴力度、适当增加直接补贴力度对增加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荣  王培志  
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投入效率的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其二者对中国农业增长变动的贡献的实证分析,量化了制度和技术之间在农业发展中的约束关系,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几大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