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1)
2023(17210)
2022(14177)
2021(13046)
2020(10627)
2019(24019)
2018(23473)
2017(44135)
2016(23880)
2015(26574)
2014(26442)
2013(26466)
2012(24660)
2011(22483)
2010(22862)
2009(21577)
2008(21592)
2007(19661)
2006(17794)
2005(16516)
作者
(67856)
(57211)
(56855)
(53751)
(36336)
(27367)
(25583)
(22123)
(21785)
(20313)
(19762)
(19161)
(18393)
(18352)
(17887)
(17385)
(16710)
(16518)
(16485)
(16315)
(14418)
(14177)
(13746)
(13212)
(12884)
(12759)
(12722)
(12688)
(11477)
(11337)
学科
(111932)
经济(111773)
(97490)
管理(80814)
(78110)
企业(78110)
(51358)
方法(39812)
业经(35641)
中国(34872)
农业(34251)
(33268)
数学(31125)
数学方法(30945)
(26601)
地方(25858)
(21981)
财务(21950)
财务管理(21914)
企业财务(20814)
(20756)
贸易(20735)
(20175)
技术(19994)
(19426)
(18543)
(18538)
银行(18527)
(18006)
(17807)
机构
学院(350914)
大学(344829)
(157436)
经济(154516)
管理(136489)
研究(122731)
理学(116072)
理学院(114826)
管理学(113517)
管理学院(112849)
中国(98865)
(74163)
(73737)
科学(68519)
(66711)
(60778)
财经(57291)
中心(56073)
(55529)
研究所(54040)
(51933)
农业(50575)
业大(50473)
经济学(47915)
北京(46768)
(44507)
师范(44160)
(43818)
(43256)
经济学院(43103)
基金
项目(223444)
科学(179520)
研究(169464)
基金(164671)
(141487)
国家(140139)
科学基金(122011)
社会(113462)
社会科(107471)
社会科学(107447)
(87109)
基金项目(86999)
教育(75683)
自然(74413)
自然科(72687)
自然科学(72670)
(71571)
自然科学基金(71408)
编号(68051)
资助(65339)
成果(54965)
(52905)
(51091)
重点(49923)
(48797)
国家社会(47970)
(47341)
课题(47161)
创新(44998)
(44569)
期刊
(191589)
经济(191589)
研究(111467)
中国(79250)
(69002)
(59215)
管理(54209)
科学(49572)
学报(47600)
农业(46666)
(39452)
金融(39452)
大学(38545)
学学(36574)
业经(35782)
教育(34704)
技术(30734)
财经(29303)
经济研究(28924)
问题(25522)
(25374)
(24525)
世界(20241)
(19549)
技术经济(19298)
现代(17287)
国际(17188)
(17154)
经济问题(16816)
农村(16542)
共检索到555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姬志恒  
研究目标:分析2005~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刻画,利用回归分析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全域内部相对差异渐趋缩小,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重要来源;各地区存在不同分化态势,不同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区域差异和演进趋势特征,系统考察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为评估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增绰   刘世泉  
农业农村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的作用逐步提升。基于新发展理念要求,文章从五个维度构建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熵值法测度了2010—2020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第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三,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逐步缩小,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省份间的差异,各省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2006-2020年30个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整体水平最高,西部增长速度最快。(2)空间上正相关性显著,多数省份处于HH区和LL区且无跃迁现象,时间上核密度估计曲线逐渐右移,西部地区省际差异趋于收敛,其余地区内部差异逐渐扩大。(3)基尼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为首要来源,分地区看,东-西部地区间发展差异最大,分维度看,创新及开放发展区域间差异最大。(4)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金融支农水平等多因素共同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采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2006-2020年30个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区域差异,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区域差异显著,东部整体水平最高,西部增长速度最快。(2)空间上正相关性显著,多数省份处于HH区和LL区且无跃迁现象,时间上核密度估计曲线逐渐右移,西部地区省际差异趋于收敛,其余地区内部差异逐渐扩大。(3)基尼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为首要来源,分地区看,东-西部地区间发展差异最大,分维度看,创新及开放发展区域间差异最大。(4)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金融支农水平等多因素共同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忠宇  热孜燕·瓦卡斯  
研究目标:解构2011~2018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研究方法: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以及Markov链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地区内差距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地区间差距,东部和西部地区还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分化现象;此外,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比较小,即具有一定的邻接依赖性。研究创新:方法上融合测量与计量方法,扩展了实证方法的运用范畴;视角上着眼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角度;内容上构建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研究价值: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如潇  杨阳  
文章从农业经济效率与稳定、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绿色生产引领和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基于1999—2020年宏观数据,对30个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得出如下结论: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1999—2020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4个子维度及综合水平均呈现逐步上升态势。研究期间,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内在差异呈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缓慢下降”态势;并且在2020年达到了最低点,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收敛态势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的收敛情况则呈波动状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小兵   唐文凤   梁栋   孙锐   李涛   贾昕为  
[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战略性基础资源,是新型生产要素,是重要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带来新机遇、提供新动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进行部署和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同样高度重视数据要素作用发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推进我国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加速迈进。农业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领域,农业数据要素在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方法]本文阐述了数据要素重要作用,分析了其在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通过总结国内外在探索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提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路径和举措,[结论]建立健全数据要素管理机制,拓展数据资源采集渠道,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推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断上升,且呈现显著空间分化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中国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优化农业资源投入结构、健全农村循环经济差异化发展机制、统筹农村绿色低碳资源配置的举措,以期为提升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朱伟华  黄琳  
构建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增长阶段和2012—2016年的基本稳定阶段,并呈现出由东向西明显递降的特征;2)2000—2016年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07年以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5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08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08—2016年基本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4)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工业化和降水量,而城镇化和复种指数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颖慧   陈红   游星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对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但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强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强于非主产区的空间格局,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落后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区域差异以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利用熵权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析法,揭示八大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维度与区域差异;从五大发展维度来看,协调与共享发展指数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指数呈波动上涨态势,开放和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从八大经济区来看,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东北综合经济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及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南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相对较低。进一步分析空间分异特征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