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4)
2023(16898)
2022(14014)
2021(12913)
2020(11048)
2019(25168)
2018(24594)
2017(46441)
2016(25562)
2015(28655)
2014(28248)
2013(28570)
2012(26543)
2011(24103)
2010(24315)
2009(23129)
2008(23508)
2007(21403)
2006(18953)
2005(16990)
作者
(78539)
(66076)
(65982)
(62431)
(41835)
(31730)
(29761)
(25929)
(24934)
(23468)
(22821)
(22025)
(21158)
(21065)
(20803)
(20221)
(19985)
(19449)
(19066)
(19034)
(16708)
(16316)
(16202)
(15063)
(15017)
(14793)
(14739)
(14671)
(13459)
(13434)
学科
(113797)
经济(113660)
(98596)
管理(80318)
(80140)
企业(80140)
方法(51263)
(48461)
数学(42167)
数学方法(41811)
业经(33558)
(32880)
农业(31886)
中国(30130)
(23236)
贸易(23227)
(23153)
(22665)
(22448)
财务(22428)
财务管理(22392)
(22186)
企业财务(21219)
技术(19823)
(18521)
(18394)
地方(18348)
(17296)
(17062)
理论(17049)
机构
学院(385934)
大学(383077)
(165822)
经济(162906)
管理(147596)
研究(133816)
理学(127576)
理学院(126183)
管理学(124197)
管理学院(123506)
中国(103951)
(86523)
科学(83680)
(80508)
(73784)
(70290)
农业(67742)
业大(65081)
研究所(64200)
中心(60542)
财经(59442)
(58508)
(54107)
经济学(51482)
北京(50255)
(46878)
经济学院(46738)
(46435)
师范(46281)
(45470)
基金
项目(255792)
科学(201294)
基金(188367)
研究(180288)
(167305)
国家(165810)
科学基金(140523)
社会(117741)
社会科(111388)
社会科学(111353)
(99733)
基金项目(99565)
自然(91755)
自然科(89716)
自然科学(89681)
自然科学基金(88188)
(84081)
教育(80717)
资助(76510)
编号(70227)
重点(58014)
(57278)
成果(56039)
(55826)
(55252)
(52600)
创新(51187)
科研(49686)
国家社会(49668)
教育部(48147)
期刊
(186712)
经济(186712)
研究(108902)
(84437)
中国(72054)
学报(68540)
科学(62479)
(58389)
农业(56947)
管理(54127)
大学(50939)
学学(48877)
(37028)
金融(37028)
业经(34821)
技术(31012)
(30903)
财经(30032)
教育(29755)
经济研究(29301)
(25929)
问题(25407)
技术经济(21428)
(21261)
世界(20845)
(20662)
业大(18120)
科技(17984)
商业(17910)
国际(17790)
共检索到57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战伟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揭示其动态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使用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了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动态演进,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农业TFP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是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表明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技术效率普遍恶化,而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显著;农业金融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对中国农业TFP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农业TFP则产生了阻碍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则对农业TFP产生的正效应不显著。[结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省份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怀玉  菅利荣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全部以实物量指标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以避免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并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呈增长趋势;造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从四大地区来看,只有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云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方面在整个时间段表现为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表现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相互背离,只是近两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出现了双向增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公共投资、工业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城市化程度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张艳丽  
本文以分析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为基础,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KS和T检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然后,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构成;最后利用面板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诸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从业人员对农业生产效率值的影响较为明显;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农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会显著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康亚文  彭博  赵浚夷  刘泠岑  张倩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国内外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的文献,探究其测算结果的一致性,以期为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及其结果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方法]首先对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再对纳入文献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区域、方法、投入产出指标和年份区间的梳理,进而基于Meta分析定量化地分析各研究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结果之间的异质性,并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TFP增长率测算总体异质性较低(I~(2)=10%),剔除单独省份或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的文献后,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增大(I~(2)=18%);(2)投入指标方面,劳动力投入指标使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时的测算结果异质性较高(I~(2)=61%),而使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时,测算结果同质性显著(I~(2)=0);(3)测算方法方面,使用DEA方法测算所得结果间同质性显著(I~(2)=0);(4)测算时段方面,各时段内农业TFP增长率测算结果呈现高度异质性,1992—1997、1998—2003、2004—2008、2009—2015各时段下I~(2)结果分别为 94%、89%、68%、87%。[结论](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79—2015年期间年均增长2%是较为准确的测算结果,且单独省份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以全国为研究区的文献间的异质性;(2)投入产出指标的遴选对农业TFP增长率测算结果有一定影响;(3)测算方法是农业TFP增长率异质性的主要来源;(4)农业TFP增长率测算中相关指标所选不变基期对长时间跨度测算结果影响不大,但对具体时段内的农业TFP测算结果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晓  张屹山  
本文运用符合物料守恒条件的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分别对1990~2011年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与传统的技术效率相比,环境效率不仅能体现农业生产中各种要素的利用效率,还能揭示农产品要素投入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慢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与农作物对生产要素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增长缓慢密切相关。由于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上的缺陷,中国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效率增速缓慢,导致了农业污染控制难度加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困难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霞婷  李强  吴超  马锦怡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和长期收敛性,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农业发展差距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基于中国29个地区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log(t)回归的PS收敛检验分析累积农业TF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农业TFP的动态分析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TFP增长的速度放缓。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1986-2017年的农业累积TFP增长在全国省际层面和东、中、西、东北4大区域层面都发散,但存在6组俱乐部收敛和4个不收敛地区。从收敛速度来看,俱乐部1的收敛速度最快,是唯一的绝对收敛,俱乐部2的收敛速度最慢;根据累积农业TFP增长的差异,可以将收敛俱乐部划分为“高速增长”、“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3种类型。“高速增长”俱乐部(俱乐部1,2)与其他俱乐部(俱乐部3-6)的增长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是其他俱乐部之间增长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应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资源禀赋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实现有效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朝静   杨坤   田云  
基于2005-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科学估算中国农业生态价值,进而将其作为一种合意产出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构建EBM-GML模型测算和分解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等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5-2021年,中国农业生态价值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且形成“西高、中次、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二,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08%,表现出阶段性的波动式增长和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生态技术进步驱动。第三,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总体差异明显扩大,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此外,全国和三大区域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s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第四,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明显扩大,分布形态呈现由“单极化”向“两极化”和“多极化”演进的趋势,且分布动态的内部流动性较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尹朝静  高雪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和威胁。本文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因素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估体系,采用序列MSBM-DEA模型测算了1978~2018年中国28个省(市、区)农业TFP及其分解的变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情形下农业TFP的测算和分解结果。研究发现:在未纳入气候因素情形下,中国农业TFP增长率明显被高估,气候因素特别是干旱事件对中国农业TF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从农业TFP增长的分解结果看,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农业技术进步都是推动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TFP增长的贡献有限;无论是否考虑气候因素,中国农业TFP增长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不均衡性,并且不同省份农业TFP增长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孟菲  郑晶  
基于2007—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分三个阶段进行检验,并分析各省份农业TFP的时间演变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1)与不考虑环境因素和考虑环境因素得出的农业TFP相比,考虑农业碳吸收量得出的农业TFP更精确。(2)中国农业TFP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区域上差异明显且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3)农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效率保持稳定态势,对农业TFP增长的贡献度有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孟菲  郑晶  
基于2007—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分三个阶段进行检验,并分析各省份农业TFP的时间演变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1)与不考虑环境因素和考虑环境因素得出的农业TFP相比,考虑农业碳吸收量得出的农业TFP更精确。(2)中国农业TFP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区域上差异明显且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3)农业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技术效率保持稳定态势,对农业TFP增长的贡献度有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国平  黄利  曹跃群  
采用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在测算了农业TFP的基础上,对TFP的动态演变、结构因素、地区差距及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业TFP年平均增长率为6.3%,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动趋势,且东、中、西部TFP增长指数及其构成因素存在明显差异。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也不容忽视。此外,全国及三大经济带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全国和中、西部出现显著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而东部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却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胜  余芝雅  安庆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很多环境污染指标在世界排名也显著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经济增长对环境一定是有害的吗?也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围绕着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是很多文献都是利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排放关系来识别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认清这两者都是生产过程的产出,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导致产出的结果。忽略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效率变化,只研究两个产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基础,也妨碍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正是循着这个方向,很多学者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环境绩效指标。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物流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物流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物流业TFP具有趋同现象;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程对物流业TPF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需求条件和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