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8)
2023(15054)
2022(12403)
2021(11420)
2020(9594)
2019(21295)
2018(20833)
2017(39102)
2016(21268)
2015(23707)
2014(22972)
2013(23227)
2012(21218)
2011(19199)
2010(19431)
2009(18661)
2008(18664)
2007(16829)
2006(15065)
2005(13637)
作者
(62661)
(52525)
(52224)
(49447)
(33003)
(25183)
(23467)
(20523)
(19839)
(18656)
(18038)
(17421)
(16815)
(16545)
(16340)
(15833)
(15480)
(15412)
(15109)
(15070)
(13145)
(12913)
(12724)
(12041)
(11789)
(11774)
(11682)
(11568)
(10527)
(10513)
学科
(95369)
(95032)
经济(94909)
(77690)
企业(77690)
管理(73853)
(46922)
方法(40105)
数学(31927)
业经(31799)
数学方法(31716)
农业(30908)
(28735)
中国(26630)
(20882)
(20161)
贸易(20149)
(20066)
财务(20049)
财务管理(20028)
(19738)
企业财务(18970)
技术(18070)
(17165)
(16068)
(15804)
(15399)
(15154)
(14878)
银行(14833)
机构
学院(314657)
大学(308990)
(140953)
经济(138769)
管理(125115)
理学(108085)
理学院(107056)
管理学(105767)
研究(105766)
管理学院(105198)
中国(85691)
(69795)
(64301)
科学(62312)
(62094)
农业(54048)
(53577)
业大(51681)
财经(49693)
中心(48684)
研究所(48534)
(47856)
(45337)
经济学(42847)
北京(40135)
经济学院(38776)
(36998)
(36564)
经济管理(36481)
(36405)
基金
项目(206767)
科学(164796)
基金(154105)
研究(149163)
(135434)
国家(134113)
科学基金(115635)
社会(100515)
社会科(95140)
社会科学(95114)
基金项目(80936)
(80005)
自然(73870)
自然科(72271)
自然科学(72248)
自然科学基金(71100)
(66418)
教育(65984)
资助(61954)
编号(58046)
(46697)
重点(45962)
(45648)
(45477)
成果(45347)
(45176)
国家社会(42683)
创新(41975)
教育部(39890)
科研(39421)
期刊
(161645)
经济(161645)
研究(91002)
(70429)
中国(61885)
学报(50590)
(49475)
科学(48222)
管理(47640)
农业(47456)
大学(39024)
学学(37357)
(32679)
金融(32679)
业经(32239)
技术(25784)
(25578)
经济研究(25369)
财经(25252)
教育(24324)
(21869)
问题(21867)
世界(18502)
(17733)
技术经济(17702)
(16584)
国际(15635)
商业(15251)
农村(14876)
(14876)
共检索到474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贝  李婷  
价值链“低端锁定”已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甚大。探讨中国农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OECD-Ti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中2005—2018年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农业附加值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附加值贸易的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指标,通过OLS模型考察中国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显著,研发资本、国际分工结构、开放程度和汇率水平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红  吴石磊  牛银舟  
发展中国家农业位于全球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谷底,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提供原材料、初级加工等生产环节,长期遭受利益分配不平等待遇。文章通过测算41个代表性国家2000—2016年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发现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差距逐渐扩大。为了研究制约发展中国家农业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利用33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抑制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贸易开放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则起到强化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升起  兰珍先  付华  
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TiVA统计数据,采用Koopman等提出的"GVC地位指数",测算分析了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演变情况,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无论自身比较还是国际间比较,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明显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部门;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内部各部门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呈现"L"型演变特征,这一演变特征与中国的要素禀赋、工业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战略变化有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泽芳  宁凌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附加值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附加值、较低的国内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偏低等特点。国内自给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国内附加值,而国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则集中在中间进口品占比较高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秀香   黄伟凤  
生产性服务是增加值创造过程中重要的中间品投入,对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OECD AMNE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而促进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从细分生产性服务来看,专业与科学技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投入均能显著提高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运输和储存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一定正向影响,而信息和通信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有负向影响,对后向参与度则有正向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产业链上游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利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农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东坡   姜富瀚   崔思雯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地位成为关注焦点。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SPS措施)是影响农业进出口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重要影响。在分析SPS措施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1995—2018年44个主要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SPS措施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SPS措施能够直接提升发起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2)SPS措施通过影响技术水平间接提升发起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3)农业部门技术水平与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且技术水平提高发起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单门限,只有超过门限值后技术水平才会明显提升发起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4)SPS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虽不及发达国家显著,但仍有提升效果。因此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运用SPS措施提高中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中国农业部门技术水平,促进农业部门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江东坡   姜富瀚   崔思雯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地位成为关注焦点。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SPS措施)是影响农业进出口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重要影响。在分析SPS措施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1995—2018年44个主要经济体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SPS措施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SPS措施能够直接提升发起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2)SPS措施通过影响技术水平间接提升发起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3)农业部门技术水平与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且技术水平提高发起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单门限,只有超过门限值后技术水平才会明显提升发起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4)SPS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虽不及发达国家显著,但仍有提升效果。因此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运用SPS措施提高中国的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中国农业部门技术水平,促进农业部门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曹琳琳  
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向更高层级攀升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复杂度在2001—2014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水平呈现下降;基于成本发现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进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密度、人力资本、技术水平、进口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梓梅   李宏  
文章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低碳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从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全球价值链位置双重视角考察了低碳建设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碳建设能够助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攀升,即城市低碳试点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低碳建设会通过推动出口贸易方式转型和促进国内中间品对进口中间品的替代来提升中国城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通过降低全球价值链下游度而非提升全球价值链上游度来提升中国城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碳建设存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正向溢出效应,但并未表现出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溢出效应。以上结论能为我国利用低碳建设契机加速全球价值链攀升并实现区域间协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淑娟  
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Ti VA为基础,利用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中国14个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整体上均呈上升态势,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实证检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资资本、经济自由度、研发投入均能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起到提升作用,而非熟练劳动力的投入增加则阻碍了价值链地位的提升。4大要素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因价值链分工环节不同表现出异质性。两种异质性分析结果互相印证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因素会因分工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从要素密集度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价值链地位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两者均远高于知识密集型行业,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国家政策"敏感性"较高。从技术分工角度来看,以半成品贸易为主的制造业中,各种支持性举措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峰  
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国际分工地位是决定一个部门生产和出口对国内增长贡献的重要因素,且反映了该部门生产和贸易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部门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与其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其中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对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国际分工地位呈现负相关关系。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以规模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及国内生产配套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怡  李平  
探寻价值链影响因素,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FDI)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出中国工业行业价值链(GVC)地位指数,回归分析了FDI对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并阐述了其影响价值链地位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FDI显著促进了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其中,按FDI动机分组,市场导向型FDI对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出口导向型FDI对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按FDI来源地分组,来自港澳台地区的FDI价值链升级效应更突出;按东道国行业制度环境分组,较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有效放大FDI的价值链升级效应;按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组,FDI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FDI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价值链升级作用并不显著。制度环境主要通过前向溢出途径实现其对FDI价值链升级效应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汤碧  常月  
本文在探究中国农业产业价值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在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了分析,借助前向后向联系分析发现,中国农业在亚太生产网络中地位有略微的上升,但是上升幅度并不大,而且参与价值链程度也较低,农业参与生产加工层次不高。中国农业价值链存在着劳动力分配不均、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业未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及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阶段低等问题,整体呈为价值链短、弱、窄的现象。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增加农业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提升劳动力人口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多元化等途径解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文章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整体及三类技术制造业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逐年增强,加入WTO更是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但是中国的GVC地位指数均为负,说明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但三类技术制造业却表现出不同的动态演变特征,其中,中技术及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在波动中下降,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却稳步提升并向上游位置靠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仁健  黄延信  王忠海  张新慧  
1979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使1979—1990年农业的增长率比改革前30年的增长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业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然而,在此过程中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明显研究不够:一是1979年以来的农业改革究竟是按照什么线索演进的;二是已经进行12年的农业改革究竟带来了什么实质性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