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40)
2023(18891)
2022(15949)
2021(14826)
2020(12560)
2019(28604)
2018(28189)
2017(54005)
2016(29457)
2015(32948)
2014(32418)
2013(32579)
2012(29972)
2011(27218)
2010(27158)
2009(25600)
2008(25424)
2007(22571)
2006(20155)
2005(17830)
作者
(88582)
(74022)
(73455)
(69684)
(46810)
(35335)
(33101)
(29060)
(28119)
(26412)
(25391)
(25018)
(23504)
(23494)
(23038)
(22426)
(21938)
(21872)
(21235)
(21164)
(18633)
(18237)
(17982)
(16893)
(16590)
(16438)
(16409)
(16354)
(14974)
(14803)
学科
(123344)
经济(123191)
(105242)
管理(90396)
(86319)
企业(86319)
方法(55429)
(49517)
数学(45577)
数学方法(45136)
业经(35541)
(34547)
中国(32881)
农业(32857)
(25301)
(24407)
(24203)
贸易(24192)
(23584)
(23557)
财务(23495)
财务管理(23467)
企业财务(22257)
技术(21644)
地方(21378)
(20552)
理论(20172)
(19277)
(18910)
(18419)
机构
学院(431143)
大学(430065)
(178185)
经济(174844)
管理(170036)
理学(147383)
研究(147369)
理学院(145784)
管理学(143415)
管理学院(142662)
中国(114185)
科学(92915)
(91613)
(90226)
(78703)
(75658)
业大(71894)
农业(70373)
研究所(69406)
中心(66427)
财经(63839)
(63637)
(58344)
北京(57405)
(54009)
经济学(53657)
师范(53404)
(52035)
(50603)
经济学院(48593)
基金
项目(293560)
科学(230654)
基金(214712)
研究(209929)
(189805)
国家(188157)
科学基金(160277)
社会(134449)
社会科(127216)
社会科学(127178)
(114175)
基金项目(114055)
自然(105195)
自然科(102797)
自然科学(102763)
自然科学基金(100981)
(96178)
教育(94213)
资助(87751)
编号(83713)
成果(67065)
重点(65862)
(64974)
(63153)
(62373)
创新(57862)
课题(57001)
科研(56306)
国家社会(55825)
(55568)
期刊
(198749)
经济(198749)
研究(124532)
(87182)
中国(79473)
学报(75472)
科学(68473)
管理(62042)
(60181)
农业(58767)
大学(56521)
学学(53922)
(41796)
金融(41796)
教育(39041)
业经(36616)
技术(34574)
财经(31621)
经济研究(30832)
(30784)
(27160)
问题(26623)
(22609)
技术经济(22292)
科技(21435)
世界(20776)
业大(20341)
(19970)
现代(19702)
理论(19300)
共检索到632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楠  李江华  
本文在利用Bootstrap-DEA技术测度1999~2009年全国31个省份农业信贷效率的基础上,以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启动为界,通过分时段Tobit模型分析中国农业信贷效率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999~2009年农业信贷效率值总体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但在2003年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Bootstrap-DEA技术具有较好的纠偏效能和精确度,经Bootstrap纠偏后的全国平均农业信贷效率显著下降0.0568个单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下农业信贷效率影响因素呈现多样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曹明福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海彬  
应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1993~2010年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并且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总体偏低,环境污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值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农业比重、政府农业支持力度以及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工业化和农民收入水平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改善具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建斌  李大胜  
文章基于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是目前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伟   张明斗  
文章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20年中国省域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明确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省域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结构的稳定性较强;河南、山东、湖北等农业生产大省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行动者地位,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理位置较偏或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省份处于边缘行动者地位;缩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业技术水平差异、农业人力资本差异、市场化水平差异有助于强化区域间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且地理距离邻近的省份间更容易建立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陶爽  
为有效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给的低效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机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SBM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实证评估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结合Tobit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2年农业保险机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先降后升态势,纯技术效率变动则比较平稳。从各类机构效率的比较来看,专业性机构技术效率值达到1.39,经营效率处在领先地位;外资机构规模效率优势明显,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综合性机构的效率值偏低,经营效率相对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保险经营年限与经营效率关系不显著,农业保险业务比重与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佩  张为付  
为探究技术异质情况下的中国农业能源率及其演变趋势,基于技术异质性框架,采用共同边界模型对近20年来中国农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标准差椭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双向固定效应等方法考察农业能源效率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中国农业能源效率均值为0.612,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空间上,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效率低下与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不足和技术推广落后有关。时间上,椭圆面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效率分布不存在明显的收敛或发散趋势;3)Dagum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省际间存在差距,但呈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能源效率省际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与种植结构及基础设施水平正向相关,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及受灾率负向相关。基于分析结论,最后提出三点提升农业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2—2020年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现缩小态势,落后省份的追赶成效开始显现,但与领先省份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呈“中部塌陷”分布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科研财政拨款、城镇化率、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等因素均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投入强度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在控制省份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后,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及显著性保持不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薛龙飞  张俊飚  
为探讨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综合运用生产函数、GIS、泰尔指数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仍然偏低,高效率省份上升幅度较小,低效率省份增长幅度较大。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效率高值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部分省份,而低效率省份则集中分布于华北平原地区,呈现由中部向南和向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由泰尔指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呈总体缩小态势,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2—2020年各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呈现缩小态势,落后省份的追赶成效开始显现,但与领先省份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呈“中部塌陷”分布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科研财政拨款、城镇化率、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等因素均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投入强度会显著抑制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在控制省份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后,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及显著性保持不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玲玲  丁雪丽  沈莹  王宗志  王小红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解析农业用水效率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是寻求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策略的前提。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值,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且水平总体偏低。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年降水量、农业用水占比、农产品多样性、节水灌溉面积、亩均灌溉费用等的空间异质性及对用水效率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用水效率提高策略侧重不同:新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有效举措在于调整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南方地区的出路在于强化蓄水、截水、节水等工程建设;黑龙江着力于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山东、河南、天津、河北、北京、吉林、辽宁与上海等省需综合考虑自然禀赋、用水结构、种植结构、节水技术与经济因素;西南、西北地区不宜通过提高亩均灌溉费以提高用水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不同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云  黄杰  
基于1997—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窗口DEA模型测度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利用社会网络和模体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上海、天津、重庆等地在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对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引领作用;块模型分析显示,四大板块的农业生态效率互动紧密,全国联动效应显著;模体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非均衡关联关系大量存在;QAP回归结果表明,相似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市场化程度和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地理相邻对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