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1)
2023(11723)
2022(9587)
2021(8926)
2020(7615)
2019(17190)
2018(16718)
2017(32263)
2016(16844)
2015(18673)
2014(18201)
2013(18413)
2012(16906)
2011(15187)
2010(15361)
2009(14878)
2008(15018)
2007(13609)
2006(12229)
2005(11334)
作者
(46225)
(38948)
(38657)
(36541)
(24482)
(18566)
(17483)
(15180)
(14761)
(13821)
(13365)
(12953)
(12540)
(12097)
(12031)
(11740)
(11336)
(11155)
(11055)
(10845)
(9524)
(9436)
(9345)
(8977)
(8802)
(8706)
(8494)
(8449)
(7751)
(7694)
学科
(88370)
(81798)
经济(81688)
(67354)
企业(67354)
管理(58585)
(47802)
方法(36159)
农业(32346)
业经(28896)
数学(28472)
数学方法(28329)
(25676)
中国(25142)
(19607)
(18228)
财务(18224)
财务管理(18205)
企业财务(17233)
(16730)
贸易(16720)
(16418)
技术(16321)
(15973)
(14862)
银行(14859)
(14510)
(14311)
(13743)
(12999)
机构
学院(250572)
大学(243803)
(122749)
经济(121041)
管理(105008)
理学(90011)
理学院(89297)
管理学(88429)
管理学院(87974)
研究(80147)
中国(72106)
(55950)
(50955)
(49442)
财经(44566)
科学(41963)
(40685)
(38542)
农业(38513)
经济学(38295)
中心(37967)
(37288)
业大(36230)
经济学院(34744)
研究所(34420)
财经大学(32694)
经济管理(31593)
北京(31083)
商学(29449)
商学院(29201)
基金
项目(159432)
科学(129730)
研究(121923)
基金(121404)
(102868)
国家(101827)
科学基金(90197)
社会(85312)
社会科(80758)
社会科学(80737)
基金项目(63707)
(60534)
自然(53928)
自然科(52788)
自然科学(52778)
教育(52378)
自然科学基金(51959)
(48763)
资助(48743)
编号(47933)
(37696)
国家社会(36942)
(36940)
成果(36879)
(36040)
(35290)
重点(34560)
(33783)
人文(33088)
教育部(33075)
期刊
(141330)
经济(141330)
研究(78202)
(54578)
中国(48287)
(43687)
管理(39461)
农业(36783)
科学(33129)
(32951)
金融(32951)
学报(29451)
业经(28588)
大学(24876)
学学(24152)
财经(22521)
经济研究(21573)
技术(21095)
(19429)
(19241)
问题(19183)
世界(16703)
技术经济(15753)
统计(15368)
(15034)
农村(14748)
(14748)
农业经济(14103)
(13537)
教育(13378)
共检索到38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瑞梅  
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内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进行统计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农业保险反贫困总体收效良好,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逐年攀升。在剥离外部因素与随机干扰后,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区域维度而言,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较第一阶段明显提高,但存在显著异质性。就时间维度而言,调节后的变量效率大多较第一阶段有所攀升。另外,在环境变量中,公共财政投入扩张会导致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降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用机械使用率、农业GDP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以及农村社会救济对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军  付琦玥  
法国是西欧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借鉴其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指导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反贫困事业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PEST理论,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四重维度对中法农业保险进行了比较。中法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实施农业保险追求的政治目标也不同,法国侧重于对市场的调控和修正,我国侧重于反贫困,解决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法国农业保险立法完善,互助保险的经营模式层次分明,保障范围广,财政补贴力度大,发展历史悠久,农民保险意识强,与科技结合紧密,启示我国要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补贴,提高农民保险意识,以及加大农业保险中对新兴科技的应用,以推动我国反贫困事业的进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柏龙飞  张孟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  王礼力  
本文以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提出"农业水贫困"概念,基于农业水贫困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POME-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测度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农业水贫困指数,借助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从时空耦合视角分析其空间格局动态性。研究发现:中国虽然存在较严重的农业水贫困问题,但是大部分省(市)的农业水贫困程度呈缓解趋势;各省(市)大部分年份的农业水贫困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空间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相对于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具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时空依赖效应较弱;农业水贫困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空间整合性,协同高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协同低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水贫困的局部空间联动性较弱,空间集聚性存在相对较高的路径锁定特征。此外,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贫困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军  王彪  
农业保险作为国家反贫困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保障水平关系着农业保险的扶贫力度。而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与国家的制度环境有很大关系。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以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契约约束成本、度量和界定产权的成本、组织活动成本三重维度作为研究基础,对比分析中日制度环境下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及其所产生的反贫困绩效。针对自身发展的不足,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陶爽  
为有效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给的低效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机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SBM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实证评估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结合Tobit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2年农业保险机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先降后升态势,纯技术效率变动则比较平稳。从各类机构效率的比较来看,专业性机构技术效率值达到1.39,经营效率处在领先地位;外资机构规模效率优势明显,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综合性机构的效率值偏低,经营效率相对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保险经营年限与经营效率关系不显著,农业保险业务比重与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佩霞  
目前,民族地区贫困日益转向自然灾害威胁下的家庭生计脆弱,这一贫困性质的变化要求政策干预转向农业保险支持。考察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普遍存在目标瞄准偏离、对三方农险主体激励不足、缺乏地域特殊性等问题。对此,基于反贫困需要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完善,需要从补贴范围、补贴力度等方面做足对农户、保险经营机构、地方政府的激励,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天驰  杨汭华  
因灾致(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及其成果巩固的巨大挑战。基于2019—2020年五省两期农户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门限模型研究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障水平变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保障水平是农业保险能否有效减贫的关键因素,在保障水平越过失效区间后,参加农业保险才可以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并且保障水平的失效区间会随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而扩大。其次,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收入增长、降低收入波动以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方式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最后,对脱贫户、陷贫户、持续贫困户以及持续非贫户进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贫困状态越深,农业保险发挥显著减贫效应所要求的保障水平临界值越小。因此,提高保障水平应成为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借助农业保险强化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主动接纳和投入,从内生动力层面衔接现代农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庆林  
中国的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段庆林1978-1995年间,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和政府开发扶贫,加速了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摆脱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累计有1.85亿农民脱贫。据初步测算,1978-1985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增文  
本文利用《中国住户调查年鉴》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数据分阶段对农村反贫困绩效的推动因素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978-1985年,农村贫困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土地政策的内生性改革;1986-1993年,农村贫困率仍在迅速下降,经济增长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边际收益在下降。尽管在1994-2000年,农村地区实施了开发式扶贫与社会救助"双轮驱动"的反贫困模式,但贫困率下降幅度不大,从贡献率来看,主要是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被分配因素的不合理带来的负向效应部分抵消。2001-2014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增文  
本文利用《中国住户调查年鉴》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数据分阶段对农村反贫困绩效的推动因素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978-1985年,农村贫困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土地政策的内生性改革;1986-1993年,农村贫困率仍在迅速下降,经济增长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边际收益在下降。尽管在1994-2000年,农村地区实施了开发式扶贫与社会救助"双轮驱动"的反贫困模式,但贫困率下降幅度不大,从贡献率来看,主要是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被分配因素的不合理带来的负向效应部分抵消。2001-2014年,农村贫困率有小幅上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贫困的降低程度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扶贫瞄准机制所发挥的收入分配效应不高,导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要素的复合贡献率在下降。纵观农村三十多年的反贫困战略和路径,本文发现,经济增长因素是主导,随着贫困率和贫困缺口率的反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因素缓解贫困的贡献率将会上升。政府应从加大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尺度上来优化农村反贫困的策略和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反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当前的反贫困模式和制度框架也面临着转型。本文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视角,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的深入分析,对中国的贫困重新作出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的系统性制度框架。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族群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贫困的焦点问题,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需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和扶贫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荣茂  马林靖  
农业保险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属于商业保险,又不属于社会保险,而是介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性质之间的一种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各国在举办农业保险时,均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其基本法律依据,规范其制度和行为,以保证农业保险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静  曾维忠  
中国农业保险研究进展谭静曾维忠农业是一个典型的风险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不仅经常遭遇各种自然风险,而且还要经受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因此,如何抵御农业风险,优质经营农业保险,以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各种风险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