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4)
2023(17933)
2022(14937)
2021(14054)
2020(12017)
2019(27784)
2018(27602)
2017(52575)
2016(28162)
2015(32085)
2014(31824)
2013(31592)
2012(28845)
2011(25945)
2010(26041)
2009(24681)
2008(24568)
2007(22182)
2006(19232)
2005(17347)
作者
(80763)
(68001)
(67691)
(64220)
(42832)
(32503)
(30732)
(26578)
(25530)
(24182)
(22891)
(22840)
(21609)
(21262)
(20902)
(20831)
(20077)
(20037)
(19604)
(19411)
(16724)
(16715)
(16542)
(15537)
(15275)
(15221)
(14999)
(14980)
(13718)
(13618)
学科
(125524)
经济(125390)
(107075)
管理(91091)
(89073)
企业(89073)
方法(58870)
数学(49522)
(49145)
数学方法(48807)
业经(35826)
(35710)
中国(33225)
农业(32479)
(24928)
财务(24864)
财务管理(24822)
(24796)
(23991)
贸易(23977)
企业财务(23491)
(23401)
技术(22166)
理论(20776)
地方(20504)
(20425)
(20272)
(20049)
(19087)
(18265)
机构
学院(412472)
大学(406116)
(177055)
经济(173779)
管理(166413)
理学(143704)
理学院(142318)
管理学(139888)
管理学院(139131)
研究(132292)
中国(105223)
(84585)
(79259)
科学(79125)
(75763)
(65895)
财经(63603)
中心(62689)
业大(61824)
(61557)
研究所(59609)
农业(58601)
(57872)
经济学(53820)
北京(52972)
(49421)
师范(48950)
经济学院(48694)
(48595)
财经大学(46811)
基金
项目(272537)
科学(217246)
基金(200638)
研究(199922)
(173727)
国家(172220)
科学基金(150079)
社会(129273)
社会科(122459)
社会科学(122421)
(106962)
基金项目(105521)
自然(96809)
自然科(94704)
自然科学(94677)
自然科学基金(93045)
教育(91538)
(88671)
资助(82598)
编号(81023)
成果(63976)
(61046)
重点(60702)
(59108)
(58700)
创新(54774)
课题(54533)
国家社会(54050)
教育部(52622)
科研(52243)
期刊
(195768)
经济(195768)
研究(114930)
中国(79238)
(73801)
(64060)
管理(62904)
学报(59353)
科学(58291)
农业(50043)
大学(46318)
学学(44000)
技术(39619)
(38206)
金融(38206)
教育(37636)
业经(36532)
财经(31585)
经济研究(30669)
(27464)
(27241)
问题(26023)
技术经济(23401)
统计(22297)
(20771)
世界(20541)
(20297)
(19994)
科技(19268)
商业(19067)
共检索到60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青宁  孙立新  毛世平  
以2009—2017年中国农业企业的混合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网络超效率SBM模型(SSBM)测度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其演变趋势与收敛性进行探究。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为0.421,效率损失情况较为严重,只有极少数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达到并超过1;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集中分布在[0.300,0.500]区间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于0.500的农业企业较少。(2)从时间趋势看,中国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强的经济短波现象,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政策影响较大。(3)从空间趋势看,中国中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这三大区域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东部及西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向中部农业企业追赶的态势,三大区域呈现稳态增长。基于此,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法律规范、法律制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杨璐嘉  姜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SBM模型,本文对2002~2012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的分解,并对中国三大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最后对全国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潜力与潜在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宁夏、山西、云南等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主要受生产特征、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全国农业碳排放的中心已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因此,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碳减排的潜在规模较大,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等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琨  张亚萍  梁远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technological change,TC)指数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EC)指数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娴  毛世平  孙传范  胡小鹿  
本文以2009—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来测度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领域、转化主体和技术类型三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年际增长趋势较弱;相对于其他类型转化主体,事业型研究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模仿创新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悦  陈丽玉  何慧芳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之间的协同是我国高校发展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基于创新链视角,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研究创造和科技价值产生阶段,运用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2012—2017年我国28所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发现:28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效率取得一定进步,研究创造阶段整体效率较高,但科技价值产生阶段效率严重偏低;研究期间28所大学总体上呈现研究创造效率持续提升而科技价值产生效率有所下降的趋势,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率稍有下降。我国各所大学的技术成果转化优势和短板不同,提出应结合自身特点制订相应改进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关乎农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为此本文在构建SSBM-网络DEA模型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将涉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路径分解为转化能力、转化保障、转化动力与转化环境四大指标,共10项二级指标,并使用LightGBM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其路径优化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2009—2017年我国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均值仅为0.421,整体效率损失较大。(2)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主要由转化能力贡献(贡献度为68.93%);转化保障、转化动力与转化环境的贡献度较低(贡献度分别为15.64%、14.73%与0.7%),突出表现在协同创新、融资环境与制度环境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为此,提出了优化我国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伟  康鑫  冯志军  田世海  
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根据高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的特点,构建了GEM-DEA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高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指标进行识别,并对其转化效率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吉雪强  尚杰  
[目的]剔除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更精准测度中国各地农业生态效率,为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建议。[方法]文章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结合三阶段DEA建模法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模型,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剔除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对农业生态效率测度有着明显影响,在外生环境影响和随机干扰下2008—2017年中国31省市农业生态效率均值皆有明显下降,因此使用三阶段SBM模型是必要的;宏观经济环境改善会增加农业生态效率冗余,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科技发展能减少农业生态效率冗余;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生态效率不断改善,第三阶段中国31省市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从2008年的0.37增长到2017年的0.59,但未达到效率前沿,仍具有改进空间,其中,农业生态效率领先省(市、自治区)与落后省(市、自治区)之间差距较大,第三阶段农业生态效率均值最高的广东省比最低的西藏自治区高出0.85。[结论]为了提高农业生态效率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重视科技创新作用;另一方面要多角度推动农业环境改善,促进地区交流合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敏慧  杨传喜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存在的差异性,为配置效率的提升寻求有效措施。[方法]运用超效率DEA,对20012014年间中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以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中国各地区整体的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超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520上升到2014年的0.76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综合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卞圣凯  王吉发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9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空间格局。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技术无效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投入要素冗余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灌溉、劳动力、化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生保  席艳玲  赵祥  
本文运用SORM-BCC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农业39家主要上市公司2002—2009年的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静态来看,由于规模效率不高,使得综合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从动态来看,技术水平变化是TFP增长的强劲来源,然而,由于规模效率变化呈现明显衰退,影响了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中部地区、渔业和林业上市公司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资产周转率和人均资本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迪  王明新  钱中平  季彩亚  
[目的]测度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揭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省际差异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改善潜力,提出改善措施。[方法]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我国20112014年各省份和四大区域(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并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分析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东北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天津、贵州的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和天津、宁夏的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冗余,具有较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梅  李孟蕊  邱小芳  胡梅梅  
通过构建环境规制指标体系,利用中国2012—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关数据,采用SE-SBM模型评估得到各个省份的环境规制效率值,比较分析各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环境规制大多数省份都是有效的,只有少数省份的环境规制无效,其中黑龙江省的农业环境规制效率最高,山西省农业环境规制效率最低。从地区上来看,东部地区省份的农业环境规制效率相对较高,西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农业环境规制效率相对较低。根据模型结果,对造成规制效率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以2009—2016年中国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涉农企业本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前期影响显著,经费质量、人才质量、企业规模以及国有属性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创新联盟模式促进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的研发禀赋区间分别是(3.221,3.422]和(3.363,3.438];(3)当涉农企业研发禀赋结构不合理时,创新联盟模式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无显著影响;当涉农企业研发禀赋结构处于"低研发经费-高研发人员"区间时,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可显著提高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