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45)
- 2023(21278)
- 2022(17983)
- 2021(16762)
- 2020(14003)
- 2019(31729)
- 2018(31442)
- 2017(60050)
- 2016(32455)
- 2015(36455)
- 2014(36217)
- 2013(36098)
- 2012(33482)
- 2011(30468)
- 2010(30876)
- 2009(28930)
- 2008(28760)
- 2007(25991)
- 2006(23478)
- 2005(21445)
- 学科
- 济(141197)
- 经济(141014)
- 业(113463)
- 管理(103937)
- 企(93501)
- 企业(93501)
- 方法(55716)
- 农(51225)
- 数学(44922)
- 数学方法(44487)
- 中国(42325)
- 业经(39655)
- 财(39517)
- 农业(34195)
- 制(31694)
- 地方(31236)
- 贸(25852)
- 技术(25834)
- 贸易(25827)
- 学(25821)
- 务(25460)
- 财务(25384)
- 财务管理(25341)
- 易(25105)
- 银(24076)
- 企业财务(24027)
- 银行(24026)
- 和(23608)
- 理论(23392)
- 行(23143)
- 机构
- 学院(467981)
- 大学(466593)
- 济(198903)
- 经济(194879)
- 管理(185528)
- 研究(162180)
- 理学(158387)
- 理学院(156671)
- 管理学(154432)
- 管理学院(153556)
- 中国(127239)
- 京(101193)
- 科学(95173)
- 财(92930)
- 农(82251)
- 所(81330)
- 中心(73343)
- 研究所(72964)
- 江(72389)
- 财经(72303)
- 业大(68421)
- 经(65645)
- 北京(64734)
- 农业(63043)
- 范(60653)
- 师范(60150)
- 经济学(59381)
- 院(58180)
- 州(57397)
- 经济学院(53365)
- 基金
- 项目(304837)
- 科学(241886)
- 研究(228783)
- 基金(221625)
- 家(191445)
- 国家(189713)
- 科学基金(163900)
- 社会(147177)
- 社会科(139373)
- 社会科学(139338)
- 省(118832)
- 基金项目(116847)
- 教育(103179)
- 自然(102912)
- 自然科(100496)
- 自然科学(100474)
- 自然科学基金(98738)
- 划(98622)
- 编号(93331)
- 资助(90039)
- 成果(76627)
- 发(68191)
- 部(68170)
- 重点(67793)
- 创(66038)
- 课题(64231)
- 创新(61169)
- 国家社会(60958)
- 制(59226)
- 教育部(58789)
- 期刊
- 济(233541)
- 经济(233541)
- 研究(146282)
- 中国(102142)
- 农(79809)
- 管理(73407)
- 财(72969)
- 学报(68614)
- 科学(66745)
- 农业(53905)
- 大学(53637)
- 教育(52651)
- 学学(50312)
- 融(48869)
- 金融(48869)
- 技术(41825)
- 业经(40821)
- 财经(36299)
- 经济研究(35719)
- 经(31269)
- 问题(30540)
- 业(29037)
- 技术经济(24965)
- 科技(23446)
- 贸(23270)
- 世界(23010)
- 现代(22259)
- 图书(22220)
- 版(21900)
- 理论(21618)
共检索到728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王辉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基于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补齐机制,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充分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 不充分 农业科技创新 补齐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维祥 王睿 刘程军 徐严 刘晓雯
基于重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熵权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空间自相关、趋势面、空间引力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GWR模型探究其背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且两极分化和层级差异较大,总体呈东北—华北—华东区向西南—西北区层级式递减的发展态势。(2)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地域内部分异明显,空间格局基本呈倒ζ形趋势。其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东北区与华东区空间联系强度明显,形成黑龙江—浙江—安徽空间三角强联系及陕西—山东、山东—湖北、陕西—浙江交叉强联系的空间分异格局。(3)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本强度、互联网+战略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农村经济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对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由负向影响效应转为正向效应,区域开放程度对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负向效应。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时空演进特征 地理加权回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久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莉 程晓宇 孙晓霞
印度拥有世界最大的农业研究系统,研究其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愿景以及重点关注的领域,对于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发展动向以及推动开展"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印度农业科技发展的愿景,阐述了其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领域,并从政策组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技术转让等方面探究了创新举措。最后,对印度农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总结,指出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印度 农业研究 创新 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岩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萌山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亿吨,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5.2%,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农产品进口持续增加。新形势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与农业结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 支撑能力 体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明晓 马小南
我国的农业金融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它将对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的创新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措施,而农业金融制度的健全、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将最大化的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促进科技创新到投放的转化速度。可见,加快农业金融制度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注重农业金融人才的培养,将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与运用。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发展 农业金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忠良
《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左停等主编。全书分为5个章节,即"研究背景与设计""总体规模与构成特点分析""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开发与管理""发展趋势与地区比较""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全面调查、分析与判断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马文斌
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但目前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较少。论文尝试分别运用专家调查定性方法和因子分析定量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运用证据理论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信息融合。结果表明,该综合方法克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使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综合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寇文煜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是,重视尖端农业创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普及应用,把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与上世纪四十年代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机械化和化学化相比,当前世界各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是农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因工程技术、电脑信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各国农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的科学技术创新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场新的变革,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科研管理者,本文是他在第四届国际农业科学院院长高层研讨会上的英文演讲整理稿。李家洋在演讲中提出重视农业科技发展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还在演讲中热情洋溢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介绍了这所建立于1957年的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对农业科研管理的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与需求还存在着不均衡现象,这势必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论文尝试运用经济学原理对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供需不均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创新资源,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市场机制等相关对策,引导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走向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成果 供需均衡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