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1)
2023(13526)
2022(11027)
2021(10159)
2020(8554)
2019(19124)
2018(18655)
2017(35217)
2016(18997)
2015(20973)
2014(20335)
2013(20524)
2012(18837)
2011(17050)
2010(17035)
2009(16109)
2008(16174)
2007(14518)
2006(12944)
2005(11507)
作者
(56502)
(47565)
(47262)
(44566)
(29749)
(22842)
(21141)
(18772)
(17940)
(16730)
(16372)
(15740)
(15081)
(14936)
(14769)
(14262)
(14001)
(13947)
(13606)
(13592)
(12006)
(11577)
(11513)
(10833)
(10632)
(10557)
(10530)
(10434)
(9565)
(9457)
学科
(87566)
(86793)
经济(86688)
(70073)
企业(70073)
管理(63712)
(46121)
方法(37538)
农业(30504)
业经(30182)
数学(29919)
数学方法(29768)
(26084)
中国(23769)
(18554)
贸易(18545)
(18517)
财务(18511)
财务管理(18497)
(18248)
(18163)
企业财务(17535)
技术(17376)
(16076)
(14699)
(14454)
(13812)
(13048)
地方(12263)
(12259)
机构
学院(283344)
大学(277027)
(129285)
经济(127436)
管理(112775)
理学(98144)
理学院(97207)
研究(96211)
管理学(95969)
管理学院(95476)
中国(77484)
(67563)
科学(57848)
(57248)
(54895)
农业(52391)
(49181)
业大(48914)
研究所(44907)
财经(44606)
中心(43523)
(41603)
(40906)
经济学(39759)
经济学院(36140)
北京(35455)
经济管理(33709)
(33172)
农业大学(32897)
财经大学(32754)
基金
项目(190669)
科学(152024)
基金(142846)
研究(135696)
(126460)
国家(125264)
科学基金(107688)
社会(91955)
社会科(87075)
社会科学(87050)
基金项目(75891)
(73654)
自然(69241)
自然科(67752)
自然科学(67730)
自然科学基金(66645)
(61108)
教育(58890)
资助(56804)
编号(51961)
(43931)
(43165)
(42718)
重点(42572)
(42092)
国家社会(39522)
成果(39510)
创新(39278)
(36788)
科研(36611)
期刊
(146182)
经济(146182)
研究(79014)
(68779)
中国(52858)
学报(47349)
农业(46575)
科学(45178)
(42910)
管理(42124)
大学(36215)
学学(35145)
业经(30054)
(27695)
金融(27695)
(24886)
经济研究(23021)
财经(22555)
技术(22157)
问题(20073)
(19566)
世界(17354)
教育(16477)
技术经济(16384)
(15913)
(15070)
农村(14202)
(14202)
农业经济(13831)
国际(13819)
共检索到41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晓敏  张俊飚  李兆亮  
梳理1985—2017年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演进,采用Pyatt分解的基尼系数量化区域分布差异变化,并实证省域层面专利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专利数加速攀升,专利以动植物栽培管理工艺和人工合成剂类居多,研发主体以本土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本土企业在数量上正赶超美日欧跨国公司;区域间专利布局不均衡且存在马太效应,东北区域内失衡严重;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专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与地方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东部,长江、黄河流域内多而流域外少,沿海多而内陆少,西南部多于西北部和东北部;(3)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聚集区域有5个,主要以京津、浙东、陇东、黔东、滇西为核心;(4)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独特的地域资源、差异化的民族特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结论]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将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提供精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未来需要深入发掘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资源评估、保护规划的运用深度和广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以中国14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描述以及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测算分析了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探讨了产生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较为不平衡;但随着时间推移,东部地区的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向中部地区转移。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吸收农业外资相对滞后与其自身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弱、对外开放力度不够以及人力资本匮乏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武荣伟  王弘儒  
研究目标:农业用水效率在区域层面的空间交互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利用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全要素用水效率指标测度中国省际农业用水效率,并首次采用VAR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识别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交互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总体分布态势;由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集聚特征仅体现在小范围地区,而在整体上未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传统的空间计量模型并不适用于识别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创新:基于VAR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农业用水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空间交互影响。研究价值:充分利用空间交互影响效应实现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协同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武荣伟  王弘儒  
研究目标:农业用水效率在区域层面的空间交互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利用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全要素用水效率指标测度中国省际农业用水效率,并首次采用VAR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识别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交互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总体分布态势;由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集聚特征仅体现在小范围地区,而在整体上未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传统的空间计量模型并不适用于识别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创新:基于VAR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兆亮  罗小锋  杨钰蓉  
以农业发明专利的授权数为表征指标,利用泰尔指数,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2—2016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产出的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的产出水平持续提高,其中东部地区农业专利产出水平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②由泰尔指数可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总体差异较明显,相比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对其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③经济发达地区受人均GDP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受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欠发达地区最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王倩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陶爽  
为有效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给的低效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农业保险机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SE-SBM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实证评估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效率,结合Tobit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2年农业保险机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先降后升态势,纯技术效率变动则比较平稳。从各类机构效率的比较来看,专业性机构技术效率值达到1.39,经营效率处在领先地位;外资机构规模效率优势明显,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综合性机构的效率值偏低,经营效率相对落后。相关分析表明,农业保险经营年限与经营效率关系不显著,农业保险业务比重与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李海鹏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态势,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明显放缓期等四个变化阶段。其中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8%、2.38%。农业碳排放总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农业大省。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变形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劳动力规模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楠  李江华  
本文在利用Bootstrap-DEA技术测度1999~2009年全国31个省份农业信贷效率的基础上,以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启动为界,通过分时段Tobit模型分析中国农业信贷效率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999~2009年农业信贷效率值总体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但在2003年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Bootstrap-DEA技术具有较好的纠偏效能和精确度,经Bootstrap纠偏后的全国平均农业信贷效率显著下降0.0568个单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下农业信贷效率影响因素呈现多样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科艳  曹明福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采用一步法进行估计,测度了中国30个省区1981—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产存在严重技术非效率,1981—2011年间中国30个省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平均值只有0.55。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均农业GDP代表的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因素、有效灌溉率反映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工业化程度、受灾率以及财政支出占GDP比率反映的政府干预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作用,农业GDP占全部GDP比重代表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动力密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循刚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数、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在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农业"走出去",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将不可避免。对外直接投资是农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模式,但目前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并不大,因此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经典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建立了10大假设,并利用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并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多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数据检验。文章最后对优化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