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2)
- 2023(13070)
- 2022(10891)
- 2021(10089)
- 2020(8762)
- 2019(20246)
- 2018(19849)
- 2017(38485)
- 2016(20755)
- 2015(23594)
- 2014(23524)
- 2013(23955)
- 2012(22271)
- 2011(20176)
- 2010(20418)
- 2009(19602)
- 2008(19970)
- 2007(18183)
- 2006(16030)
- 2005(14534)
- 学科
- 济(100214)
- 经济(100102)
- 业(91665)
- 企(73888)
- 企业(73888)
- 管理(69762)
- 农(47084)
- 方法(45289)
- 数学(36897)
- 数学方法(36686)
- 农业(30943)
- 业经(30647)
- 财(29534)
- 中国(26380)
- 制(20723)
- 务(20610)
- 财务(20594)
- 财务管理(20561)
- 贸(20299)
- 贸易(20290)
- 易(19787)
- 企业财务(19450)
- 技术(17885)
- 策(17126)
- 和(16602)
- 地方(15823)
- 体(15581)
- 划(15528)
- 学(15325)
- 银(14303)
- 机构
- 学院(315031)
- 大学(310239)
- 济(143861)
- 经济(141426)
- 管理(126033)
- 理学(108578)
- 理学院(107499)
- 管理学(106134)
- 管理学院(105558)
- 研究(105273)
- 中国(85202)
- 农(65141)
- 京(64425)
- 财(63931)
- 科学(60925)
- 所(53697)
- 财经(51202)
- 农业(50197)
- 中心(48567)
- 研究所(48396)
- 业大(48251)
- 江(47715)
- 经(46518)
- 经济学(44357)
- 北京(40659)
- 经济学院(40270)
- 财经大学(37330)
- 范(37040)
- 州(37038)
- 经济管理(36778)
- 基金
- 项目(201278)
- 科学(160506)
- 基金(149343)
- 研究(149101)
- 家(128735)
- 国家(127519)
- 科学基金(110301)
- 社会(99051)
- 社会科(93665)
- 社会科学(93639)
- 基金项目(79129)
- 省(77858)
- 自然(68995)
- 自然科(67447)
- 自然科学(67426)
- 自然科学基金(66333)
- 教育(66169)
- 划(64093)
- 资助(60398)
- 编号(59847)
- 成果(47317)
- 部(46588)
- 重点(44567)
- 发(44418)
- 创(44236)
- 业(43359)
- 国家社会(41673)
- 创新(40699)
- 教育部(39956)
- 课题(39635)
- 期刊
- 济(165733)
- 经济(165733)
- 研究(92133)
- 农(65959)
- 中国(59632)
- 财(51596)
- 管理(46325)
- 学报(45401)
- 科学(45302)
- 农业(44479)
- 大学(35253)
- 学学(33740)
- 融(32006)
- 金融(32006)
- 业经(31996)
- 技术(26915)
- 财经(26052)
- 经济研究(25631)
- 业(23970)
- 教育(22849)
- 问题(22657)
- 经(22528)
- 技术经济(18970)
- 世界(18844)
- 贸(18249)
- 版(15738)
- 商业(15527)
- 国际(15472)
- 经济问题(15120)
- 农村(15037)
共检索到47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占我国社会总产值的1/5,农业收入占全国收入的1/3,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轻工业中70%的原料来自于农业。因此,必须研究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把握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联系的数量特征。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主要包括: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农产品与非农产品之间的价格链锁关系;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生产协调关系。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借助于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统计数据对上述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非农业建设用地非农业建设用地是“非农业生产建设用地”的简称。非农业建设用地是指建设用地中除农业建设,以外的建设用地,即平时一般习惯上所说的建设用地。按照权属性质、建设投资和利用类型的不同,非农业建设用地可以分为国家建设用地、乡(镇)村建设用地和其他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鲜
稳定地增加农业投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农业的投资又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支持。40多年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资由1950年的2.74亿元,增至1991年的200多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37倍多,平均每年递增12.8%。巨额的投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问题存于,我国农业投资的增长不是匀速的、直线的,而是在循环波动中实现的。农业投资的循环增长,是我国财政分配支出中周期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也是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文锋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国家。南非自然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因此南非政府注重通过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南非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以科技进步带动本国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就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南非 农业科技 研发 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朝贤
一、前 言 从劳动就业的观点而言,台湾经济发展的转折点约发生于1964年。该年农业就业人口为181万人,达到最多,占总就业人口的49.4%,年平均每人国民收入为189美元。换言之,在1964年以前,农业在台湾是一种最能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顾海兵
自1984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呈现萎缩状态。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75%的粮食,其1988年产量低于历史最高水平(84年)达3.3%,若考虑到人口增长率,则人均粮食产量88年比84年要低9%;棉花产量低于历史最高水平达50%;油料产量低于历史最高水平16%。严重波动的农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对农业的再度关注。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我国农业滞后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农业收入偏低,与非农业收入差距过大,谷贱伤农,农业比较利益太低,挫伤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本文试图从数量上对农业与非农业合理收入分配比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研究有所促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静怡 张帅 陈志钢 毛世平
中非农业合作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非农业合作经验加以总结,有利于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范围的农业国际合作提供借鉴。中非农业合作已逐渐发展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模式。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当前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形式,从建设期到技术合作期全程体现了其采用的"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与早期政府间合作模式相比,其成效明显得以提升,但依然面临经营不可持续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中非农业合作的PPP模式的建议:公私双方应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共担权责;根据合作国经济状况灵活设置对企业的补贴时间,并通过多种形式最大化利用补贴款;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沟通对接,将PPP项目嵌入当地的社会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坚
今年 10月将在我国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2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和新中国 50年外交史上的创举,是中国政府巩固和加强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举措,必将产生深远的重大影响。为了配合这次会议的召开,本刊特邀请农业部刘坚副部长,非洲农业开发中心等单位的非洲问题专家撰文,介绍有关中非农业交流合作和非洲农业的情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山
目前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刚刚过半 ,农业市场化程度滞后于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 ,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低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农业要素中土地市场化程度最低。农业市场化的整体滞后与结构非均衡状态 ,主要缘于在农业及其支持系统的市场化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逆市场行为。
关键词:
农业市场化 滞后性 非均衡 逆市场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农业领域的援助曾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大规模下降。2008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多重叠加,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业援助再次受到国际社会重视。许多援助机构重新制定专项农业援助方案,投向农业领域的援助资金增多,农业援助呈现新的趋势和动向。农业发展也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第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农业领域的援助曾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大规模下降。2008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多重叠加,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农业援助再次受到国际社会重视。许多援助机构重新制定专项农业援助方案,投向农业领域的援助资金增多,农业援助呈现新的趋势和动向。农业发展也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第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蕾 辛岭 胡志全
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具有最大的减贫效应。贫困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通过农业部门经济增长实现了大规模减贫,成效显著。从中国实践中获取有益经验有利于推进全球,尤其是非洲的减贫事业。本文考察了南非贫困现状,对比了各阶段南非和中国的农业减贫主要做法,并对南非今后减贫事业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南非在减贫道路上面临着农业发展限制多、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家庭粮食不安全等挑战。南非减贫当务之急是促就业、提收入、缩差距,这与中国2001—2012年减贫阶段性任务有相似之处,但在减贫措施上截然不同。南非没有充分认识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对减贫的重要性,而更多采用诸如社会保障等福利型扶贫措施。基于中国减贫经验,要使农业产业发挥可持续的减贫效果,南非首先应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将发展置于第一要务,加大公共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其次要把握好社会保障扶贫的度;第三要积极参与农业减贫实践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关键词:
减贫 农业 经验借鉴 中国 南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鸣
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资本三要素"投入的视角来看,在中非农业合作中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中国非常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投入活动,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农产品加工创新、双边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推动非洲农业的进步,是实现中非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利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五
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由于户籍注册登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不同,对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历年人口统计年报中的有关数据资料,对建国后中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领域转化的历史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