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4)
- 2023(8282)
- 2022(6956)
- 2021(6805)
- 2020(5545)
- 2019(13297)
- 2018(13344)
- 2017(23783)
- 2016(12878)
- 2015(15150)
- 2014(15212)
- 2013(14990)
- 2012(14280)
- 2011(12985)
- 2010(12753)
- 2009(11554)
- 2008(11500)
- 2007(10244)
- 2006(9022)
- 2005(8022)
- 学科
- 济(54105)
- 经济(54053)
- 管理(31094)
- 业(25887)
- 中国(19607)
- 方法(19585)
- 企(18478)
- 企业(18478)
- 数学(17311)
- 数学方法(17187)
- 农(16665)
- 地方(14373)
- 贸(12463)
- 贸易(12451)
- 易(12078)
- 财(11094)
- 业经(11006)
- 农业(10788)
- 制(10517)
- 学(8980)
- 环境(8941)
- 银(8533)
- 银行(8529)
- 行(8228)
- 和(8108)
- 融(8065)
- 金融(8062)
- 发(7924)
- 教育(7781)
- 理论(7672)
- 机构
- 大学(175926)
- 学院(175108)
- 济(75509)
- 经济(73919)
- 研究(65017)
- 管理(61628)
- 中国(52760)
- 理学(50891)
- 理学院(50189)
- 管理学(49444)
- 管理学院(49088)
- 京(40648)
- 科学(37082)
- 财(34223)
- 所(31661)
- 中心(30726)
- 研究所(28324)
- 江(27728)
- 北京(26626)
- 财经(26401)
- 范(26329)
- 师范(26147)
- 农(25430)
- 经济学(24252)
- 经(24102)
- 院(23923)
- 州(22633)
- 业大(21875)
- 经济学院(21790)
- 师范大学(21201)
- 基金
- 项目(111084)
- 研究(88265)
- 科学(86674)
- 基金(78666)
- 家(67516)
- 国家(66903)
- 科学基金(56615)
- 社会(55128)
- 社会科(52000)
- 社会科学(51990)
- 基金项目(41365)
- 省(40951)
- 教育(40583)
- 编号(37367)
- 划(35392)
- 自然(33453)
- 自然科(32596)
- 自然科学(32587)
- 资助(32172)
- 自然科学基金(32023)
- 成果(31732)
- 课题(26658)
- 部(25601)
- 发(25303)
- 重点(25208)
- 中国(23737)
- 国家社会(23238)
- 创(22704)
- 性(22391)
- 大学(22231)
共检索到28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关键词:
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 探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泉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深化到内陆地区。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内陆地区要想创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在发展重点问题上慎重考虑。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现状的阐述出发,分析了内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晓柏 蒋金法
内陆老区开放高地是新时代内陆地区发挥后发潜力、兼蓄比较禀赋优势与开放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内陆经济跨越式发展新范式。通过一套开放高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的研究表明,赣南苏区的经济开放度位势在赣粤闽湘边区中尚不具有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赣南苏区在开放高地潜力评价中处于有利的后发位势。因此,推动"双循环"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主导型经济、优化空间开放格局、实施开放型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利于"双循环"下赣南苏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双循环 内陆老区 开放高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言荪 邢慧慧
本文首先认识内陆开放高地的内涵,然后分析重庆存在的约束和差距,最后结合对外国领事馆、外国商会和外资公司的走访,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充分认识投资环境的跨文化属性,建设跨文化环境、多元化文明环境和外国人生活社区;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在引领西部、支撑全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重庆的地位作用;尽快建成水陆空交通枢纽;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又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招商队伍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汇聚智力,建立重庆市国际经济和国际事务的研究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强化市民环保意识,增加环境治理投入;增加智力引进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自身的造血机能。
关键词:
开放 内陆城市 重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英
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旭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出是内陆地区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继重庆之后河南也鲜明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招商引资,特别是FDI引资,是连接国际间要素资源、贸易、产业流动的纽带,必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在中原经济区所提供的更大开放平台上只有积极充分运用好FDI引资,才能在内陆开放中脱颖而出,成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FDI引资现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樊 卢敏 程健
2008年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内陆保税港区,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要求建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由于重庆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城市,以其谋划早、行动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娟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重庆市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照星 袁潇
对口招生对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重庆市从生源结构、考试内容、录取机制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对口招生改革路径,招生比例有所上升,考试内容渐趋科学,录取方式相对公正。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高职院校应打破报考条件限制,提升生源质量;以专业技能考试为突破口,加强校企合作;转变高职院校录取方式,扩大"高校—学生"双向选择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自2000年起,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十年的探索,初步实现了教育发展由效率驱动型向结构调整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轨。未来十年,重庆教育将坚持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核心抓手,坚持"一体重庆"的教育发展理念,全面建构城乡教育立体多元、协调互动的"点-力-链-网-面-群-体"统筹模式,加快推进重庆教育发展战略从单纯"规模-精英-效率"型向"效率-人本-公平"型的转变,实现重庆教育"西部地区教育高地"与"长江上游教育中心"的现代化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海彦 方丰
重庆作为全国学习型城市示范城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导向,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为抓手,利用社区教育和现代教学手段,助推学习型城市建设。成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军,不仅是重庆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也为学习型城市构建提供信息化支撑,提供了宽领域、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此外,学习型城市建设也为成人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促进成人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
重庆 成人教育 学习型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伯坚
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顺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有迅速的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分析了重庆城乡医疗保障统筹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探索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并提出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医疗保障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舒沐晖
本文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密集建设区内的绿色空间网络规划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中的规划布局要点。在理论上认为连接性、服务覆盖面和多功能复合性是规划布局的要素,并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安全格局和网络效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规划布局。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体现"梳理——评价——辨析——成果"思路的工作程序和布局重点,并得出重庆市主城区适宜的"临山、临水、临路"三种廊道类型和相应的规划布局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