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2)
- 2023(13628)
- 2022(11938)
- 2021(11486)
- 2020(9505)
- 2019(22438)
- 2018(22198)
- 2017(42549)
- 2016(23042)
- 2015(26557)
- 2014(26563)
- 2013(26394)
- 2012(24152)
- 2011(21704)
- 2010(21327)
- 2009(19561)
- 2008(18887)
- 2007(16012)
- 2006(14094)
- 2005(12405)
- 学科
- 济(96475)
- 经济(96369)
- 管理(63000)
- 业(58163)
- 企(47760)
- 企业(47760)
- 方法(43241)
- 数学(37623)
- 数学方法(37255)
- 中国(30132)
- 农(24792)
- 地方(21826)
- 业经(20931)
- 财(20910)
- 学(19779)
- 贸(19595)
- 贸易(19580)
- 易(19010)
- 农业(16284)
- 制(15965)
- 和(15327)
- 环境(15224)
- 理论(14861)
- 技术(13355)
- 银(13306)
- 银行(13267)
- 融(13130)
- 金融(13127)
- 划(12988)
- 行(12701)
- 机构
- 大学(326825)
- 学院(323793)
- 济(133220)
- 经济(130433)
- 管理(129392)
- 研究(112533)
- 理学(112340)
- 理学院(111022)
- 管理学(109328)
- 管理学院(108730)
- 中国(83678)
- 京(71081)
- 科学(69069)
- 财(57257)
- 所(55650)
- 研究所(51164)
- 中心(50092)
- 农(48813)
- 财经(46861)
- 业大(46593)
- 北京(45484)
- 江(44823)
- 范(43988)
- 师范(43645)
- 经(42731)
- 院(41263)
- 经济学(40431)
- 州(38998)
- 农业(38313)
- 经济学院(36488)
- 基金
- 项目(225615)
- 科学(177556)
- 研究(165838)
- 基金(164536)
- 家(142961)
- 国家(141820)
- 科学基金(121955)
- 社会(104993)
- 社会科(99448)
- 社会科学(99422)
- 基金项目(88017)
- 省(85330)
- 自然(78974)
- 自然科(77146)
- 自然科学(77129)
- 自然科学基金(75717)
- 教育(74946)
- 划(72764)
- 资助(67798)
- 编号(66582)
- 成果(53859)
- 部(50280)
- 重点(49967)
- 发(48484)
- 创(46328)
- 课题(45990)
- 创新(43273)
- 国家社会(43249)
- 教育部(43225)
- 科研(42822)
- 期刊
- 济(142372)
- 经济(142372)
- 研究(97705)
- 中国(58945)
- 学报(49071)
- 科学(47084)
- 管理(45960)
- 农(43491)
- 财(40756)
- 大学(37029)
- 学学(34465)
- 教育(34345)
- 农业(30992)
- 技术(29016)
- 融(25122)
- 金融(25122)
- 经济研究(23382)
- 业经(22089)
- 财经(21946)
- 问题(20289)
- 经(18795)
- 图书(18213)
- 业(17158)
- 资源(15874)
- 贸(15830)
- 理论(15458)
- 技术经济(15213)
- 科技(15209)
- 现代(14808)
- 世界(14632)
共检索到469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东前 郭晶 党淑英
针对内陆中心城市物流发展状况,提出内陆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内涵,构建内陆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内陆城市西安和郑州进行评价研究,得出内陆中心城市发展物流竞争力的现状与潜力、水平与特色、发展的条件与基础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内陆中心城市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制度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内陆城市物流业相关评价和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劲松
"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将发挥主要带动作用,而服务业国际化是其中重要一环。本文从基础竞争力、潜力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竞争力、主要服务业发展竞争力等方面对我国八个"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内陆节点城市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旨在使服务业成为内陆地区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植华
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中部地区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和长沙6城市为研究区域,对郑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王博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统计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北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5个世界中心城市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北京在5大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和特色、劣势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北京文化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中心城市 文化竞争力 熵权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之苓
在2009年3月推出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重新明确了全国物流产业布局,郑州作为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成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郑州该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加快发展呢?为此作者从充分发挥政府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功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运作环境、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及物流技术标准建设、加强企业结构改造和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
物流节点 物流中心 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采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包括郑州市在内的8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在金融聚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又存在一些不足,并针对郑州市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步伐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罗红梅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5个方面选取14项核心指标,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南昌、太原等6个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出若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新荣
坚持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于促进重庆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港口物流发展是重庆作为内陆开放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把重庆物流成本与物流效率作为突破口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比较分析了当前影响重庆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外贸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的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对重庆改善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港口物流,提高区域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起到有益参考。
关键词:
港口物流 成本与效率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程遥 刘婧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群 产业整合 中原城市群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力
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标志,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升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域金融视角下,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城市整合金融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要对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就必须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模型构建,本文对中国大陆30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金融中心城市在我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连翔
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和脱钩状态模型,定量研究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1990—2015年郑州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高,整体上表现为高度耦合和基本协调,说明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2)从二者之间的脱钩指数来看,表现为整体上升但局部剧烈波动的演变特征,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脱钩指数小于1(1990—2007年、2015年)和脱钩指数大于1(2007—2014年)。随着极化度的增长,生态环境脆弱性也呈增长态势,表明生态环境受要素空间极化的影响程度逐步加大。(3)借助Eviews 8.0判断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要素空间极化是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丛海彬 高长春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融互动和互促效应日趋显著,创意城市也因此成为全球的发展热点。通过比较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国际创意中心城市"——伦敦、纽约和东京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力争对全球几大创意中心城市竞争力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中国构建"国际创意中心城市"提供研究素材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意中心城市 竞争力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俊成
本文在参考学术界对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产业资源力、产业结构力、产业创新力、产业效率等四个一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利用归一化法对江西省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卓 景振华
为进一步提升宜昌城市竞争力,本文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对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竞争力水平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宜昌综合竞争力在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中排名第三,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细分领域与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由此提出相应对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引擎功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省域副中心城市 城市竞争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同明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日渐深入,各地政府对此更是非常重视。因为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是否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本文运用系统的科学理论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西部地区的潜在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按竞争力得分大小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提出提升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西部区域 区域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