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1)
- 2023(11883)
- 2022(9563)
- 2021(8634)
- 2020(6929)
- 2019(15740)
- 2018(15633)
- 2017(29284)
- 2016(15715)
- 2015(17923)
- 2014(17890)
- 2013(17659)
- 2012(16659)
- 2011(15180)
- 2010(15456)
- 2009(14410)
- 2008(14141)
- 2007(12531)
- 2006(11555)
- 2005(11047)
- 学科
- 济(75260)
- 经济(75191)
- 管理(42667)
- 业(41595)
- 企(31499)
- 企业(31499)
- 中国(28511)
- 方法(24374)
- 农(21346)
- 地方(20760)
- 数学(20349)
- 数学方法(20227)
- 业经(18309)
- 财(17875)
- 贸(15228)
- 贸易(15205)
- 易(14768)
- 农业(14500)
- 制(14163)
- 发(14029)
- 银(13726)
- 银行(13712)
- 融(13414)
- 金融(13414)
- 行(13278)
- 学(12939)
- 审计(12206)
- 环境(11641)
- 地方经济(11092)
- 务(11023)
- 机构
- 大学(226057)
- 学院(225387)
- 济(101347)
- 经济(99509)
- 研究(86323)
- 管理(82173)
- 中国(69466)
- 理学(68529)
- 理学院(67727)
- 管理学(66856)
- 管理学院(66424)
- 京(51589)
- 科学(48552)
- 财(48089)
- 所(43814)
- 中心(39006)
- 研究所(38889)
- 财经(37255)
- 农(35372)
- 江(34787)
- 经(33929)
- 北京(33150)
- 经济学(32235)
- 范(31085)
- 师范(30807)
- 院(30743)
- 经济学院(28953)
- 州(28338)
- 业大(28136)
- 财经大学(27461)
- 基金
- 项目(141881)
- 科学(112568)
- 研究(108266)
- 基金(103537)
- 家(89906)
- 国家(89165)
- 科学基金(75861)
- 社会(71400)
- 社会科(67818)
- 社会科学(67804)
- 基金项目(53435)
- 省(52876)
- 教育(47714)
- 自然(44821)
- 划(44710)
- 编号(44107)
- 自然科(43744)
- 自然科学(43735)
- 自然科学基金(42982)
- 资助(42053)
- 成果(38127)
- 发(36263)
- 重点(32542)
- 部(32098)
- 国家社会(31039)
- 课题(30585)
- 发展(30013)
- 展(29519)
- 创(28866)
- 中国(28484)
- 期刊
- 济(119471)
- 经济(119471)
- 研究(77058)
- 中国(56890)
- 财(38156)
- 农(34383)
- 学报(31966)
- 管理(31342)
- 科学(30624)
- 融(25977)
- 金融(25977)
- 教育(25225)
- 大学(24538)
- 农业(23777)
- 学学(22475)
- 经济研究(21429)
- 业经(19005)
- 财经(18708)
- 技术(18331)
- 经(16284)
- 问题(16036)
- 图书(15319)
- 贸(14451)
- 世界(14082)
- 业(13537)
- 国际(13531)
- 会计(11420)
- 书馆(10924)
- 图书馆(10924)
- 技术经济(10819)
共检索到37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一、引言信息技术改变着组织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方式,大力应用信息技术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机构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内部审计业务实施、审计管理以及支持审计决策的过程。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内部审计促进组织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江波 孙士霞 刘红梅
本文在系统分析内部审计信息化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浪潮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运用COBIT这一国际上公认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体系,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围绕高校信息系统审计和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核心问题,对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石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近日在京发布。报告称,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已经度过初期的起步阶段,进入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总体发展速度较快。该报告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杨京英 姜澍 何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发展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为0.732,比上年增长11.51%。各地区信息化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中国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各地区间存在着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消费水平,强化国民文化素质建设,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逐步缩小数字化鸿沟,建立信息化官方统计体系。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化发展指数 数字鸿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何强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56,比2011年增长8.78%。31个省份信息化建设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其中重庆、宁夏、安徽和广西等省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2011年有较大进展。未来中国应积极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建设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消费手段,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撑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杨京英 熊友达 安筱鹏 苑春荟 姜澍 何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在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深入和迅猛地发展,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改变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宝 黄荣怀 吴砥
为借鉴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启动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成果以《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展现给读者。该报告遴选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启示和借鉴意义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概述的形式、专题的方式分析了世界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征。该报告涵盖地区广泛,包括欧洲、亚太、北美、南美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涉及内容多样,既包含政府的实施举措,如制定政策、开展行动计划、实施研究等,也涵盖其他参与主体——国际组织、IT企业、学术组织等的贡献。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分析,该报告得出了影响该领域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赖茂生 樊振佳 张丽丽
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开展。"社区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管理和信息服务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逐步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我国城市组织结构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瑶
2001年,我国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当一大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应运而生之际,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道路将如何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和空前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热”中,我们需要关注观念的转变,应用推进、标准问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投资结构问题等,认真了解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将会出现的新的教育需求,以进一步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虎林
本文对当前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中国西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中国西部农村开展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农村信息化 发展现状 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地区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贡献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琳
201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实现多项创新,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步入"共建共享"与"公建众享"并存的历史新时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入大提升新阶段,虚拟仿真实验提升到国家关注层面,信息化专家组织进一步健全和优化。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管理 智慧教育 视传研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据计世资讯对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趋势的分析研究,2007年教育行业信息化将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在政策、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胜泉 夏巍峰
2001年,我国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当一大批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应运而生之际,中国的教育信息化道路将如何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和空前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热”中,我们需要关注观念的转变,应用推进、标准问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投资结构问题等,认真了解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将会出现的新的教育需求,以进一步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地区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贡献不断增大;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两极(多极)分化现象明显减弱,整体分布渐趋缓和,发展成效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