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3)
- 2023(9927)
- 2022(8482)
- 2021(8016)
- 2020(6928)
- 2019(16271)
- 2018(15821)
- 2017(30504)
- 2016(16554)
- 2015(18870)
- 2014(18826)
- 2013(18989)
- 2012(18008)
- 2011(16490)
- 2010(16251)
- 2009(15211)
- 2008(15400)
- 2007(13739)
- 2006(11607)
- 2005(10602)
- 学科
- 济(75259)
- 经济(75190)
- 管理(44037)
- 业(43924)
- 方法(37536)
- 企(34109)
- 企业(34109)
- 数学(34070)
- 数学方法(33820)
- 中国(21622)
- 财(19191)
- 农(19132)
- 贸(16483)
- 贸易(16477)
- 易(16113)
- 学(15221)
- 制(14217)
- 业经(13336)
- 农业(12484)
- 银(12433)
- 银行(12408)
- 地方(12154)
- 行(11901)
- 融(11879)
- 金融(11877)
- 务(11687)
- 财务(11667)
- 财务管理(11639)
- 企业财务(11098)
- 和(10471)
- 机构
- 大学(249591)
- 学院(244908)
- 济(112235)
- 经济(110322)
- 管理(91784)
- 研究(89620)
- 理学(79550)
- 理学院(78610)
- 管理学(77421)
- 管理学院(76955)
- 中国(68441)
- 科学(53551)
- 京(52884)
- 财(49439)
- 所(46167)
- 农(44235)
- 研究所(42314)
- 中心(40329)
- 财经(40252)
- 经济学(36915)
- 经(36867)
- 业大(36764)
- 农业(35284)
- 江(34328)
- 北京(33625)
- 经济学院(33515)
- 院(31485)
- 范(31133)
- 师范(30817)
- 财经大学(30216)
- 基金
- 项目(163898)
- 科学(129585)
- 基金(122884)
- 研究(116610)
- 家(108468)
- 国家(107688)
- 科学基金(90966)
- 社会(77001)
- 社会科(73252)
- 社会科学(73229)
- 基金项目(64513)
- 省(60323)
- 自然(58213)
- 自然科(56921)
- 自然科学(56902)
- 自然科学基金(55973)
- 教育(53193)
- 划(52357)
- 资助(51230)
- 编号(44375)
- 部(38699)
- 重点(37590)
- 成果(36466)
- 发(35360)
- 创(33754)
- 国家社会(33541)
- 教育部(33105)
- 科研(32254)
- 中国(31929)
- 创新(31845)
共检索到35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忠生 李东
通过使用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本文测定了各个省份内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各省份内资和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999~2007年间均呈现增长趋势,外资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工业;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别不大,而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呈现较大的差距;外资通过由高至低的技术扩散和竞争效应对内资产生溢出效应,前者是外资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而后一种渠道则在总体上显示了负面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粟芳
本文基于2007~2013年中国147家金融类公司,使用广义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金融业整体及各渠道的资金使用效率,并选用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分别对其进行差异分解与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银行业因其规模优势而表现最优,寿险业因其运作机制而表现次之,而财险业却因业务特征为行业垫底。这一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内,具有明显的收敛性。保持适度竞争、撬动规模效应无疑是缩小差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资金使用效率 行业差异 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晓文 慕一君
文章运用非参数DEA模型,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1991—2015年我国30个省份在多种工业污染物下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对各地区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差异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环境技术效率东部最高,且与中西部差距较大;东部的环境技术效率呈平缓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均呈现出U型增长趋势。全国总体、东、中、西部均存在条件收敛,但由于各区域的经济条件与特征不同,收敛速度存在差异,且仅中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蕴 谢建国 张二震
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呈收敛特征,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导致了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收敛,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对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发现,FDI对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FDI提高了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却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FDI更符合"污染天堂"假说。文章的结果表明,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先进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R&D投入的生产转化,降低能耗与污染,是缩小与发达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性 泰尔指数 面板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建荣 丁富民
基于2005-2012年38家低碳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各家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及其差异性特征,检验低碳企业技术效率的收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碳企业技术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均值仅为0.5027,企业间技术效率差异性显著并持续存在;低碳企业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并且各企业也表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其中σ收敛呈现出阶段性的波动特征。
关键词: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差异分析 收敛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和各区域城市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3年年均增长率为3.1%,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4.4%)是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三大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不尽相同,但其变动趋势与中国的变动趋势高度契合;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中国城市总体生产率的增长不存在σ-收敛和
关键词:
城市 TFP DEA 收敛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作宝 董琳 周煜翔
利用2016—2020年中国县城建设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累积分布曲线和Dagum基尼系数测度县城市政设施水平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估计空间相关性与集聚特征,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结果表明:2016—2020年,全国县城市政设施水平提升明显,且呈“东中西”梯次下降格局。县城市政设施水平差异总体较小,区域内差异贡献超过区域间差异且呈上升趋势,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层面上,各类设施及东中西部综合得分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中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空间因素对收敛有明显加速作用。据此,提出加大低水平县城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差异化区域协调政策、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分类精准施策、优化县城市政设施建设投资体制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琳 张宝学 王丙参
文章从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口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人口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保序时空PCA评价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7—2021年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及地区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和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之间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人口质量最高,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较低但近年来进步较大。长期来看,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中国人口质量呈稳定发展的趋势。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总体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但东北地区不存在σ收敛;且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雪军 金建培 卢佳
1986—2004年间,总体而言我国FDI发展不存在σ收敛,存在β收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以1993年为界,在不同时段FDI发展的地区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收敛性特征。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地区内部的市场、人力资本等环境不同。本文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FDI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地区差异 收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伟 柳思维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各个地区间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并且不断拉大的差异;不同区域出现了不同的收敛特征,农业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技术效率均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守武 张捷
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即将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无限期消费者效用函数相结合构建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模型,在非径向DEA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的能源环境效率,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析了能源环境效率的变动趋势,并基于Dowrich和Rogers模型及理论推导结果检验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的具体机制,为我国更有效地提升能源环境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师博 张良悦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显示,我国整体视角的能源效率是趋异的。但就区域层面而言,西部能源效率表现出发散的迹象,东部显示出趋同的特征,而中部则呈现出逐渐向东部收敛的态势。在西部地区,西北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西南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处于频繁波动状态。通过借鉴经典的收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中部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效率向东部水平收敛的速度愈快,具有β收敛的特征。通过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西部要实现能源效率向东部、中部的收敛,必须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佳 罗能生
利用中国199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BM模型在测度区域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将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区域环境效率的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环境效率存在绝对收敛,且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中、西部地区存在收敛;区域环境效率收敛存在较强的空间联动性和依赖性,且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而在其影响因素中,城镇化率、外贸依存度、技术水平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环境效率的收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珏 宋文飞 韩先锋
空间计量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空间单元上的同一现象或属性值与邻近地区空间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是相关的。文章通过对我国地区技术效率的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我国地区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因此本文在地区技术效率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地区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区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其中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地区技术效率趋异的重要因素;而地区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科技投入水平则是促进我国地区技术效率趋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空间相关性 技术效率 空间收敛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昊 车国庆
文章利用共同前沿方向距离函数和Bootstrap-DEA纠偏方法测算中国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对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利用动态空间计量方法对其收敛性特征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生态效率水平依然较低,许多省份的生态效率低至0.50以下,还有一些省份的生态效率甚至低至0.20以下。中国各省份的整体生态效率水平不仅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性。从全国数据的估计结果看,中国地区生态效率呈β条件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