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1)
2023(16059)
2022(13583)
2021(13027)
2020(11136)
2019(26046)
2018(25913)
2017(49224)
2016(26691)
2015(30842)
2014(30747)
2013(30367)
2012(27978)
2011(25314)
2010(25374)
2009(23762)
2008(23649)
2007(20910)
2006(18037)
2005(16238)
作者
(76998)
(64637)
(64443)
(61404)
(41027)
(30946)
(29281)
(25448)
(24488)
(22920)
(21955)
(21777)
(20608)
(20545)
(20187)
(20037)
(19368)
(19161)
(18694)
(18594)
(16104)
(15809)
(15781)
(14669)
(14498)
(14460)
(14376)
(14258)
(13065)
(12783)
学科
(110369)
经济(110224)
管理(79511)
(74643)
(62155)
企业(62155)
方法(53924)
数学(48085)
数学方法(47349)
中国(30653)
(30454)
(28949)
(25295)
业经(22990)
(22213)
贸易(22200)
(21691)
(21375)
(18938)
财务(18863)
财务管理(18815)
农业(18626)
地方(18060)
(17975)
银行(17940)
企业财务(17823)
理论(17570)
(17074)
(17040)
金融(17035)
机构
大学(388793)
学院(385764)
(162701)
经济(159381)
管理(149354)
研究(130783)
理学(129115)
理学院(127692)
管理学(125185)
管理学院(124461)
中国(99704)
(82058)
科学(78055)
(75465)
(65433)
(62438)
财经(60043)
中心(59947)
研究所(59319)
(56858)
业大(56313)
(54617)
北京(51834)
经济学(50844)
农业(49086)
(48727)
师范(48207)
(47409)
经济学院(45790)
(44678)
基金
项目(258208)
科学(204094)
基金(189705)
研究(187166)
(165668)
国家(164368)
科学基金(141233)
社会(119387)
社会科(113292)
社会科学(113262)
基金项目(99218)
(99169)
自然(91943)
自然科(89882)
自然科学(89856)
教育(88446)
自然科学基金(88273)
(84347)
资助(79568)
编号(75169)
成果(61422)
重点(58700)
(58695)
(54297)
(53832)
课题(52279)
教育部(50697)
创新(50435)
国家社会(50041)
科研(49993)
期刊
(173400)
经济(173400)
研究(113507)
中国(77049)
(60260)
学报(59273)
(55650)
科学(55640)
管理(55153)
大学(45760)
学学(43079)
教育(42606)
农业(37589)
技术(35490)
(34398)
金融(34398)
财经(30157)
经济研究(28601)
业经(26313)
(25908)
问题(22836)
(21202)
统计(20714)
(20127)
技术经济(19317)
(18669)
(18396)
世界(17572)
国际(17385)
理论(17332)
共检索到56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珊珊  黄梅波  
本文从汇率的本质出发,认为汇率制度内生于它所依托的经济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多元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汇率制度选择,并通过控制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还较弱;二是有限弹性汇率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宏观经济实际的;三是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对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玉平  
选用13个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典型变量,采用随机效应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147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美元化程度、货币错配程度越高,实际资本开放程度越大,政府越强,具有高经济增长和长期通货膨胀历史的国家有较高采用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而经济规模、贸易开放度越大以及外债债务比率越高将会促使一国选择灵活性较高的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君潞  吕剑  
本文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分别建立Probit和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模型稳定可靠,定量变量、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硬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是最小的,远远小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明显小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因此,当前应该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长远目标是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杜绝中间汇率制度,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祺  
本文构建了一个事前(exante)汇率制度选择和事后(expost)货币投机可能性都是内生决定的模型来分析两者的战略关系,通过投机者和政府的博弈分析解释了各类成本、政府偏好对均衡的影响以及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1)降低货币之间交易成本的金融自由化促使政府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2)偏好汇率稳定的小型开放国家比相对封闭的大国更倾向采用较窄的汇率区,但是更容易遭受频繁的货币攻击。(3)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简单估计表明,现阶段我国政府有必要提高对稳定汇率制度的偏好,并同时实施对资本项目的适度控制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本文对美国经济因素与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中美经济关系、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影响。通过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中美经济交流和互动对中国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和效果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美国因素弱化了汇率政策的短期效应。人民币名义汇率能够浮动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外供需矛盾,减小实际升值对外贸顺差的负面效应,但加剧了产出衰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强  苏立峰  
基于中国特色的IS-LM-B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的选择所得出的结论都将与经典理论有很大差别。最终结论指出如果汇率制度先变革,财政货币政策应该反方向运作,或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短期产量下降,由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不同,长期产量增减不确定,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不适用于中国。如果先开放资本项目,为保持内外均衡,必须保持汇率稳定,需要同方向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短期和长期产量都大幅度增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琦  樊明太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我国能源的高效利用意义重大。该文首先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2005—2012年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并以此为依据对各省的能源使用效率评级。采用通过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对各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05-2012期间,我国能源效率在地理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格局,在时间上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所有制结构、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深化程度对各省能源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明华  刘海虹  
本文从产权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首先对产权、产权制度、汇率制度这三个范畴做出了界定 ,然后分析了制度选择的客观标准及产权本质 ,认为产权安排在制度选择中起着根本的制衡作用 ,接着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四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制衡作用。本文最后得出结论 :汇率制度安排的选择与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 ,因而必须结合产权制度的变迁来探讨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重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清  
汇率波动的决定因素,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供求线性关系。本文先是对汇率波动资产度量法进行论述,然后在一个简单债务模型中,对发展中国家汇率波动进行解释。接下来是,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集的不同,它们会把汇率波动归因于可观测的不同宏观经济基本因素,从而使得汇率更加波动。最后是对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斌  
本文从福利角度,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应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对我国中短期内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结构化模型,以我国1985—2005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国际实际需求和国际价格指数的不断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继续朝着更具灵活性的战略方向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姝彤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各国自主选择的市场化趋势,三元悖论对于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74个国家198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三元悖论分析的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汇率稳定性有负向作用,各国进行汇率制度选择时,三元悖论仍然是可信的指导原则。贸易开放度越高、国内金融发展程度越低,一国越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与一国汇率稳定性选择呈现倒U型关系,即仅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一国才会采用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规模越高,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越强,一国汇率稳定性越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鮀华  
一国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应是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的协调运行。印度与中国具有大致相同的有关汇率制度变革需求的现实背景,但是印度货币当局在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保持了卢比汇率的基本稳定,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强势的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应该根据中国在全球金融经济链条中的民族利益而不是屈从于某些大国政治利益而确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礼明  
1994年初,中国实行了一项涉及汇率制度的大胆改革,它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容:①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双重汇率制度;②取消了对于企业经营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制度,允许企业比较自由地直接从银行购买外汇;③结束了使用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要求所有境内企业、单位将所有收入的外汇金额卖给银行;④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此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这次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境内企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万锋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是国际金融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对于处在转型过程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23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460个样本建立了定性响应模型(Qualitative responsemodel),对这些国家1985-2004年间汇率制度与通胀发生概率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可以降低通胀发生的概率;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应的其他汇率制度下的概率;通货膨胀发生概率多次出现的阶段性高点与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发生的时间段相吻合;2007年和2008年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生通胀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