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7)
- 2023(15192)
- 2022(13035)
- 2021(12303)
- 2020(10151)
- 2019(23602)
- 2018(23404)
- 2017(45274)
- 2016(24408)
- 2015(27595)
- 2014(27611)
- 2013(27321)
- 2012(25645)
- 2011(23511)
- 2010(23631)
- 2009(21841)
- 2008(21267)
- 2007(18542)
- 2006(16720)
- 2005(15142)
- 学科
- 济(117190)
- 经济(117074)
- 管理(69620)
- 业(63666)
- 企(51803)
- 企业(51803)
- 方法(46886)
- 数学(41143)
- 数学方法(40706)
- 中国(30932)
- 农(27640)
- 地方(24984)
- 财(24739)
- 学(23028)
- 业经(22950)
- 贸(21201)
- 贸易(21190)
- 易(20595)
- 制(19414)
- 农业(18278)
- 环境(16871)
- 银(16587)
- 和(16568)
- 银行(16550)
- 融(16142)
- 金融(16141)
- 策(16053)
- 行(15958)
- 理论(15830)
- 地方经济(15166)
- 机构
- 大学(357206)
- 学院(354273)
- 济(157804)
- 经济(154709)
- 管理(139862)
- 研究(126504)
- 理学(120426)
- 理学院(119102)
- 管理学(117326)
- 管理学院(116684)
- 中国(95342)
- 京(76454)
- 科学(73813)
- 财(69958)
- 所(63089)
- 研究所(57269)
- 财经(55844)
- 中心(55414)
- 农(51809)
- 经(50881)
- 江(50605)
- 北京(49338)
- 经济学(48864)
- 业大(48088)
- 范(47019)
- 师范(46706)
- 院(45484)
- 经济学院(43770)
- 财经大学(41367)
- 州(40612)
- 基金
- 项目(235138)
- 科学(186062)
- 研究(175286)
- 基金(172584)
- 家(149037)
- 国家(147835)
- 科学基金(126929)
- 社会(112976)
- 社会科(107142)
- 社会科学(107115)
- 基金项目(90260)
- 省(88053)
- 自然(80237)
- 教育(79636)
- 自然科(78332)
- 自然科学(78316)
- 自然科学基金(76919)
- 划(74695)
- 资助(72273)
- 编号(70494)
- 成果(58504)
- 部(53494)
- 重点(52263)
- 发(51028)
- 课题(48811)
- 创(47886)
- 国家社会(46958)
- 教育部(46441)
- 人文(45098)
- 创新(44754)
- 期刊
- 济(178147)
- 经济(178147)
- 研究(113929)
- 中国(65392)
- 管理(52785)
- 学报(50619)
- 财(50585)
- 科学(49144)
- 农(47359)
- 大学(38988)
- 教育(37302)
- 学学(36579)
- 融(33264)
- 金融(33264)
- 农业(33143)
- 技术(30177)
- 经济研究(29672)
- 财经(28162)
- 业经(25967)
- 经(24231)
- 问题(22998)
- 贸(19933)
- 技术经济(18871)
- 世界(18082)
- 国际(17771)
- 图书(17399)
- 理论(17150)
- 业(17116)
- 现代(16363)
- 统计(15853)
共检索到534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晶 陈志勇
文章以开放式经济为背景,对促进经济均衡的宏观政策搭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米德冲突理论,说明宏观政策搭配的必要性;其次,引用丁伯根政策模型,并结合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特点,对宏观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增加工资性收入、结构性减税、扩大财政民生性支出、提高资源租金和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比例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福全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政府通常采取宽松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而在经济发展过热时期,则实行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有时也采取紧缩与宽松的混合经济政策。具体到欧盟国家来说,由于近年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拖累,再加上欧盟内部投资与需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为了比较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本文将政策搭配的思想放在财政政策研究的框架下,利用有关月度数据,模拟了8种财政政策组合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从刺激产出的角度而言,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一样,如要运用平衡型预算的政策工具组合,应该采用逆向平衡型;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对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大,赤字化减税政策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则很微弱;而对于投资来说,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的效果俱佳,而赤字化支出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波动;正向平衡型预算政策工具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其他工具组合则会平抑物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彩
本文认为要解决当前我国以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为特征的内外均衡冲突,在短期内,应该进行人民币升值,并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配合;从长期看,应该进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且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新 王栋
本文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究引起内外失衡的原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应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继续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减税政策,扶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均衡,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宏观调控 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昌忠泽 王俊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关键词: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怡彧 胡小文
区别于现有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审慎研究,在开放经济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汇率制度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监管会降低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的效果;但面对外部冲击时,审慎监管有助于缓解通胀波动。(2)融入宏观审慎监管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不能发挥其优越性;反而外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能降低经济波动。(3)审慎监管水平越高越能促进金融稳定,而且不影响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货币当局调控通胀的同时兼顾产出、汇率和金融的稳定,可采取宏观审慎与外汇管理浮动相结合的政策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巧明 胡海鸥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逐渐引发为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外部性冲击,同时,又面临着国内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认真探讨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不均衡性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丽娟 沈沛龙
将异质性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运行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构建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宏观审慎政策冲击及银行自身行为冲击下不同银行对金融经济变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运用福利分析探索针对不同银行最优的双支柱政策组合搭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的存在对产出、通胀和系统性风险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与传导效果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低利率环境下,高杠杆银行会对低杠杆银行形成挤出,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结合脉冲响应和福利分析,得出启示:对传统银行影子业务的治理采用以资本充足率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效果不佳,应针对影子业务计提专门的资本和拨备;应重点关注高杠杆率银行;对其他股份制银行应采取适度偏紧的调控政策,约束其过度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一珍 郑榕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部均衡,外部均衡,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海峰
本文从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着手,发现长期以来内需疲弱、供过于求所导致的内部失衡形成了长期的“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积累。内部失衡是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解除这种内外失衡,单纯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并非是解决外部失衡的有效办法,只有从过度依赖投资需求转而刺激消费需求,有效扩充内需,才能真正实现内外均衡,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内外均衡 扩充内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200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了4年的经济繁荣期,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投资高增长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三过”问题和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内外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源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必须采取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