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8)
2023(8068)
2022(6484)
2021(6286)
2020(4965)
2019(11148)
2018(10704)
2017(20431)
2016(10727)
2015(12188)
2014(11866)
2013(11822)
2012(10883)
2011(9970)
2010(9823)
2009(9352)
2008(9313)
2007(8223)
2006(7476)
2005(6709)
作者
(28565)
(23897)
(23791)
(22908)
(15261)
(11373)
(10898)
(9396)
(9322)
(8443)
(8296)
(7922)
(7582)
(7505)
(7445)
(7407)
(7134)
(6846)
(6798)
(6429)
(5842)
(5822)
(5525)
(5490)
(5398)
(5391)
(5210)
(4930)
(4706)
(4619)
学科
(48154)
经济(47987)
(28767)
管理(27315)
方法(22362)
(21615)
企业(21615)
中国(19803)
数学(18725)
数学方法(18599)
(13993)
(11524)
(11490)
(11471)
贸易(11463)
(11346)
(11330)
保险(11255)
业经(11091)
(10978)
银行(10978)
(10558)
(9361)
金融(9360)
农业(8507)
(8044)
理论(7822)
(7184)
(6969)
(6866)
机构
大学(156828)
学院(154081)
(75561)
经济(74439)
管理(58871)
研究(56550)
理学(49897)
理学院(49383)
中国(49056)
管理学(48811)
管理学院(48515)
(36507)
(33104)
科学(29162)
财经(29076)
(27006)
(26765)
经济学(25499)
中心(25351)
研究所(24379)
经济学院(22946)
财经大学(22017)
北京(21925)
(20732)
(20019)
(19831)
(19016)
师范(18901)
社会(17427)
业大(17321)
基金
项目(99969)
科学(81065)
研究(77030)
基金(76685)
(65907)
国家(65349)
科学基金(56271)
社会(54973)
社会科(51037)
社会科学(51022)
基金项目(38853)
教育(34871)
(34076)
自然(32724)
自然科(32014)
自然科学(32007)
资助(31937)
自然科学基金(31504)
(30113)
编号(29468)
成果(24909)
(24851)
国家社会(23936)
中国(22904)
重点(22569)
教育部(22221)
(21413)
人文(20857)
(20654)
课题(20548)
期刊
(80951)
经济(80951)
研究(54782)
中国(31474)
(26803)
管理(21601)
(21508)
金融(21508)
科学(20788)
学报(19529)
(19427)
大学(16288)
学学(15319)
财经(15290)
教育(14813)
经济研究(14411)
(13200)
农业(13157)
(11406)
技术(11364)
问题(10885)
业经(10637)
世界(10291)
国际(10007)
统计(7614)
技术经济(7570)
(7167)
理论(6646)
经济问题(6626)
(6476)
共检索到239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治芬  
中国“部分积累”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从1993年正式确立,经过实施再到试点完善,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复又面临再次抉择的关口——按部分积累制度继续运行,现实中的诸多矛盾已使此路难行,对其进行改革完善是必然选择。然而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出现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名义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治芬  
在全面审视世界和中国养老社会保险改革趋势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坚持部分积累制20年不变;当前的现实路径是对部分积累制进行“统账分管”的完善,而不应采取名义账户;并对“统账分管”模式的操作及三大难点与对策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本文通过尝试不同效用函数下的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内一些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建议。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短期内宜使产出缺口目标的权重大于通胀目标的权重。为缩小产出缺口,我国货币政策当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在保持货币信贷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加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使实体经济部门对货币信贷的需求增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贻芳  
中国现阶段设计和实行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初始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平和效率双重目标 ,但在实施过程中既有失整体公平 ,又缺乏充分效率。要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就必须对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构及其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目前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格局亦应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复卫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变革方向应是去私法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客观上造成强制的社会保险演变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不畅,亦是源于对私法化的坚持。为此,需剥离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以适应社会保险特殊性。同时,构建独立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景江  
《马约》最终目标难以如期实现山东大学贸易系刘景江欧共体为在本世纪末实现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目标,增强在世界经济中与美国、日本竞争的实力,其12个成员国于1991年12月达成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马约》规定:从1990年7月—19...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珍  孙永勇  
本文从我国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理论上分析了将会影响我国建立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行体系的一些主要因素 ,指出多元化是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合理选择 ,并对未来的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合理运行进行了构思 ,强调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并创建专业投资机构的筛选、运作和淘汰机制 ,通过层层代理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运转的投资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雒庆举  吕鹏博  
在两期动态生命周期模拟模型框架下,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存在7种情形以及4种养老保险模式,针对不同情形、不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量、社会福利变量以及养老保险体系变量共3类22个宏观经济变量可进行模拟分析。从分析结果看,不同养老保险模式下,各类经济变量的时间路径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子兰  
由于现行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且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对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所以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本文剖析了现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对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澄清,并就构建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大松  刘昌平  
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缺口模型和个人账户基金平衡模型 ,研究统筹账户基金缺口敏感性和个人账户基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敏感性 ,找出影响统筹账户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基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的因素 ,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科学合理地界定“币值稳定”的内涵 ,不仅是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需要 ,而且直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币值稳定” ,(1 )合理的“量度” ,该“量度”应是一个目标区 ,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该值的通货紧缩都是币值不稳定的表现 ;(2 )可行的指标体系 ,包括检讨指标和预警指标 ,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点关注和参考预警指标 ,以克服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珍  
根据养老社会保险制度面临即期支付困难和未来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作者就直接影响制度收支平衡式的变量进行讨论,得出了三点结论和七条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婷婷  
在我国,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推进,如何保障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一道难题。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关于社会保险是否应当费改税一直存有争议;而2010年10月出台的《社会保险法》采取了保守做法,依然沿用了通过缴费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方式。然而,从长远计,社会保险费改税的制度变迁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坚实的现实需要。因此,应积极面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险费改税的现实障碍,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制度之间的协调,适时地、渐进地推动社会保险费改税,以全面缓解和克服目前因社会保障缴费体制不合理所带来的问题,更好地推动我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显和  宋智江  马宇翔  
缴费型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和主要特征。由于现行法律、历史沿革等原因,我国形成了以社保经办机构和税务机关双重主体、多元化征管为特征的社会保险费征管体制。通过对现行征管体制中"社保经办机构独立征收"、"社保核定、税务征收"、"地税机关全面负责征收"三种主要模式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科学合理地依法赋予地税机关征收职责,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职能和专业优势,构建规范、统一、高效、稳定的征管制度机制,是提高社保资金征管效率和安全性,解决当前诸多征管问题,缓解社会保险待遇发放压力的现实选择,它还将有利于优化政府职能配置,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学英  卢海元  李薇  
"十八大"报告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根本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损失,更不用说实现增值。鉴于目前社保基金"碎片化"的属地管理现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化投资运营并不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可行路径。政府必须承担起保值增值的责任,一方面,成立专门投资管理机构承担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另一方面,通过适宜的政策制度设计,设置特种国债,将散落在各地的社保基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由政府选择具有相当容量的新能源产业和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既提高基金的实际利用效率,又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