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7)
- 2023(14788)
- 2022(12811)
- 2021(12191)
- 2020(10224)
- 2019(23732)
- 2018(23299)
- 2017(44832)
- 2016(24414)
- 2015(27375)
- 2014(27193)
- 2013(27201)
- 2012(25116)
- 2011(22838)
- 2010(22571)
- 2009(20848)
- 2008(20391)
- 2007(17730)
- 2006(15419)
- 2005(13877)
- 学科
- 济(96537)
- 经济(96416)
- 管理(66653)
- 业(65682)
- 企(52559)
- 企业(52559)
- 方法(46106)
- 数学(40333)
- 数学方法(39918)
- 中国(29384)
- 农(24814)
- 财(24676)
- 学(22685)
- 贸(22610)
- 贸易(22600)
- 易(22159)
- 业经(20009)
- 制(19156)
- 银(17319)
- 银行(17263)
- 地方(17090)
- 行(16467)
- 农业(16229)
- 融(15973)
- 金融(15972)
- 务(15524)
- 理论(15490)
- 财务(15462)
- 财务管理(15430)
- 和(15213)
- 机构
- 大学(350911)
- 学院(345044)
- 济(141726)
- 经济(138834)
- 管理(134256)
- 研究(123533)
- 理学(115922)
- 理学院(114584)
- 管理学(112555)
- 管理学院(111951)
- 中国(95526)
- 科学(77490)
- 京(76238)
- 财(64940)
- 所(63276)
- 农(59939)
- 研究所(58186)
- 中心(54811)
- 业大(53318)
- 财经(52338)
- 北京(48769)
- 江(48663)
- 经(47961)
- 农业(47634)
- 院(44777)
- 范(44082)
- 经济学(43867)
- 师范(43553)
- 经济学院(39606)
- 财经大学(39454)
- 基金
- 项目(238982)
- 科学(187198)
- 基金(175937)
- 研究(169744)
- 家(155829)
- 国家(154634)
- 科学基金(131130)
- 社会(107502)
- 社会科(101828)
- 社会科学(101799)
- 基金项目(92489)
- 省(89799)
- 自然(86999)
- 自然科(84991)
- 自然科学(84963)
- 自然科学基金(83478)
- 划(77548)
- 教育(76683)
- 资助(74050)
- 编号(66571)
- 成果(54393)
- 重点(53796)
- 部(53537)
- 发(50371)
- 创(48964)
- 科研(46545)
- 课题(46042)
- 创新(45869)
- 教育部(45485)
- 国家社会(44972)
- 期刊
- 济(149296)
- 经济(149296)
- 研究(105640)
- 中国(66090)
- 学报(60420)
- 科学(54872)
- 农(53770)
- 管理(48608)
- 财(47514)
- 大学(44929)
- 学学(42490)
- 农业(37629)
- 教育(34022)
- 融(33671)
- 金融(33671)
- 技术(26921)
- 财经(25611)
- 经济研究(25146)
- 经(21888)
- 业经(21788)
- 业(20460)
- 问题(19791)
- 贸(18223)
- 图书(16821)
- 理论(16750)
- 科技(16400)
- 技术经济(16271)
- 版(16253)
- 国际(15889)
- 世界(15860)
共检索到508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学良
本文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精算评估模型,预测了2010-2050年中国职工和居民全口径的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和政府隐性债务。测算结果显示,若假定未来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为养老保险体系融资,则2010-2050年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所形成的隐性债务折现到2010年,总额可达57.5万亿元,相当于2010年GDP的143%。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形成的隐性债务占绝大部分,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相对较小。2050年,全口径的职工和居民养老金总支出将达同期GDP的13.77%,这基本接近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研究还发现,提高退休和领取养老金年龄、降低养老保险替代率能起到显著降低养老金缺口的作用,而提高养老保...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隐性债务 退休年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准确、全面评估我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本文建立了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精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以2010年为测算基年,对我国未来100年间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险 资金缺口 老龄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收现付制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可持续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博轶 闫庆悦
本文构建了基于省级层面的人口模型和养老金统筹账户收支模型,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各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收支余额。结果显示:(1)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年度余额和累积余额在未来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在前两个测算时点(2025年和2050年),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结余,而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缺口,到测算期末(2075年),所有省份的养老金均存在缺口;(2)人口省际流动对养老金收支平衡将产生一定影响,人口的净流入使养老金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反之,人口的净流出导致养老金收支恶化;(3)出生率的降低恶化了各省养老金收支状况,且这种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基金缺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石磊
政府在对养老金缺口补贴时,必须维持公共债务低于警戒值。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考察养老保险和公共债务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公共债务才能逐渐减少或收敛于长期稳态;而提高养老金则具有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进而间接地降低长期债务水平的效果。此外,假设中国公共债务分别收敛于不同的警戒值,模拟2010—2070年养老保险运行:均衡债务水平越高,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同时,高债务还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军 任文东
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世界各国的公共养老金大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从而纷纷实施各种改革,以帮助恢复系统的财务偿付能力。在我国,从2011年7月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制度提出财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实践中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在讨论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内涵和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精算评估模型,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未来收支和长期精算平衡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对现行制度实施改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面临支付赤字。建立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并采取提高退休年龄和调整待遇等改革措施,将会有效缓解制度的财务压力,有助于制度的财务可持续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茹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支缺口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抚养负担重;缴费期限短,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存储额较少;监督保障和实施的制度不完善,基金筹集和运营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信息建设不完善,做不到基金征收的智能监管。文章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建立多档缴费制度,合理下调养老金调整系数。经过数学测算这些应对措施较为合理,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收支缺口 原因 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瑞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将由相对年轻向老龄化转变,2030年左右将是这一转变的转折点。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在人口红利期,提高就业率,拓宽养老保险覆盖面,以充实养老保险基金;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R&D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替代逐渐减少的劳动人口,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 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辜毅
我国二元社会和二元经济导致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缴费方式、待遇计发以及给付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整个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本文基于制度公平的理念,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路径,认为整个制度的整合必须适应而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在现有条件下,通过转移衔接促进制度整合,最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结构的优化,是一条科学而可行的发展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祁玉良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证养老保险基金财政支出优化和可持续性,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基金增长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得出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的最优规模,有助于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当税率小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支出贡献率时,政府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利于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反之则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支出水平尚未达最优规模,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可以适度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力度,但是随着财政支出规模与最优规模的接近,政府需要适当控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向达 张声慧
财务上的可持续是任何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现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本文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现状及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的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变化趋势,选择"低替代率方案"可以将收支平衡维持至2040年左右;选择"中替代率方案"可以将收支平衡维持至2030年左右;而若选择"高替代率方案"则在2025年之后就会失去平衡,即使考虑基金的滚存结余,其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也会在2035年后彻底丧失。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 财务可持续性 预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元刚 刘嘉艳 赵源
通过构建人口规模预测和基金收支预测两个精算模型,对我国2020—2050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额和累计滚存额进行了仿真性的测算,并进行了政策参数优化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将首次出现负值,此后每年度的基金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基金累计滚存结余则将在2026年耗尽,之后基金累计滚存缺口将如同滚雪球一般愈滚愈大。为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应加快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制度以提高生育率,优化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以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刘昌平
根据联合国2016—2100年中国人口预测数据,结合人口流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因素测算了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口的规模和年龄结构以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口特征,据此构建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精算模型。结果显示,即便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多参数同步调整及改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观察期依然会形成21.91万亿的负债,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高昂的财政补助下将形成5.62万亿的结余。由此带来的启示包括:必须尽快研究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边际改革,发挥多参数同步调整的综合效力。另外,积极寻求制度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个人缴费缩小职工与居民的待遇差距,提高外出农民工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增进制度公平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庆国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主要是指经济上可延续,包括保险资金收缴和管理要满足今后支出需要,财政要给予支持并保持可持续,制度要稳定,机构设置要科学合理,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持续稳定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和中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便便 王忠贤 赵丽娟
城镇养老保险对于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养老金支付危机 ,中国实行了统账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但这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收不抵支、隐性债务加大、覆盖面小、养老保险金收缴难的困境。建议调整养老保险金给付政策及退休年龄 ,由国家财政负担转制成本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以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养老保险 可持续发展 给付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