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8)
- 2023(11692)
- 2022(9857)
- 2021(9268)
- 2020(7888)
- 2019(18105)
- 2018(17255)
- 2017(33126)
- 2016(17686)
- 2015(19947)
- 2014(19291)
- 2013(19433)
- 2012(18173)
- 2011(16595)
- 2010(16287)
- 2009(15112)
- 2008(14383)
- 2007(12023)
- 2006(10583)
- 2005(9225)
- 学科
- 济(90025)
- 经济(89960)
- 管理(44522)
- 方法(44049)
- 业(41579)
- 数学(40217)
- 数学方法(39795)
- 企(30588)
- 企业(30588)
- 中国(23119)
- 地方(22236)
- 农(21989)
- 财(16565)
- 贸(16085)
- 贸易(16074)
- 业经(15625)
- 易(15549)
- 农业(15511)
- 学(13823)
- 环境(13415)
- 制(11841)
- 地方经济(11751)
- 融(11428)
- 金融(11425)
- 理论(10286)
- 银(10201)
- 银行(10199)
- 和(10144)
- 技术(10064)
- 行(9823)
- 机构
- 大学(253175)
- 学院(252030)
- 济(113434)
- 经济(111505)
- 管理(97615)
- 研究(88387)
- 理学(85648)
- 理学院(84616)
- 管理学(83086)
- 管理学院(82625)
- 中国(66788)
- 京(52943)
- 科学(52518)
- 财(48102)
- 所(42749)
- 中心(40252)
- 财经(39862)
- 研究所(39203)
- 农(38096)
- 经济学(37046)
- 经(36537)
- 江(35250)
- 范(35182)
- 师范(34916)
- 业大(34623)
- 经济学院(33721)
- 北京(33320)
- 院(32393)
- 财经大学(29868)
- 农业(29665)
- 基金
- 项目(178275)
- 科学(143733)
- 基金(134038)
- 研究(128995)
- 家(116734)
- 国家(115880)
- 科学基金(100650)
- 社会(86953)
- 社会科(82838)
- 社会科学(82824)
- 基金项目(71073)
- 省(68611)
- 自然(64158)
- 自然科(62722)
- 自然科学(62709)
- 自然科学基金(61591)
- 教育(58898)
- 划(57343)
- 资助(55828)
- 编号(49053)
- 部(40727)
- 重点(40276)
- 发(39776)
- 成果(37835)
- 国家社会(37547)
- 创(36523)
- 教育部(35424)
- 课题(34483)
- 人文(34400)
- 创新(34271)
- 期刊
- 济(115918)
- 经济(115918)
- 研究(73586)
- 中国(44891)
- 科学(36294)
- 学报(35685)
- 财(33464)
- 农(33150)
- 管理(32730)
- 大学(27603)
- 学学(25861)
- 农业(23511)
- 教育(21634)
- 融(21050)
- 金融(21050)
- 技术(20316)
- 经济研究(19980)
- 财经(19381)
- 业经(17589)
- 经(16720)
- 问题(16339)
- 资源(15194)
- 统计(15081)
- 贸(14623)
- 业(13997)
- 策(13674)
- 技术经济(12640)
- 世界(12486)
- 决策(12243)
- 国际(12092)
共检索到361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年~2001年和2002年~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且其集聚效应明显强于辐射效应;多省市典型区域内都有一个高等级场能中心,广东、北京、上海、云南、陕西、江苏五省市是四川省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域,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旅游通道建设,是四川省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2001年和2002~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最后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集聚旅游流 辐射旅游流 位势 地域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贺雅坤 褚玉良 张颖
文章构建了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基于1994~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和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数据,定量测评陕西、四川、云南三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与扩散指数、入境旅游流集聚态指数与扩散态指数;通过时间序列对比,揭示西部三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集散特征与动态变化过程;通过西部三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其入境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地域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集散能力最强,云南省居中,陕西省最弱;中国入境旅游客流系统是一个"东部引领西部,西部反作用于东部"的时空地域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焱
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华蓥市为研究区域,提出了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原则,并初步研究分析了华蓥市的区域旅游形象。以"巴蜀名山、华蓥文明"为核心理念整合华蓥旅游总体形象和五个支撑旅游形象,然后围绕旅游形象,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开发主题和旅游促销口号。
关键词:
旅游形象 定位 整合 华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国良 钟亚秋 王李清潆 刘昕
借用万有引力模型分析四川省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情况,根据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可确定旅游流进入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市)后的主要空间扩散方向为西北(成都—都江堰市)、西南(成都—乐山市)和东北(成都—德阳—绵阳)三个方向,以此为基础,结合游客流向抽样调查资料,将四川省旅游流的空间扩散路径归纳为14条。文章还对不同细分流的空间扩散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伟 吴必虎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和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尝试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 ,并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讨论并提出了“利益主体”理论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利益主体理论 旅游规划 乐山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高军 马红丽 褚玉良
在综合考虑区域代表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区域旅游资源代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界定出16个典型入境旅游省市,并由此组合出中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和六大入境典型旅游区。通过建立消除面积影响的修正区位熵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企业在全国东西部典型旅游带、典型旅游区之间、典型旅游区内部以及典型旅游省市4个维度上的数量区位熵及收入区位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东部沿海旅游带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明显高于西部内陆旅游带;入境旅游典型区之间也表现出东部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值均显著高于西部典型旅游区的态势;典型旅游区内部区位熵值表现出很强的单级现象;典型省市之间的入境旅游企业区位熵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即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国良 游勇 李海燕
论文以四川省为例,借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测算方法分析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用位序-规模双对数拟合方法研究旅游流的规模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结论:①旅游景区(点)系统分形是演化的分形,分形结构是逐步进化而来的。1980年以前,四川省旅游景区(点)的空间分布尚未发育分形结构,直至1990年,分形结构才逐渐形成;②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与旅游流流量规模分布的分形演化在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但具体过程有不同步性;③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的分形发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平台,但并不意味着旅游流的规模分布就一定会发育成理想的分形结构,还需要对相关要素进行调控,才能使旅游流的规模分布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永明 马耀峰 王美霞
大都市的旅游中转地功能及线状区域间旅游流互动效应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基于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的角度,研究了1998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截面上海市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其它省区空间场的场强、位势、地域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①作为口岸大都市的上海市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其他省区空间场效应显著增强,且集聚效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辐射效应;②上海市集聚和辐射入境旅游流在其它省区间分配不均,对其他省区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均很显著;③上海市入境旅游流空间场场强地域重心有向东转移的趋势,场强地域结构趋于合理化。上海市应发挥战略龙头作用,强化其旅游流集聚和辐射功能,以求整个长江流域旅游综合效益的快速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建军
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 ,分析了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四川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中 ,国外市场和港澳台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相当且交替领先 ,国外市场以短程市场 (东北亚和东南亚 )为主 ,日本、美国、新加坡、泰国是四川的传统客源大国 ;境外游客来川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 /度假 ,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较低 ,说明四川的入境旅游市场为低产出市场 ;四川入境旅游客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步开拓境外客源市场并迅速崛起阶段 ,大幅度波动并缓慢发展阶段和二次发展阶段 ;入境旅游客流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辐射发散型和收敛聚集型模式 ,各景区之间尚未形成环状...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客流 时空动态模式 四川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母涛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创新 马耀峰 王永明
基于1993-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入境旅游的统计数据,引入全局K-Means谱聚类法,分别对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7年、2008-2012年4个时间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热点区域和空间地域格局,进而划定各时间段中国入境旅游的典型区域。通过典型区划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的地域集中性特征鲜明;入境旅游典型区域具有梯级性;"典型区域"的内涵存在地域差异性;入境旅游的空间梯级结构已然形成。本研究以省域业绩指标的全局K-Means谱聚类法探索中国入境旅游的时空地域格局及其动态演进规律,旨在为从时空二元视角探索中国入境旅游"东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沙 李乔楚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05—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的低碳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GIS技术对低碳效率的空间特征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四川省低碳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市(州)差异显著。成都、自贡等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早,产业结构合理,居民低碳意识强,故低碳效率较高;阿坝、甘孜等西部高山高原区气候与地质条件恶劣,生产工艺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广元、巴中等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低碳效率较低,且未来将面临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绝对值增长局面,对碳减排目标造成很大压力;攀枝花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铁矿产区,近年来依托风能、水能资源禀赋优势,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带动区域低碳效率显著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沙 李乔楚
基于Super-SBM模型对2005—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的低碳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GIS技术对低碳效率的空间特征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四川省低碳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市(州)差异显著。成都、自贡等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早,产业结构合理,居民低碳意识强,故低碳效率较高;阿坝、甘孜等西部高山高原区气候与地质条件恶劣,生产工艺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广元、巴中等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低碳效率较低,且未来将面临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碳排放绝对值增长局面,对碳减排目标造成很大压力;攀枝花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铁矿产区,近年来依托风能、水能资源禀赋优势,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带动区域低碳效率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菊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为揭示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西部典型山区宝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后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地震对宝兴县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方面;2)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但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显著低于后2种农户,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不显著;3)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后果最差,其陷入贫困的比例最高,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大。但因其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本,可以选择特色农业、生计多样化和参加生态补偿等多种生计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户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生计后果 地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