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6)
- 2023(5800)
- 2022(4851)
- 2021(4663)
- 2020(3766)
- 2019(8721)
- 2018(8325)
- 2017(16086)
- 2016(8307)
- 2015(9712)
- 2014(9375)
- 2013(9711)
- 2012(9460)
- 2011(8890)
- 2010(8626)
- 2009(7924)
- 2008(7762)
- 2007(6746)
- 2006(5863)
- 2005(5437)
- 学科
- 济(47162)
- 经济(47128)
- 业(18638)
- 方法(18055)
- 管理(17567)
- 数学(16120)
- 数学方法(16075)
- 中国(14657)
- 企(13363)
- 企业(13363)
- 贸(11418)
- 贸易(11412)
- 易(11190)
- 农(11017)
- 业经(9503)
- 产业(9477)
- 地方(8917)
- 学(7960)
- 制(7392)
- 关系(7183)
- 农业(7065)
- 融(6828)
- 金融(6828)
- 银(6533)
- 银行(6518)
- 发(6483)
- 环境(6451)
- 行(6418)
- 出(6384)
- 财(6349)
- 机构
- 大学(128510)
- 学院(126228)
- 济(68329)
- 经济(67575)
- 研究(55984)
- 管理(45110)
- 中国(42730)
- 理学(38649)
- 理学院(38127)
- 管理学(37763)
- 管理学院(37529)
- 科学(30821)
- 京(28968)
- 所(28836)
- 研究所(26478)
- 财(26018)
- 经济学(23256)
- 中心(23096)
- 财经(21298)
- 经济学院(21041)
- 院(20180)
- 农(19928)
- 经(19727)
- 北京(19300)
- 科学院(18383)
- 范(16494)
- 师范(16389)
- 江(16370)
- 财经大学(16030)
- 业大(16006)
- 基金
- 项目(84897)
- 科学(68458)
- 基金(65081)
- 研究(61750)
- 家(57934)
- 国家(57608)
- 科学基金(48220)
- 社会(42812)
- 社会科(40947)
- 社会科学(40940)
- 基金项目(33783)
- 自然(29155)
- 省(28750)
- 自然科(28484)
- 自然科学(28479)
- 自然科学基金(28022)
- 资助(26797)
- 教育(26205)
- 划(25894)
- 编号(21788)
- 中国(20982)
- 发(20714)
- 部(20639)
- 重点(20135)
- 国家社会(19695)
- 教育部(17666)
- 创(17648)
- 发展(17612)
- 成果(17452)
- 展(17397)
共检索到196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捷
80年代美国的需求膨胀曾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随着这一条件的消失,东亚地区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增多,相互依赖加深,对美依存度下降。但由于美国跟不上以机械产业为主导的东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美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失衡问题仍未解决,摩擦热点反而扩大化,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地位更加虚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华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重、产业内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快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主导的特点。中国已经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未来五到十年,国际垂直产业分工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产业分工 产品内分工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庄媛媛 李磊 李荣林
本文在分析东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中国、日本及东盟对东亚合作的态度,进而对东亚合作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中国的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合作 中日韩 美国 东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英华 尹翔硕
90 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间出现了比较优势趋近、贸易依赖度加强、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东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供求关系、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以及区内直接投资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贸易的扩大及产业的升级都是有利的,因此我国应重视并发展产业内贸易。
关键词:
东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瑞峰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将进入更高阶段。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扩展、多极化等新趋势。在未来十年内,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将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着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端的尴尬局面。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背景下,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祝滨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产业 分工 体系 转变 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关键词:
东亚合作 发展趋势 中国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万青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 产品内国际分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恭军 田维明
基于GTAP数据库资料,选取了1965—1966年、1975—1976年、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5—2006年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时点做比较,分析了过去40多年间亚洲各区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格局和流向的演变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各区域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呈向以加工食品居首的模式收敛;经济发展是引起贸易结构向加工食品演变的重要因素;而农业资源禀赋、生产能力则是导致进出口贸易模式转变的重要原因。建议中国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定区域性经贸合作战略来高效率地保障农产品供给,扩大与
关键词:
亚洲 农产品贸易格局 变化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恭军 田维明
一、引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亚洲经济仍处于全面复苏中,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广泛存在。农产品贸易作为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区域格局和产品结构日益取决于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又随着资源禀赋、技术、收入和消费需求变化而改变。由于农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领域,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单项农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明 蔡清
90年代以来,随着亚太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两国两地区(以下简称东亚)的经贸合作日趋密切,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外商在华投资设厂与合资办厂势头旺盛,我国由此发展了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与加工装配业,并与东亚形成了较密切的产业分工格局。随着外商在华投资竞争的开展。东亚产业分工格局正面临着新的变化和重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俐平
产业空洞化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产业空洞化”在日本已存在许多年,在最近的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东亚经济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因此可能改变东亚经济的走势。
关键词:
日本,产业空洞化,东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