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6)
2023(6638)
2022(5582)
2021(5436)
2020(4350)
2019(10163)
2018(9855)
2017(18937)
2016(10147)
2015(11469)
2014(11181)
2013(11237)
2012(10935)
2011(10179)
2010(10210)
2009(9683)
2008(9485)
2007(8406)
2006(7790)
2005(7373)
作者
(27587)
(23016)
(22755)
(22220)
(15009)
(10862)
(10393)
(8904)
(8876)
(8415)
(8028)
(7646)
(7575)
(7521)
(7414)
(7219)
(7000)
(6742)
(6675)
(6303)
(5965)
(5522)
(5520)
(5291)
(5282)
(5185)
(5045)
(4918)
(4661)
(4591)
学科
(46175)
经济(46127)
管理(27956)
(26146)
(19657)
企业(19657)
方法(17969)
中国(16883)
数学(16399)
数学方法(16239)
(13274)
(12985)
贸易(12978)
(12800)
(11357)
(10103)
(9795)
(8955)
银行(8955)
(8758)
业经(8381)
(8283)
金融(8283)
农业(8186)
及其(7758)
政策(7167)
(7159)
(7121)
关系(7028)
环境(7020)
机构
大学(148215)
学院(146616)
(76085)
经济(74896)
研究(58850)
管理(55125)
中国(47925)
理学(46262)
理学院(45758)
管理学(45290)
管理学院(44987)
(35199)
(32412)
科学(30063)
(29117)
财经(26932)
研究所(26056)
中心(25552)
经济学(25055)
(24749)
经济学院(22470)
北京(21793)
(21426)
(20948)
财经大学(19953)
(19951)
(19254)
师范(19164)
科学院(17427)
研究中心(16455)
基金
项目(89548)
科学(72641)
研究(69801)
基金(68307)
(58726)
国家(58286)
科学基金(49804)
社会(47357)
社会科(45105)
社会科学(45099)
基金项目(33767)
教育(31556)
(29968)
资助(29523)
自然(29245)
自然科(28595)
自然科学(28588)
自然科学基金(28143)
(26911)
编号(26909)
成果(23548)
(22544)
中国(21752)
国家社会(20982)
(20241)
重点(20222)
教育部(19907)
课题(19273)
(18663)
人文(18581)
期刊
(86001)
经济(86001)
研究(54822)
中国(31128)
(24933)
管理(21906)
(19564)
金融(19564)
(18827)
科学(18667)
学报(16788)
教育(15739)
经济研究(15466)
财经(14128)
大学(13738)
(13147)
农业(12879)
学学(12623)
国际(12450)
(12351)
技术(11736)
问题(11535)
业经(11462)
世界(11399)
技术经济(7842)
(7346)
(7203)
论坛(7203)
统计(7121)
经济问题(6868)
共检索到240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坤民,温宗国  
全球变暖涉及全球每个人乃至后代人的福利。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社会关注全球变 暖的进程和中国关于全球变暖的一些研究。然后,深入地讨论了中国在发展战略选择、提高 能源效率与控制CO2排放量增长的速度、改善能源结构与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等方面的对策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弹性系数的大幅度降低。最后,讨论了有助于应对全球变 暖的几个核心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国伟  刘拓  
将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率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中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全球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将成为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在全球变暖与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和耕地减少等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这两个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改变的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要求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张曦凤  
《京都议定书》是全世界在减少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走出的关键一步。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污染国之一拒绝加入,二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任何强制性的减排要求。为此,必须打造一种全球变暖新议程。第一步是创建一种强制性制裁机制,防止某一个国家拒绝加入或拒绝履行气候变化的相关国际协议。办法直接而简单,即世界各国禁止进口采用能源密集技术生产的该国商品,或向这些商品课征高额关税,同时启动世界贸易组织诉讼程序起诉该国因拒绝履行国际减排义务而执行的不公平的补贴政策。第二步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积极减排。办法是向排放课征统一的、全球性的环境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  
~~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近年来,我国房价涨速过快、炒房热、高空置率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房地产市场投机氛围炽热,房价飞速上涨。不断走高的房价不仅不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而且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控制房价的恶性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稻葵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和大家进行一个初步的交流,一个目的是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市场的基本趋势,再一个探讨中国经济的对策,探讨也是比较试探性的,具体来说有三个内容,首先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讨论一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来自于能源方面的各种挑战;最后再提出我本人一些初步的想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哲  潘家华  
中国南海主权、湄公河水权等问题引发了东亚和东南亚多国的政治争端,虽然没有爆发传统战争,但是争夺资源的紧张气氛已日益加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预言,在新世纪,自然资源将继化石能源之后引发世界大战。前不久,大西洋学会也发布了题为全球资源关联安全(Global Resource Nexus)的报告,分析了全球能源、水、食品、矿物、土地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钮菊生  刘敏  
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欧洲充当全球治理的领导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全球治理乱象频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推进,并逐步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这种引领既是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自信自觉的表现。当下中国在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全球治理的合法性问题;二是全球治理成本的平衡问题;三是引领全球治理过程中的权力分配问题。解决以上难题,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易后难,分阶段落实。现阶段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领全球治理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其次,针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主体要坚持权责一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最后,在全球治理的行动中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此同时要提高中国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法,武夷山,薛澜  
全球化是现代科技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政策战略体制和管理等。本期专题笔谈考察了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中国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威廉·D·诺德豪斯  周军华  
文章评论了解决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各种政治和经济政策,并对《京都议定书》等数量导向的控制机制和全球统一污染物排放税之类的价格型控制机制进行了比较。文章还比较了赞成和反对这两种政策的各自理由,并集中探讨了下述问题:不确定条件下的实施问题;碳价格的波动;税收和管制的负担过重;腐败和会计欺诈的可能性;执行的便利问题。文章的结论认为,与数量型政策相比,价格型政策似乎更可行、有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俊杰  王少国  高国伟  
本文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此外,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这使得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华  何茂萍  胡明成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势必对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及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光资源、温度、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过程、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耕作环境)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增强;农业病虫害的为害时间延长、危害程度加剧、为害范围增大;农业生态环境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汉武  程才  
本文从我国老工业基地的现状着手,从基于产业集群的观点对实现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是老工业基地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前提和基础,融入全球供应链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并且提出了老工业基地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的策略:本地化和区域化策略、"引进来"策略和"走出去"策略。最后对老工业基地融入全球化供应链的实施关键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勇  杨晓光  张海林  陈阜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1950s—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柑桔种植区界限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线位移后的冻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柑桔种植区界限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柑桔种植区界限地理位移图;利用冻害风险评估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种植区界限位移后的冻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柑桔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的北界线平均位移了0.75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其次分别为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和可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