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7)
2023(13136)
2022(11238)
2021(10656)
2020(8679)
2019(20293)
2018(19866)
2017(38177)
2016(20610)
2015(23304)
2014(23064)
2013(23089)
2012(21160)
2011(19253)
2010(18800)
2009(17122)
2008(16469)
2007(13916)
2006(11992)
2005(10564)
作者
(58698)
(48844)
(48385)
(46119)
(31080)
(23236)
(22049)
(19356)
(18601)
(17114)
(16718)
(16523)
(15440)
(15280)
(15097)
(14917)
(14558)
(14268)
(13851)
(13840)
(12057)
(11965)
(11561)
(10980)
(10865)
(10767)
(10680)
(10583)
(9705)
(9646)
学科
(88931)
经济(88839)
管理(55885)
(51804)
(41742)
企业(41742)
方法(40664)
数学(36012)
数学方法(35686)
中国(25208)
(22087)
地方(19448)
(19003)
(18121)
业经(17998)
(17196)
贸易(17186)
(16730)
农业(14965)
(14013)
环境(14009)
(13692)
理论(12368)
技术(12282)
(12281)
银行(12247)
(12096)
金融(12091)
(11771)
(11567)
机构
大学(295223)
学院(291108)
(122510)
经济(120195)
管理(116934)
研究(102742)
理学(102324)
理学院(101155)
管理学(99583)
管理学院(99068)
中国(75985)
(63468)
科学(63324)
(51806)
(50984)
研究所(47119)
中心(45071)
(44567)
财经(42828)
业大(42499)
北京(40496)
(39311)
(39288)
(39120)
师范(39010)
经济学(37650)
(37596)
农业(35063)
经济学院(34077)
财经大学(32196)
基金
项目(207414)
科学(164221)
基金(152825)
研究(151864)
(133627)
国家(132594)
科学基金(113591)
社会(97562)
社会科(92554)
社会科学(92532)
基金项目(81125)
(77787)
自然(73057)
自然科(71367)
自然科学(71351)
自然科学基金(70060)
教育(68595)
(66746)
资助(62859)
编号(60468)
成果(48721)
(46748)
重点(46458)
(44731)
(42690)
课题(41528)
国家社会(41068)
教育部(40099)
创新(39907)
科研(39656)
期刊
(127067)
经济(127067)
研究(86914)
中国(51490)
学报(45701)
科学(43652)
管理(41126)
(39830)
(35895)
大学(34410)
学学(32285)
教育(30931)
农业(28781)
技术(23644)
(22117)
金融(22117)
经济研究(21495)
财经(20235)
业经(19230)
(17316)
问题(16730)
(15330)
图书(15300)
科技(14154)
理论(14129)
资源(14049)
(14020)
技术经济(14017)
世界(13327)
实践(12748)
共检索到41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咏梅   闫晴   李跃  
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测度分析了2008—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动态演化特征,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共同富裕区域差异和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共同富裕水平不高,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下降的良好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随时间增长,由失调衰退类提升为过渡发展类,但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桂兰   刘佳玮  
文章构建了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3—202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熵权法进行赋权,运用全局及局部Moran’s I、Dagum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差异以及区域差异,依托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其差异来源及大小。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基于空间相关性的角度,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全局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性,2017年以后,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存在的空间相关性有增强趋势,大部分省份之间存在较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区域差异来源及大小的比较发现,区域间差异是影响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共同富裕水平的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整体共同富裕水平朝着均衡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磊   邓紫琪   张川川   刘培林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求科学阐明共同富裕的学理逻辑并系统测度共同富裕的事实格局。文章从权利配置视角系统阐释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并构建共同富裕测度指数,分析中国共同富裕的演进特征和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全国及各地区共同富裕的权利子系统配置不平衡,参与权和保障权配置相对滞后,各省份之间收入权、保障权子系统差距较大;(2)全国及各地区共同富裕指数逐年提升,但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中东部省份共同富裕程度最高,中部省份共同富裕程度略高于西部,但西部增速最快,而东北地区共同富裕程度增长后劲最小;(3)全国共同富裕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而非区域内,尤其是东部与其他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大;(4)全国及四大地区共同富裕程度均呈现“高—高”“低—低”的空间聚集模式,且各省共同富裕滞后指数与邻省指数正相关,存在“先富带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本研究为理解和测度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从而为因地制宜明确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纲领提供了科学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冲   商文莉   殷颂葵   黄涛  
文章首先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构建涵盖生产力、发展机会、收入分配、发展保障、人民福祉五个维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对2001—2020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剖析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差异来源和结构差异来源;最后,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总体偏低,但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降低以及“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共同富裕水平的差异呈现波动缩小趋势,东西向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南北向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生产力差异和人民福祉差异是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生产力、人民福祉、发展保障、发展机会、收入分配对共同富裕差异的扩大均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依次减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帅   林光彬  
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和动态演变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实质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富裕度与共同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指数,用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省级共同富裕程度,并运用系统聚类、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等方法探讨中国各省份共同富裕的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一是全国和各省份的共同富裕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其中主要得益于富裕度的快速提高,而共同度提升速度缓慢;二是中国共同富裕指数总体差异有所改善,同时区域内相邻省份共同富裕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是相关性系数逐渐降低,发达省份的空间辐射作用在减弱,区域内分化现象增加;三是全国省域间共同富裕指数呈现分化趋势,“先富”地区与“后富”地区的分类基本固定,不同类别省份间的平均转移概率低于0.15,这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固化现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金琼  靳佳珠  
推进共同富裕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厘清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是实现区域均衡的前提。文章根据2011—2020年31个省份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共同富裕程度,并结合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矩阵、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已呈缩小趋势,但差异依然较大;各省份共同富裕程度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移概率较低,难度较大,部分省份还存在由高水平向低水平转移的风险;根据区域分解结果,中国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较小;根据因素分解结果,中国共同富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财富总量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黎思琦   潘韵婷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共同富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方法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显著的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不过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以及政府干预对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艳丽   傅德印  
文章基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总体差异呈逐年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共同富裕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在短期内为负;从空间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希刚   陈保启  
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共同富裕实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测算了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水平,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等方法对共同富裕实现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最后使用QAP方法探讨了共同富裕实现水平空间差异的形成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提升国民抗风险能力,通过落实统一大市场、构建三次分配体系缩小区域、城乡、人群差距,通过推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点带面”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精神富裕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共同富裕实现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星   陈少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同富裕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各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以及“共同”和“富裕”耦合协调度,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6—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呈现“N”型波动上升的趋势,“富裕”和“共同”水平呈“X”型变化;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上升较快,在“十三五”时期趋于平缓;耦合协调度地区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东北地区最低,而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和平   李红波   向道艳   王韬   龚佳丽   齐梦娜  
城乡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城乡共建—城乡共享—城乡共荣”框架构建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Dagum基尼系数测度分析了2011—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时序演变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复杂波动态势,内部三大城市群中武汉都市圈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群,各城市的城乡共同富裕水平及排名存在明显年际变化,高值区域呈点状分散分布,城市群边缘区域则存在“塌陷”现象。(2)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暂未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城市群内部也暂未发现明显的辐射集聚效应。(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来源于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都市圈之间的水平差距。基于研究结论,从产业振兴、服务共享、资源统合、空间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旺  
文章测算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分析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偏低但呈递增态势,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在全国均值之下;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总体差异但不严峻,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绝对差异正在缩小,并未出现极化现象;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过程,其中,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收敛,中部地区收敛系数为正,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发散状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豪  曹肖烨  
充分估计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准确测度共同富裕程度。在充分阐释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指数结果表明:天津、浙江、江苏、山东、湖北5个省级行政区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的协调发展较好,属于共同富裕型;上海、北京、辽宁、广东4个省级行政区的富裕程度较高但共享程度较低,属于率先富裕型;福建、湖南、陕西等11个省级行政区的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都偏低,属于相对滞后型;重庆、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级行政区的共享程度较高但富裕程度较低,属于优先共享型。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共同富裕的客观位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概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富裕程度不高,共享程度较低。因此,中国需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分阶段、因地制宜地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胡思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玮  刘磊  
本文从医疗、社保、基建、环境、教育、文体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法、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2007—2019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整体表现出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格局;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呈现明显“中部塌陷”;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空间维度的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出“高—高、低—低”型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聚集态势有所减弱;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对差异较区域内更大,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促进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协调各地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